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18-07-13 03:55张佩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8年3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张佩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已经成为相关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创设生活情境、理论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提升教师素质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生活化中提供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

学好数学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的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如何推动小学数学的发展也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地位不平等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一直不平等,教师一直是课堂上的主体,课上的大多数时间用在教师的教材教授上,学生只能扮演被动听课的角色。师生地位不平等是学生的数学成绩无法提高的原因之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师需要尝试转变教学方式,把课上的时间尽可能的留给学生进行学习,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课堂上仍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国地大物博,生源众多。国家为了普及教育,提升国民素质,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普及教育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尤其是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成绩也无法提高。

3.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心智尚未成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点理解起来较难,做题的时候往往又一头雾水。而数学课堂一直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互动性差,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久而久之,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将学习数学的时间用来学习其他学科,数学成绩一直处于不理想的状态。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是为了使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方便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创设情境教学。生活情境教学是为了让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化成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话语,降低数学的难度,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创设情景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加以辅助。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教育也逐渐走向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利息与利率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播放银行宣传动画,在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提问从视频中可以了解到什么知识?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动画中有一个二维码,有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利率与存钱的时间长短有关。随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利率吗?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数学教师不容易做好课前的铺垫,也不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课上的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而且能够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专注课堂内容。

创设情境指的是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设置到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方便学生理解,最终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例如,教师可以将习题进行改编,使习题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以下题为例:寒假期间,小红帮助妈妈做家务,每次做家务,妈妈都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假期结束,小红的钱包里5元和10元一共有145元,求两种面值的纸币各有多少?教师讲习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吸引学生对习题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过程中,运用生活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理论结合实际,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将实际问题融入到教学方案中,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例如,在进行习题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在应用题类型的选择上,注意选择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题。例如,梅梅的姥姥家住在农村,买了十只小鸡。姥姥为了小鸡们有一个住的地方决定和小红在院子里为小鸡仔围一个鸡圈。篱笆一共有两米长,要想使鸡圈的面积最大,要怎么设计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学生自己想象成梅梅,为姥姥家的小鸡们设计鸡圈。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问题激发,纷纷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数学教师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推动生活化研究

在传统模式的教育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却禁锢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创建新型课堂,以推动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为了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分组教学法进行创新。所谓的分组教学法指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人数5到8人为宜,并通过选举的形式选出小组长。组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分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避免部分学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附加奖惩制度,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当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小组成员互相分工,共同解决问题。回答问题正确的第一名小组会在这一环节获得奖励。下课之前教师根据本堂课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投票,票数最多的小组为获胜小组,反之票数最少的小组则要接受获胜小组的一个要求作为惩罚。

分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也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四、提高教师素质,加快研究进程

小學数学教师的综合能力对数学生活化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要想提升综合素养,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提升专业素质。只有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过硬,才能够把枯燥的数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方便学生掌握知识点。教师除了在不断的教学中积累经验之外,还需要定期增加专业学习。与此同时,学校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第二,提升文化素养。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而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还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生活化。这点要求数学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增加数学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了解各个领域的内容,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而且有利于教师将教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

总而言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教师需要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课堂模式、改变教学方式,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家敏.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111+124.

[2]孟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102+110.

[3]胡庆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5):20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