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鲜
【摘 要】 语文作为最基本的厚实载体,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穿插“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特色素质教育有着其不可言喻的重要性。在具体落实到小学特色教育中,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教育必要途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小学教育;语文课程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入语文教育中,可以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升一层道德思想品质的学习。
一、诵读经典,陶冶情操
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需要而日积月累成的。而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一批批经典故事也蕴含其独特的思想,诵读并且牢记这些经典著作,一方面学习其中文章意义,另外方面则更可以让学生以此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热爱中文这博大精深的语言。在文学作品中回味经典故事和国家发展里程。而故事背后的人物所蕴含的优秀品格善良品质,无不是学习和倡导的对象。通过这样文字与心灵的碰撞,从而点燃内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苗火。
除了课堂上所带来的课本知识内容以外,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必选的课文内容到选择性接受课外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在参考书籍中挑选自己所热爱的图书。这样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前提上,辅之以家长和老师的指导,经过漫长时间的熏陶后,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巩固学生思想情感上渗透。
二、交流沟通,口语渗透
从一个人小时候的口语交流之中,就可以看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和个人思想背景。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老师对于长辈过多的就是一种敬畏之心,即使有所想说但也未必敢于全部诉说。在课堂外,课余时间间隙,安排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同龄人中间穿插交流语言,通过正确的口语发音,借助丰富多彩的诗词朗诵,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交流。以正确的契机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带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审美感,从小锻炼出优秀的品格。
三、习文写作,激扬文字
上文讲到了语言和书本,在有充足的阅读基础以及流利的表达逻辑上,这时候需要的是给学生以一定的想象力将所见所看以自己独特的文笔跃然纸上。在文字创作某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写作即是走向自己心灵世界的一种方式。例如在一天的生活中记录下自己所认为的开心的、快乐的、有意义的、值得铭记的事物,这样日记就伴随着他们的生活而来,点点滴滴的记录下来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是个人成长的记忆。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充满无限的遐想却受于限制的表达,以此为突破口在不断自我锻炼中发现真善美,并配以自己的文字,这样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就出现在他们的笔记本之中。
四、綜合展示,多重共举
小学的语文教育中往往是将生活与书本紧密相连,它不同于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存在着无数需要自我假设的条件,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在普通课本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课堂之外,发现大自然的美,发现人文社会的正能量,进而让学生能够正确树立其三观。
“父亲节”“母亲节”让学生将自己对父母的爱以手工制作展现出来,体会“感恩”思想;“中秋”“清明”带动学生进入社区,走向农村,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重阳”“敬老”带领学生走进福利院,看望老人,为老人带去温暖的问候,让学生明白善良的重要性;节假日空余时间,参加基层社会志愿活动,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明白公益事业对社会的好处。总之,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让学生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胡亚慧.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西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