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 新时代新契机
——探索文艺院团培育内生动力的良性发展之路

2018-07-14 11:11邓士敏南方歌舞团有限公司510310
大众文艺 2018年14期
关键词:院团文艺人才

邓士敏 (南方歌舞团有限公司 510310)

一、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抓质量、抓精品

新时代对文艺生产创作提出方向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这是对我们未来文艺创作生产的准确凝练与定位,也是指明文艺繁荣发展的前进方向。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造就新契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趋势、发时代之先声,弘扬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文艺主旋律,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如由广东省倾情打造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及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的献礼作品音乐剧《烽火•冼星海》;上海爱乐乐团从当代青年的视角谱写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篇章打造的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启航》;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推出的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唱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赞歌音乐剧《袁隆平》;由锡林郭勒乌兰牧骑创作演出讲述了一代乌兰牧骑人的命运故事的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这几部作品无一不是关注时代之需、聚焦时代之变,引领时代之风、把握时代之魂的精品力作。

二、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引进与自身培养相结合的措施

转企改制后,人才流失,引进人才吸引力不足。文艺院团想要获得长期的发展,人才是根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引进人才和自身培养为切入点,逐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机制,培养和建设结构合理、素质队伍高的人才队伍,保障第一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开创院团发展新局面。

合理引进人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把引进人才的建设放在首位,制定和出台相关的鼓励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的灵活机制,加大人才保障力度,提升人才业务水平,让各类人才各尽其用、各展其才。此外,吸引和留住人才,院团必须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长期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发展战略,只有体制机制灵活,人才工作才能顺利展开,为院团发展带来强劲动力与新兴活力。

加大现有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挖掘现有人才,并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养。如专项培养、离岗学习、攻读学位、赴外研修、学术交流等培育途径,旨在提高人才的知识层次、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加大对院团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其提供更多机会进修培训,设立相关的专项基金鼓励中青年人才外出进修,激发他们专业能力,挖掘他们的专业潜力,保持院团阶梯形、连续性的人才储备和衔接。

如文艺院团构建一支营销团队,完善院团的市场运作营销体系。由于舞台艺术作为特殊商品,只有投放市场,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将艺术产品投放市场过程中,创作、推广、营销等环节都是必不可少,决定艺术产品生命周期以及所获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故而打造一支专业营销团队是文艺院团未来发展重中之重,也是人才培育的重中之重。

三、拓展商业性演出市场

(一)树立牢固市场意识

意识主导行为,思路决定出路。应顺应艺术规律,找准发展方向,参与市场竞争,寻求市场渠道促进艺术发展。只有在市场竞争的生存链条上和发展环境中,艺术才能锻造、强化,进行提升自己的艺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当下,文艺院团生存普遍存在现象,过于依赖政府,生存方式由市场规则转向计划体制,发展方向由服务市场走向依赖政府,生存环境慢慢封闭化,运行机制也逐渐行政化,造成机制僵化,观念滞后,生存能力弱化,市场功能丧失,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院团的自负盈利还是一段很长的路。

故而,市场化道路对于文艺院团来说难度和挑战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不走市场化,文艺院团想长期生存是不可能的,时代变化,被新的事物所取代也只是时间问题,转企改制后大批文艺院团消亡就是很好证明,因此,无论从历史背景或是现实坏境中看,文艺院团必须市场化,这注定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付出巨大的毅力和耐心,需要重新调整视角,转变方式,顺应形势,努力开拓艺术的生存空间。

(二)转变传统思维,加强联合媒介培育市场

当前,演艺市场瞬息万变,特别是近几年,新媒体的快速成长给文艺院团增加一个巨大挑战——营销模式选择的媒介作用。很多文艺院团在做市场营销的时候,许多过去的成功营销模式,现在运用却失败了,固化的老一套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今天在做营销时候形成一种惯性思维障碍。在过去做剧目产品的宣传推广,无非就是开新闻发布会,做一个广告,发几篇新闻通稿,举办几场主题活动,多家媒体宣传,以往这种营销套路取得效果不错。但是现在在新媒体的环境下,这些就明显不足了。如今文艺院团创作推出项目一般周期为六个月,在此过程中却不包括营销,造成艺术产品营销时间短力度弱效益低,这个启示告诉我们,营销意识很重要,营销策略最关键,传播媒体最根本,在继承原来的营销模式基础下,深入与企事单位、新闻媒体合作,全方位,立体化通过电视、报纸、广播、户外、网络、个人自媒体等传播媒介来建立联系,预热环境,形成群落,引导市场,培育市场。

(三)重建生态,明确市场定位

1.加强文化场馆建设

打造文化场馆,建立相对固定演出场所,完善优质的艺术设施、艺术生产和艺术服务功能是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中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文艺院团建立场馆,拥有自己的阵地,一来排练演出都不必再为租借场地而承受经费压力;二来可以保持演出的频率,避免人才流失,解决人才生存和待遇问题,对于提升文艺院团影响力、辐射力、吸引力、带动性,为艺术产品市场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2.深入研究市场,明确市场定位

如今走市场没有什么独门武器,要充分研究观众新需求,了解市场新变化,制定公关策略,不断培训新品牌,开展市场培育,营造环境氛围。随着消费升级,不同阶层观众的消费习惯与欣赏水平不同,艺术品位和时尚的追求也不同,此时,市场定位必须明确,营销策略执行必须合理。

所以新的项目做艺术产品分析,首先是对观众,消费者的习惯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经过大量前期市场调研,越来越清晰受众,消费者的观念和消费习惯,然后整合营销资源,去执行怎么投放产品。

四、稳固公益性演出,以人民为中心,惠民措施多元化

公益性演出,是政府引导支持下,对演出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的一种全新的探索,以低价优质的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又能为文艺院团增强市场、培养市场,拓展市场,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道路。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并逐步完善、文艺舞台日益丰富多彩、流行娱乐方式五花八门的今天,舞台艺术演出早已不是最重要的文化消费方式。特别是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文化与传播方式的普及,使人们的欣赏习惯和欣赏水平有了很大变化。但是,高雅艺术的魅力、舞台艺术的独特观赏方式,是其他文化娱乐所不能取代的。无论是身处大学校园师生,企业工人、社区群众,还是贫困山区的百姓,他们都渴望欣赏到高雅艺术,特别是文艺院团的一流演出。这正是高雅艺术进校园、下基层进企业的重要基础,是我们文艺院团的根。

坚持公益性演出,是我们文艺院团的担当和责任,是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为创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维护我们文艺院团的创作生产的保证和更好地发挥文艺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建设民族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五、总结

新时代新征程,文艺院团自身应加强内生动力的培育,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健全动力机制,优化人才配置,保持阶梯形、连续性的人才储备和衔接;加强创新,加强产品研发,拓展市场,引导市场,培育市场。继续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努力把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呈现给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文艺院团在文化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院团文艺人才
人才云
1942,文艺之春
基层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策略研究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文艺范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