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礼仪的跨文化阐释

2018-07-13 02:53张白玲陈淼芬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英语系江苏徐州221116
名作欣赏 2018年21期
关键词:西方人礼仪跨文化

⊙张白玲 陈淼芬[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英语系,江苏 徐州 221116]

一、跨文化视阈中的“礼仪”“礼仪”一词在中西语境中都由来已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礼仪带有明显的民族特性和文化形态。跨文化交流时,人们的言语、举手投足的意义等都要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在中国文化研究语境中,“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中国自古以来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语境中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为“法庭上的通行证”。进入英文后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西方礼仪深厚的文化根源为古典文化,如古希腊和罗马文化。西方的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美国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中提出高语境——低语境理论等,从文化语境及交流的关系阐释东西文化和文化礼仪的差异。他认为,语境的层次决定一切交际性质,它又是一切后继行为(包括符号行为)赖以存在的基础。高语境互动的特色是,预制程序的信息贮存在接受者身上和背景之中;此时传达的讯息(message)中只含着极少的信息(information)。低语境互动则与之相反:大多数的信息必须包含在传达的讯息之中,以弥补语境(内在语境和外在语境)中缺失的信息。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处于高语境的极端,而美国文化虽然不属于低语境的底层,但也靠近这一阶梯的底端。中西方的文化属于不同等级的语境,这是西方与东方打交道时的障碍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都受制于特定的文化模式,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文化模式。跨文化交流中,我们有机会接触与自身文化迥然不同的文化,自身文化的潜隐结构逐渐显露。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此“山”,我们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二、中西礼仪文化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国际化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学习各国交往中的礼仪文明,以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因素,不同的国家形成了迥然相异的礼仪风俗和社会禁忌。因此,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存在语言障碍,还存在着文化屏障。即使精通某国语言,但不了解对方的礼仪文化和社会风俗,仍可能出现交流障碍,甚至导致谈判失败、关系恶化。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对时间、空间和个人距离的理解上,也体现在交往中的打招呼、见面礼、赞美他人及其反应上。

1. 一元时间价值和多元时间价值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尤其是美国人,时间就是金钱,可以说美国人成为自己时间系统的俘虏。美国人的时间观念是一元时间价值,即美国人认真办事时,通常喜欢每次只做一件事情,将时间分割并做出合理的安排。当然,并非所有的美国人都符合一元时间的规范,但是那些不怎么为时间所累的其他美国人也强烈地感觉到时间的重要性,因为他们都受一元时间论的支配,这种时间观以其微妙的方式塑造着人们的行为模式。比如,美国人赴约会提前一点以示尊重,如果等待超过了10分钟,20分钟甚至1小时,则会视为极其无礼、侮辱他人的行为。与其相反,中方的时间观属于多元时间价值,其特征是可以同时进行几件事。比如,在中国,人们可以同时跟很多人谈话,做很多件事,而且中国人的守时观念不像美国人那么强烈。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提到,他有一位在西裔文化传统中成长的朋友,根据“拉丁美洲”的时间体系来办公,也就是说他的办公室里会同时出现许多人,有时甚至多达十五人。毫无疑问,当受时间束缚的美国人遇到多元时间系统的拉美人,交流障碍便随之产生了。这种由时间引起的文化冲突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时间观的差异也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西方的线性和东方的整体性。

2.空间语言除了时间上的差异,中西方对空间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空间的组织安排方式能传递信息,体现一个民族背后的文化模式,在霍尔看来,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空间语言。比如,英国的议员没有办公室,他们通常在俯瞰泰晤士河的阳台上处理事务。而美国人则需要一个安稳的地方去工作(即办公室),他们具有强烈的领地欲(territoriality),不允许他人入侵。毕竟美国最初是通过侵占他人领土而建立起来的国家。英国人则对美国人这样的需求感到困惑不解,他们并不看重美国人赋予空间的重要性。因为当英国人想独处时,他们的潜意识里就会设立一道屏障,无须借助外在建筑来划分空间,而且他们认为这道屏障其他人能够理解和辨别。对此,霍尔认为人们往往以自己的观点去观察事物,去解读一个事件,这是一种自然的倾向。又如在人际交往中,个人距离极为重要,靠的太远显得冷淡,离得太近却又显得咄咄逼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交谈时的空间距离要求也不同,如果双方在交往时不能发现这一隐性文化行为,就会造成误解和尴尬。

3.见面礼仪的差异西方人遇见熟人或朋友时,通常会说: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Hello!/Hi!/Hey!(你好)How are you getting on? (最近好吗?)How is everything going? (近况如何?)Fine day,isn’t it? (天气真好啊!)与之相比,中国人则喜欢问:你吃饭了吗?你去哪儿啊?干什么去呀?今天不上班吗?

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西方人打招呼常以天气为话题而不涉及个人隐私。他们对中国人的见面方式不甚理解,有时甚至感到愤怒,认为这侵犯了他们的个人隐私。实际上,中国的这种打招呼方式是一种寒暄,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显得亲切和友好。但是,注重个人主义的西方人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注重群体主义的中国人的交往方式,因此东西方的交往就出现了文化隔阂。另外,中国人见面握手时身体会微微向前倾以示尊重,特别是与上级或贵宾握手时,而西方人则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西方人见面通常会拥抱,甚至亲吻脸颊,而中国人却认为此举在公众场合过于轻浮。霍尔指出,生物体感知到的信息受四种因素的影响:地位、活动、背景和经验。但是对人而言,必须加上另一个关键的要素:文化。因此,这一见面礼仪的差异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两国文化的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会得出不同的释读。

4. 赞美及其反应在中国,谦虚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传统美德。当人们受到称赞时,往往会说“哪里哪里”“一般一般”“您过奖了”等以示自谦。西方人不理解中国人的曲折委婉,认为这太过虚伪和不真实。他们受到称赞时会坦然接受,并向对方表示感谢。在中西交际时,中方如果极力拒绝别人的赞美,会让西方人误会彼此关系疏远,从而发生冲突。这种礼仪行为差异同样可以归因于我们的隐性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不同的文化模式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模式,渗透到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

三、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文化是联系人与人的纽带,是人与人互动的媒介。甚至可以说,文化即交流,交流即文化。我们在交际中受制于种种无形的力量却浑然不知;我们有时用言语交流,有时并不用言语交流。文化层次的交流需要我们充分理解参与者的文化机制,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这种文化机制具有强大的钳制力,决定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而且相对稳定,难以更改。它看不见也摸不着,处于无形之中,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对个人行为具有规定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每一种传统的礼仪习俗都代表无意识的文化,反映了特定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以下,我将从中西方不同的国民精神、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四个方面来阐释导致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1.国民精神中国文化的主流为儒家文化,崇尚中庸平和。到了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在自然界,天地人三者是和谐统一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人合一”主张人应该顺从自然规律,人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将“天人合一”视为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也是中华几千年文化思维的积淀。这种思想观念根植于人们的血脉之中,源远流长,塑造出中国人独特的国民精神。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喜欢把“天”与“人”分开来讲。他们致力于改造自然,认为人处在支配、征服自然的位置,强调发挥个人的作用。人们应该不断地去迎接自然的挑战,努力改造自然。因为人只有在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生存发展。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主张自然万物浑然一体,西方主导思想则与其迥然不同,主张征服自然。这种差异性必然导致双方国民性和国民精神的不同,而且是显著的不同。

2.宗教差异就宗教而言,我国可以说是一个“三教合一”的国家。儒、释、道三家虽三分天下,各有其影响范围,但究其根本却是“三教虽殊,同归于善”。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将三家思想交流融合,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值得一提的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实行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皇权高于神权,儒教、释教、道家从本质上讲都是为皇权服务,都是为了维护社会道德,有利于政治统治。在西方,基督教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一般都把基督教作为自己的宗教信仰。基督教是把教义建立在耶稣基督的生活和说教上的一种信仰。基督教崇拜上帝,认为上帝创造了人,因此人必须服从上帝。换言之,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上帝是无所不能的。基督教徒还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因此需要行善来获得救赎。人的肉体是暂时的,但是灵魂可以永恒。从本质上讲,基督教是为了建立人与上帝的一种复杂关系。尽管现今教堂的权力已不能同过去相比,却仍然对西方人的社会风尚产生了深远影响。

3.价值取向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每个文化群体必须遵守的准则。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经常发生价值观念的冲突,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主张把个人融入群体和自然之中,这必然会导致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认为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这种观念要求我们把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自我。以群体观念为特性的中国文化重视处理人际关系,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因此在问候时常常涉及个人隐私。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导致中国人交往中的无意识行为,他们自认为非常友好的问候在西方人看来却是不合理、荒谬的。与中国不同,西方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个人主义。他们把自由、平等、民主、权利作为人生存的前提,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他们与人交往的行为模式中。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体文化使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他们认为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因此在谈话时,他们不会谈及私事,也会注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4.思维模式中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从整体出发。而西方的思维模式是线性的,富有逻辑,这种逻辑学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这一特点在双方的医学理念中显现: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中医注重人身体的综合调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是“头痛医脚,脚痛则医头”。中国人主张融合,对不同的事物应求同存异,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西方人则具有逻辑思维,他们所受的教育使之养成线性思维的习惯。根据霍尔的观点,某种隐蔽的深层文化潜流微妙细腻、始终如一地构建着生活的方式,也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

四、和谐的礼仪生态家园礼仪的千差万别源于不同的文化根源。霍尔根据人们对文化的知觉程度把文化分解为三个层次:显形文化、隐形文化和技术性文化。其中,人们很难意识到隐形文化的民族差异,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出现障碍。也就是说,我们在跨文化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文化碰撞,当我们从自身模式去解读对方的行为时,矛盾和冲突就会凸显出来。但是,有时候即使我们意识到了这种隐蔽的文化差异,也很难完全接受不同的文化模式。霍尔的亲身经历恰好可以说明这一点:他在日本旅行时被酒店频繁地更换房间,这一遭遇使他下意识地感到不快。因为在美国文化中,被移动的人往往地位低下。但是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他清楚地知道美国和日本存在文化差异,即便如此,他仍然不能阐释自己的“遭遇”在日本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也就无法毫无芥蒂地理解和接受他所受的待遇,因为人难以摆脱和跳出束缚自己的文化“围城”,这也正是当前跨文化交际的困难所在。当然,文化的差异性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抹除。接触不同国家的礼仪文化时,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对方的文化身份。一方面我们要理解他人如何释读我们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如何用他人的文化语境去解读对方的行为。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是密切相关的两个过程,若要了解自己,你必须要了解他人,反之亦然。其次,我们要学会适应文化,寻找文化的互通性以形成相互间的认同感,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礼仪生态家园。我认为,仅仅意识到文化的差异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认同文化才能增进理解,促进交流。因此“文化认同”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目前,我们必须走上超越文化的艰难旅程,逐渐摆脱无意识文化对我们的钳制,减少跨文化交往中礼仪和文化冲突的发生,为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西方人礼仪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筷子礼仪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亭台楼阁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礼仪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