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银凤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财务科,江苏 丹阳 2123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重,一些相关疾病逐渐显露出来,受我国国情的影响,目前医疗费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医疗保险入不敷出。当前我们需要提高医疗管理水平,控制医疗费用,仔细分析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然后采取切实措施,从根本上缓解医疗保险费用不足问题,为后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准备。
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在主观原因中,首先是对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监督不严格,在患者就医过程中还存在诱导消费,过度治疗现象,受医疗保险政策影响,不同的医疗项目报销的比例不同,医疗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存在诱导消费现象,因此医疗费用提高了,但是医疗服务水平并没有随着提高。其次是医疗保险政策不够完善,政策、制度不完善,就让医患有机可乘,在医患之间存在着“医患合作”的现象,影响了我国医疗保险健康发展[1]。
在客观原因中,首先是人们的医疗意识提高,导致医疗费用提高,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人民收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不断强化,以往有病也不就医,变成现在能够主动去体检,这样的思想意识的转变导致医疗费用的提高。其次是我国基本国情引起的,人口老龄化严重,一些老年易患疾病逐渐增多,人们对医疗的需求逐年增加,导致了医疗保险入不敷出的问题。三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方面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品等,致使医疗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
医疗保险机构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机构,能够减轻人民的就医压力和经济负担,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医疗保险机构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够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进行监督,促进我国医疗行业平稳健康的发展,也对医疗费用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现就对医疗保险在医疗费用控制中的作用展开分析[2]。
医疗保险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制定完善的医疗保险机制,严格的规划人民基本医疗费用、并且在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竞争关系,通过这样的调控使医疗机构之间相互制约,控制医疗费用。医疗保险机构应该制定出明确的医疗保险服务范围、基本医疗所需药物清单、医疗器械与项目的使用范围等,通过明确、完善的机制,控制患者在就医时的不必要开销,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3]。
在定点医疗机构中,引进新型的医疗设备十分昂贵,因此使用新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的费用也非常高。患者在就医时,在不需要使用昂贵医疗设备时,医院推荐患者使用,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医疗费用。正因如此医疗保险机构应该严格控制定点医疗机构高科技设备的使用。医疗保险机构可以根据医疗设备的功能、特点、针对的疾病等,制定出完善的使用准则,提高对医疗设备的监管。医疗保险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础医疗问题,医疗保险机构也可以根据基本医疗的需要,决定是否将一部分医疗设备的使用费用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内。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监管,能够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等费用,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医疗保险的压力。
医疗保险的分担医疗费用政策是指在患者就医时,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与患者双方共同分担,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具有节约意识,就医时避免铺张浪费。在分担医疗费用中,可以采用三种分担费用模式,首先是针对医疗费用较低的情况,医疗保险机构应该针对费用报销设置最低标准,比如患者仅是买药,个人完全能够承担的小额费用采取不分担的方式。其次是针对大额医疗费用设置一个上限,当医疗费用达到一定的高度时,超出部分的医疗费用也不分担,从而能够缓解过分医疗造成的医保资金紧张问题。第三是适合医疗保险报销的部分进行按比例分担医疗费用,能够使患者自身控制医疗费用,缓解医疗保险机构的压力。
有些医院更加注重自身的利益,在患者就医时,存在过度医疗的现象,比如小病大治、做不必要的检测、过度开药、长时间住院等,从患者的角度讲,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费用,甚至不需要的费用,但是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诱导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消费,从而使医疗费用恶性增加,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也给医疗保险带来巨大的压力。医疗保险机构可以通过控制医疗保险总额的方式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目前医疗保险主要是采用按项目付费的方式,这就给医院不良行为提供了机会,医疗保险机构应该针对不同医院的就医情况,按年设定医疗保险总额,每年医院的医疗保险有一定的限额,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限制,从而达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
总而言之,控制医疗费用过高问题,需要从病人、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三者之间共同进行控制,只有通过平衡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够从根本上控制医疗费用问题。国家实施医疗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人民就医的压力,但是传统的医疗费用控制模式不利于医患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还需要通过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缓解当前医患矛盾,并且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