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欢欢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德志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志也”,由此可以看出健康的身体才是获得一切的基础,我们首先要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所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伟大民族的历史使命。国家也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国家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增强体育锻炼,每年都积极开展体质达标测试工作,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检测自己身体健康的状况,同时近年来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和体型都有所改善。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学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已经开展十余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逐年下降,尤其是学生的肌肉力量、耐力及速度等体能指标。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高校体质达标测试男生引体向上项目的及格率比较低,甚至一个也做不到的男学生比比皆是。另外,教育部印发的文件《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规定,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将列入学生档案不仅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如果毕业时体质达标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将拿不到毕业证。这就需要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体育教师。
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肥胖是影响引体向上成绩的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现代通信设备手机的出现,改变了学生的购物方式,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吃穿用等生活日用品,可以“坐享其成”,不用再出门去逛实体店了;改变了学生的作息时间,学生整日沉迷于电子竞技,甚至熬夜到很晚,饿了吃点垃圾食品,早不起晚不睡,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睡觉。另外在高校流行考前突击,有些学生经常考前挑灯夜战。长此以往睡懒觉学生不吃早餐,吃一些能量高的快餐会导致营养不良。另外,学生的锻炼时间主要集中在体育课上,除此之外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再加上现代校园弥漫着社会上喝酒吸烟不良之风,极易导致学生记忆力减退、肌肉无力、营养不均衡,形成肥胖体质。引体向上是通过两手握住高单杠或高横杠,依靠上肢力量克服自身体重向上做功的一种垂吊练习。体重的多少与完成引体向上的质量息息相关,两者成反比,所以体重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说明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同时也是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孩子从出生后,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在孩子早期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兴趣爱好及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孩子折射出了一个家庭。学生引体向上成绩的下降不仅有自身、社会、学校方面的原因,还与家长的教育观、健康观、成才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多数家长能认识到体育能增进学生体质健康、调节心理、提高社会适应性的价值,但现行的升学制度造成了家长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略了孩子体育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课余时间会选择给孩子安排奥数、英语、绘画、钢琴等课程,很少安排与体育运动项目相关的辅导班。家长对孩子体育锻炼的需求更多地依赖于学校,并没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体质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另外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出台造成了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怕孩子从事体育项目会受伤会吃苦,成为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阻力。
学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主体,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尤其是校长对教育观念的认识、政策的落实、管理的保障等都会对学生体质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2.3.1 校长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不重视 校长是学校教育策略的制定者与实施者,校长的教育理念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决定着体育教师编制配置,决定着学校经费的支出。国家虽出台和制定一系列发展素质教育的政策与文件,但校长在面对学校招生、获取教育经费等社会现实时,不得不通过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取消不必要的学科,减少不重要学科的设备和经费投入,全力保证考试科目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校升学率,树立学校品牌。因此,在校长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出现了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场地设施缺乏,体育课时被消减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2.3.2 体育课时量的不充足和体育教师的不重视,使学生错过力量素质发展敏感期男生力量素质的发展敏感期是在12-16岁,即初中阶段。高校男生上肢力量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初中及高中阶段学生的锻炼情况。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学校仍然存在重视文化课轻视体育锻炼的现象。初中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再加上学校及家长片面追求升学率,其目光主要聚焦在学生的学业上,因此体育课被其他学科占用屡见不鲜,校长对此也持默认态度,很难保证正常的体育课时量。另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上针对上肢及背部肌肉力量发展的素质练习内容较少,使学生错过了发展力量素质的最佳时期,导致其引体向上成绩不是很理想,没有为后续身体肌肉力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3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 体育器材及场馆设施是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基本保障和条件,是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要想开展好学校体育,首先要有良好的体育环境,如果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能及时得到维修与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必然会对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体质达标测试成绩下降现状。另外,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学校软环境开展情况也不容乐观,据体育教师反映每年学校举行的体育活动仍以田径运动会、广播操为主,其次是球类项目、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组织内容及形式单调枯燥,缺乏新意。另外学生“安全隐患”一直是体育课教学的“鸡肋”。
2.3.4 学校体育达标测试宣传不到位 高校体质达标测试工作要想顺利地开展,前提是要做好学生宣传工作,引起学生的重视,仅仅依靠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阐述体育达标测试的意义及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单一的宣传途径收效甚微,导致大部分学生不重视上肢力量的练习,同时在测试期间持消极态度去应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社会物质和网络媒体加剧了学生静态的生活方式,体力劳动也逐渐减少。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想要脱颖而出,就要考大学,这是大家从小就接受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种的社会背景下,在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环境及社会现实面前,为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埋下了种子。另外,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以应付考试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传统教育模式及观念、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重竞技、轻学校”的现象、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混乱、各项体育政策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不合理的体育资源配备及管理等一系列现状也是造成学生体质达标测试成绩下降的部分原因。
第一,通过阅读保健知识,了解肥胖带来的危害,养成良好饮食行为习惯。其次,积极主动克服自身心理惰性,提高体育参与意识,增加体育锻炼时间。第二,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制定自我锻炼目标,培养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另外,通过参与相关体育活动或比赛,塑造勇于拼搏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健康观,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家长利用假期陪孩子亲近大自然,经常出去爬山、划船、骑行等,从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利用零散时间,引导孩子进行身体锻炼。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饮食习惯,父母可以通过大量阅读体育保健常识类书籍进行言传身教。
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第一,加强学校、校长及教师对体育的重视。第二,重视高校体质达标测试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络媒体宣传等手段,扩大宣传力度和范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质达标测试的意义及重要性。第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循环练习法,加强一些有助于增强上肢力量及背部肌肉力量的练习,比如:俯卧撑、持哑铃侧平举、杠铃站姿弯举等练习。第四,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在院系或班级之间开展引体向上比赛。另外,增加单双杠器材设备的配备数量,定期对相关体育器材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积极推进体育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国家颁布相应的体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有效的保障;营造良好的健身环境,激发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营造活跃的体育文化氛围,间接提升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利用现代媒体网络手段,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倡导绿色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