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萍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州中学,甘肃张掖734000)
预习是上课前重要的准备工作,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第一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学习,明确指出:要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预习环节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课堂教学既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也需要学生的准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整个课堂教学流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
预习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我们知道,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提高,要求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真正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
小学语文学科的课前预习,是让学生自己在正式听课之前,通过阅读、找重点、查字典等形式来提前了解学习的内容,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够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如字词、分段等,也能够对于一些基本问题形成自己的认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要打造高效课堂,但是一些学生却学的效果很差。他们之所以在课堂上听课被动,主要就是没有提前预习,课上听课没有目标,抓不住重点,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这一方面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课堂,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课前对于学习内容有针对性的准备,也就是有效地进行预习,这样才能够高效听课,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预习,对其进行有效引导,科学规划,切实发挥预习对于语文学习的有效帮助。语文预习的进行,需要在结合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要求来科学的进行,从而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预习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前预习。因此,在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工作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状制定多种形式的预习作业。具体来说,要结合将要学习的内容特点,把读书、写字、拓展知识结合起来,最好不要留程式化的预习作业,如读一遍课文、抄两遍生字。而是要安排具体的要求,如找到具体的关键词、核心语句,掌握哪几个字的写法等。也要注意预习作业的层次性,要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来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重视质也就是效果,而非量,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或者疲于应付,这样预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最好在预习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理解层面的、扩展视野的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特别是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教授小学生运用六步预习法:第一步,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或者上网查找,搜集和课文内容、作者、文章涉及事物的相关资料;第二步,初读课文,预习生字,在读书中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通过工具书进行自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三步,预习词语,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文章内容进行理解,也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进行理解,还可以查词典,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选择;第四步,预习段落,看整篇文章共有多少个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分逻辑段,概括段意;第五步,再次阅读整篇文章,思考文章讲了什么内容,尝试用一两句话概括;第六步,结合预习,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高上课的针对性。
考察既是对学生预习内容效果的检查,也是对于学生预习方向的指导。教师可以针对给学生布置的预习要求,在课上提出相应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出解答,这是对于预习的直接检查。也可以在重点问题上让学生去参与,说出自己的看法来了解预习效果。
教学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工作,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课程的要求科学开展。作为小学语文学科来说,预习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环节,结合学生学习的需求,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和有效参与为主要形式,细化每一个环节,注重方法的指引和预习效果的检查。相信这样一定能够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实效性,真正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