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2018-07-13 02:28:20刘旭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期
关键词:微量准确度肾功能

刘旭东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山东 枣庄 277000)

高血压和糖尿病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2]。糖尿病会随着病情的发展,损害心脏、血管、肾、眼等系统功能,但由于肾功能损害进展慢,且早期的症状不明显[3],所以常规的肾功能测定指标很难诊断,高血压易发肾功能损害同糖尿病一样,病情隐匿,为了提高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的准确率[4]。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为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85例进行研究,探讨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为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伴有糖尿病,44例伴有高血压,分别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和高血压诊断标准。将本组患者根据伴有疾病不同分为2组,44例伴有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Ⅰ,其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45~78岁,平均(61.35±2.26)岁;病程2~17年,平均(8.78±1.27)年;41例伴有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Ⅱ,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6~79岁,平均(62.73±2.13)岁;病程3~18年,平均(8.65±2.11)年;另外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5~75岁,平均(62.37±1.76)岁;三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者;②血脑血管疾病者。本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检测本组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水平。本组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持续空腹8 h的肘静脉血3 mL和第1次晨尿中段部分5 mL尿液,肘静脉血,3000 r/min离心5 min,将血清分离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5],尿液标本同样3000 r/min离心5 min,然后取上清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微量蛋白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6]。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同时分析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尿微量蛋白>20 mg/L为阳性,血清胱抑素C>1.5 mg/L为阳性[7]。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完成组间临床指标的比较,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Ⅰ、观察组Ⅱ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Ⅱ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对比(±s)

表1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观察组Ⅰ相比,#P<0.05

组别 例 血清胱抑素C(mg/L) 尿微量蛋白(mg/L)观察组Ⅰ 44 1.40±0.66* 41.02±1.75*观察组Ⅱ 41 2.66±0.52*# 46.22±1.97*#对照组 40 0.88±0.10 9.62±0.98

2.2 三组研究对象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测阳性率对比:观察组Ⅰ、观察组Ⅱ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检测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研究对象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测阳性率对比[n(%)]

2.3 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效能对比:本组85疑为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最终有5确诊为阴性,80例为阳性;血清胱抑素C检测阴性20例,阳性65例,准确度为82.35%,特异度为20.00%,灵敏度为81.25%;尿微量蛋白检测阴性17例,阳性68例,准确度为84.71%,特异度为40.00%,灵敏度为85.00%;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测阴性7例,阳性78例,准确度为97.65%,特异度为60.00%,灵敏度为97.50%;血清胱抑素C +尿微量蛋白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效能对比[n(%)]

3 讨 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不仅给患者本身带来巨大的伤害,还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8]。大多高血压、糖尿病所导致的肾功能损害病情都很隐匿,由于发现的较晚,通常是在发现小动脉硬化时才确诊,严重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而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概率又高达35%,所以及早诊断肾功能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9]。常规的肾功能检查特异度和敏感度均很低,难以使患者获得最佳的而治疗时机[10]。尿微量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其在尿中含量很低,只有当肾小球病变后,才会增多,所以可以反映肾小球情况;血清胱抑素C存在于细胞外液,其不会受性别、年龄所影响,且血清胱抑素C是在肾脏清除与循环,因此其是最佳的肾功能评价指标[11],本研究显示,观察组Ⅰ、观察组Ⅱ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阳性率、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说明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可获得更高的肾功能损害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可提高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微量准确度肾功能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建筑科技(2018年6期)2018-08-30 03:40:54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
天津冶金(2014年4期)2014-02-28 16:52:58
对电子天平的误差及保证其称量准确度的探讨
机电信息(2014年35期)2014-02-27 15:54:30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