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丽 荣 阳 邹 伟 荣根满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辽宁 瓦房店 116300;4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其发生率较高,全球每年有超过1900万严重脓毒症患者,美国每年有80万例脓毒症患者,并且这一数字还以每年1.5%~8.0%的速度持续上升。脓毒症的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全球每天约15000例死于脓毒症并发症。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脓毒症的病死率已经超过心肌梗死,成为重症监护病房内非心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脓毒症早发现早治疗就成为医护工作者需要努力攻克的项目[1-2]。本组将对抗凝血酶3活性与脓毒症展开探讨,研究其中存在的关联,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的医疗记录,住院患者共252例,男144例、女108例,年龄5~60岁;其中脓毒症患者156例为A组,男84例、女72例;普通感染者96例定为B组男60例、女36例;另选取未感染疾病的健康志愿者100例定为对照C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6~70岁。ABC三组检测对象的性别、年龄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研究者使用一次性微量采血管收集静脉血液1 mL,采血前用手按住采血部位使局部充血,用酒精球轻轻擦拭采血部位以消毒,待酒精挥发后,左手固定采血部位使皮肤紧绷,右手持针刺入皮肤约2~3 mm,受检者均需要空腹8 h以上于清晨6点左右进行血浆采集[3]。抗凝血酶3(AT-3)活性检测使用发色底物法,即收集好后立即加入过量凝血酶,使其与抗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与发色底物S-2238发生反应,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显色的深浅与剩余凝血酶呈正相关,而与抗凝血酶含量呈负相关,根据受检者吸光度(A值)从标准曲线中可计算出具有活性的抗凝血酶的含量。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样本比较方差齐性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者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秩和检验;两样本比较方差齐性时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ABC三组间抗凝血酶3(A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与普通感染组B、正常对照组C两组相比较,脓毒症A组AT-3活性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感染组B与正常对照组C比较AT-3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A、B、C三组AT-3活性比较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 syndrome, SIRS),其发生率较高,全球每年有超过1900万严重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的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全球每天约15000人死于脓毒症并发症。凝血系统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炎性反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脓毒症发生、是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内毒素通过诱发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被内毒素激活的凝血因子Χ2也可进一步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最终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5-6]。
抗凝血酶3(antithrombin3,AT-3)。AT-III是凝血酶及因子Χ2α、X1α、1Xα、Xα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3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肝素与AT-3所含的赖氨酸结合后引起AT-3构象改变,使AT-3所含的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一旦肝素AT-3凝血酶复合物形成,肝素就从复合物上解离,再次与另一分子AT-3结合而被反复利用。AT-3凝血酶复合物则被网状内皮系统所消除。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与肝素分子长度有关。抗凝血酶3(AT-3)是作为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最重要的阻碍因子,它控制着血液的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血液中AT-3的水平根据各种疾病、症状而变化,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疾患、肾病综合征等中降低。血液中的AT-3水平降低可能会导致肝素治疗效果无法呈现。因此,掌握AT-3的活性作为对于此类疾病的监测、病态分析、预后判定以及肝素治疗或使用AT-3浓缩制剂投药时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