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俊天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甘肃张掖734000)
注重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已成为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数学游戏是带领学生走向数学殿堂的途径之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学生发现数学乐趣的窗口。如何运用好有价值的数学游戏,在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是绝对不容忽视的。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一线教学工作实践中,做了积极大胆的尝试,现将自己一些经验分享给各位同行,和大家共同商榷。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了增强学生对新课的兴趣,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心理特征、知识经验、认知规律、能力水平等因素精心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力求做到新颖有趣、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且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从而使新课的教学一开始就充满轻松、愉快、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状态进入最佳。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游戏适度地贯穿于教学中,并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心理需求,设计了一些很有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开发性的数学游戏。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动手摸一摸、玩一玩、分一分自己带来的物品,并在摸、玩、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出各种物体的特点,并把他们进行归类。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强烈兴趣,也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具有无意注意占优势而有意注意不易持久的特点,因此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长时间保持精力的集中。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内容中穿插了一些游戏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加减法口算”时,我设计了一个邮递员送信的游戏——几个绿色邮政信箱贴在黑板上,每个信箱的上面都写上了一个数字,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做成信封样式并写有不同口算算式的卡片拿出来,让某位学生上到讲台手拿一张卡片面向全体同学大声说:“我是小小邮递员”,然后把算式卡片信封投入到和卡片算式得数相对应的信箱里。如果投递正确,全班同学就齐声说:“你是个称职的邮递员。”如果投递错误,全班同学就齐声说:“你是个不称职的邮递员。”然后请下一位同学上来当邮递员。这个游戏使得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都想上来当一回称职的邮递员,大大提高了加减法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增强记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大量枯燥的、不断重复的口算和笔算会使低年级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就会使练习变得轻松愉快且有效,不再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因此教师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要将数学课本知识进行拓展,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在生活实践中去发现、寻找生活素材,并把接近生活的游戏运用到教学中,使课本知识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游戏化。例如,在教学“连续进位的加法”时,我采用了学生乐意接受的游戏方式创设了问题情境,并没有完全按照课本上的例题进行教学:“新开张的百盛超市摆满了商品,琳琅满目,任你选购,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同桌商量你们要买哪两样商品,并笔算出你们需要多少钱?”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我发现学生的情绪高涨,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改变以往教学计算题的沉闷与机械,让数学课堂洋溢着情趣。
游戏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要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例如,我提出了这样的应用题:“桃树有8棵,梨树比桃树多3棵,梨树有多少棵?”我请5名学生进行了一个数学接力赛的游戏。第一棒:梨树比桃树多3棵是谁和谁比?第二棒:谁的棵数多?第三棒:梨树有多少棵?第四棒:列式6+3=9(棵),第五棒:如何作答。这样一人只说一句话,分散了应用题的解题难点,对分析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数学课堂是一个能够充分展现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场所。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位学生都会有独具个性的表达方式。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抒发内心的感受,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口头编应用题,可以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作为素材。学生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作为编应用题的素材,甚至把“肯德基”“汉堡包”都编入自己的应用题中。“一份炸鸡15元,一个汉堡包8元,我吃了两个汉堡包和一份炸鸡,你们说我总共用了多少钱?”学生编应用题时的那种眉飞色舞的神态和夸张的动作,常引起哄堂大笑。
在数学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师一定要注重合理且适度,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决不能避重就轻。游戏的滥用和错用都会使课堂秩序混乱,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学偏离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