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艳玲
(镇海蛟川中心学校,浙江 宁波 315200)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核心部分,小学教学效果直接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在这其中,班主任是否称职、是否能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能否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步入正轨,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可以说,小学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第一位人生导师。一般来说,当前的小学班级班主任主要是由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师担任,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情况很少。家长和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固有印象难以打破,也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较为片面。本文主要对“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进行探讨和挖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班主任作为班级中全面负责所有学生思想建设、学习情况和日常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在班级建设中占有主要地位,是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最多、相处时间最长的教师。
班主任一般具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资格和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面对突发状况;能够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迪和道德建设,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精神,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和探索精神,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并及时予以解答;约束学生遵规守纪,引导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和优点,对学生的错误及时发现并要求其改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开展各类班级活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由此可知,班主任对学科方面的要求并不严格,班主任最主要的职责是管理、启发、培养,而不是任课,因此,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并无不可。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意志力较差,记忆较为抽象;越高年级表述能力越强,越低年级集中能力和自控能力越差。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在性格、行为和身体素质方面表现截然不同,这也证明了小学是学生成长发育最快时期。低年级的学生骨骼生长快、肌肉发展略缓慢;三四年级的学生大脑飞速发展;五六年级的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迅速增强。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持久性和自觉性较差,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则比较容易接受,对学习难度较大的主科接受能力较差。同样,对体育等活动行和趣味性较强的科目较为喜欢,对体育教师往往更加热情,也更容易打成一片。
一般来说,各小学聘任体育教师都要求具有体育教育相关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教师资格证。体育教育相关专业在大学学习中往往需要学习的科目包括且不限于班级管理、基础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辅导、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课程与教学论、人体解剖与运动生理学等多门学科,且会参与各种教学实习,拥有较为系统的教学基础理论。因此,从理论知识方面来讲,体育教师具有担任班主任的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主科”教师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和试卷,还要对学生的课业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课余时间非常少。相对来说,体育教师不需要批改作业,也没有出卷、批卷和卷面分析等工作任务,课业不如其他“主科”教师重,因此能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班级管理,深入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为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观察并分析学生的行为特征,并且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谈心,这是其他主科教师所不具备的优势。
班主任是一项需要驻扎在班级与学生随时交流和互动的岗位,体育教师往往身体素质较好,精力充沛,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且能够用饱满的热情完成各项班级建设工作和组织各类课余活动。
体育教师的课业压力不重,也很少留作业,因此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较为融洽,对学生的态度相对于“主科”教师更为亲和,学生一般不会对体育教师产生惧怕和敬畏的心理,容易向体育教师打开心扉,倾诉表达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开放式接触,有利于交流思想,增加亲和力
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会较为重视学生的运动素质培养,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充实和丰富,体育教学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组织各类体育活动,能够让班级形成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核心凝聚力,寓教于乐,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发现自身的优势,也容易让体育教师深入观察学生的优缺点和性格特征,掌握其心理动态和思想情况,从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个人能力,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般来说,学生会对班主任所带学科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体育学科课业任务不中,作业基本没有,很难产生偏科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对各门学科投入均等的时间和精力,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体育精神就是拼搏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则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建立这种精神。当今社会,社会少子化现象愈加明显,小学生往往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决心,体育教师在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能够有效传达给学生体育精神,能够起到正面榜样作用。体育教师一般具有健康的体魄,矫健的身姿和开朗的个性,学生往往容易因其出色的运动特质而对教师产生崇拜心理,给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形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虽然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概率很小,但是建议体育教师主动争取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机会,敢于毛遂自荐,敢于突破自我,敢于向学校领导展示个人工作能力。
如今,素质教育越来越被学校、家长所重视,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议学校领导能够创新管理模式,放弃传统的“主科至上”的思想,勇于尝试新型教育手段,“不拘一格用人才”,任用组织能力突出、意志力强、责任心强的“副科”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让更多优秀的“主科”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学科教育中,从而培育一支教学能力更强、组织管理更有效、责任更突出的优秀班主任队伍。
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组织能力,树立科学的组织管理观念,对学生细致观察,尊重校学生发育特点,因材施教,适当组织课外实践,强化班级和团队发展,认真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尊重学生人格,努力成为一名称职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