郑福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一方面经济发展基本面较好,发展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较为严重。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企业普遍面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制度性交易成本高、税费成本高、融资成本高成为束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健康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妨碍着稳增长、调结构任务的实现,也对推进供给侧改革、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使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实现最优化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央适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适应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以及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的主动选择。
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降成本”。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成本,打出“组合拳”,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转型升级,给予实体经济企业足够的财力和发展的空间,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
新形势下,政府部门应当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同步推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政府积极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投资核准、政府扶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依法确定收费范围,规范收费行为,合理降低服务收费标准。利用“互联网+政务”等新手段改变政府服务监管模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中之重。
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公共服务事项和涉审中介服务。重点围绕生产经营领域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合并相同或相似管理对象、管理事项的证照资质,实行联合审批,大幅压减各类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逐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各地政府应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利用好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使用。
降低宏观税负是“十三五”时期中国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显性和隐性税收负担,国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以清理规范税费为抓手,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政府性基金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税费成本。降税费应当在降低企业成本的“组合拳”中担纲。清理取消对企业的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是促进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取消减免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小微企业免征范围。
规范税收征管秩序,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相比,降低税费成本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和潜力。为推进供给侧改革,我国实行了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将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免征范围扩大到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提高到75%,对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优惠放宽到年所得50万元等。2016年5月全面营改增后,全行业年减税额可达5000亿元以上,有效降低了实体企业的结构性税负。2018年5月1日起,对增值税降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6%、10%、6%三档,并提高工商业型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到年应税销售额500万等的重大改革,调低增值税税率,大大降低了企业税费负担。2018年8月31日,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订稿通过,个人所得税实行新税率和5000元免征额,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个税法,大大降低了个人税收负担。
完善税收立法,通过政府之手降低税费成本,效率高、针对性强。我国目前的税收法律法规中属于法律级次的只有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其余税法大多数属于部门规章,法律级次和法律效力不高。完善税收立法权,要切实发挥全国人大的立法权限,改变部门规章过多的现状。
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以精简“五险一金”为重心,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从2016年5月1日起,各地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补充资金缺口,全国各地普遍降低了失业、生育、工伤保险缴费费率。2018年国地税合并,从2019年1月1日起,国家将五险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规范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企业不得超过12%。
合理控制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统筹兼顾企业承受能力和保障劳动者最低劳动报酬权益。加大对企业的职业培训补贴力度。改善劳动条件,培养储备高素质技术人才。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大力推行“定单式”“对接式”“储备式”技能培训。
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合理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完善证券交易所市场股权融资功能,规范新三板发展。同时要改革完善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合理扩大债券发行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加强信用评级,规范债券发行企业信息披露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拓宽融资渠道,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给予企业更多选择,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和监管指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优化审贷程序,缩短审贷时间,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等。
鼓励和引导企业内部挖潜,开展技术、管理和营销模式创新,关注市场和竞争对手,调整战略战术。引导企业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各环节耗费实施严格全面控制,制定降成本目标。重组生产流程,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中国智造”。鼓励实体经济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创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智慧流通、绿色制造,实现降本增效,提高效益水平。
此外,实体企业还可以大力发展电商,推进物流一体化战略,降低物流成本等。
总之,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是实体经济企业增强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实体企业应当遵循“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切实有效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