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学生多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

2018-07-13 10:32王婵娟
校园英语·月末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言迁移

【摘要】在当今时代,我们要对语言精通,才能行万里路,但是我们从出生就会的母语对我们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一直存在的。我们可以从母语中把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提取出来,方便我们学习其他的语言获得更好的发展,从我们现如今的心里学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叫做:“母语迁移现象”,也就是英语中的“L1 Transfer”现象。在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后,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可以分为正负两迁移,也就是“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的“负迁移”也可以说是干扰(interference)。在学习的时候,当其学习的语言的一些规则和我们的母语刚好是相同又或是相似的时候,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正迁移”。正迁移对我们学习的时候会有帮助的,所以称之为“正迁移”。反之,就是我们谈到的“负迁移”了,这也就会对我们的学习有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蒙古族学生;多语言;语言迁移

【作者简介】王婵娟,集宁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此文是集宁师范学院科研项目,课题名称是:内蒙古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多语言使用现状的研究,课题编号:jsky2018011。

一、研究现状

语言迁移研究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Taylor, 等前人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比中、高级阶段更依赖于母语。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同时会产生正迁移;当母语和外语结构不同时则会产生负迁移。回顾语言迁移研究的发展阶段,旨在全面了解、科学把握语言迁移现象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探讨它在外语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语言迁移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语言教学研究领域,在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语言学理论联系在一起,成为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由于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念的影响,许多语言学家纷纷对对比分析假说和语言迁移理论提出异议。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观受到抨击,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被贬低,它与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一样受到冷落,而热点转向研究中介语,研究外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作用。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末HO?年代初,语言迁移再次成为语言教学的热门话题,被视为第二语言习得中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和认知手段,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负面影响,也对其起促进作用、语言迁移并非简单的母语知识迁移,是一个复杂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过程。人们从心理,语言和社会的角度深入和全面的探讨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对于蒙古族的大学生来说,母语对他们的“负迁移”有很大的反作用。那么,他们只有把母语对于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反作用剔除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有效率的学习第二语言。除了反作用外,蒙古族的母语对于他们学习英语也有“正迁移”的促进作用。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相对于其他语言来说,母语这一资源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并且提取对自身有用的部分,那么会使得他们利用母语与英语相似点、从而帮助自己习得英语。

二、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首先是英语语音习得方面存在较多的正迁移现象。蒙古文有31个字母,其中有7个元音和24个辅音,并且与英语所有元音发音相似或相同。蒙古语和英语中的短元音和所有长元音相似;皆为音标拼写语言,在音标和拼写方法中有共同特点,如都有长短音,二者的长音均可区别词义。蒙古族英语学习者因母语中也存在长短音,能够较好地区分英语长短音。

另外,蒙古族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影响非常普遍,他们往往借助于翻译的方式按照母语的语言组织形式直接译成外语,这样形成的外语作品出现了不少由于母语结构或者表达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通过课后个别学生的访谈发现,当问及“英语写作的构思过程时”几乎所有的同学的回答都是先用蒙语思维进行思考,然后再翻译成英语,检查也是翻译回蒙语再检查对错,而且由于采用汉语教学,不少同学需要先转化为汉语语言甚至直接用汉语思维进行构思,更加加大了难度。

除了易犯的错误,多数受访者反映,在使用长句、从句、复合句等复杂句型结构时,都有不同程度的避免使用的倾向,原因是蒙语中从句等复杂句型可以用简单句表达,尤其在口语中。因此在英语写作时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但会尽量避免使用复杂句型来表达意思,而使用蒙语中习惯使用的简单句型来表达。

三、结束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外语教师应适当地比较本族语言和所教授外语的语言类型,引导学生注意两种语言的相似性和相异性。通常,语言类型的相似性有助于语言正迁移。在语音学习过程中,要积极运用正迁移,发挥母语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母语和外语的相似性,体会到二者细微区别。这样学习者才能更有效地掌握正確的外语语音发音方法。同时要引导学习者客观看待负迁移,及时纠正错误发音,减少母语负迁移对语音学习的影响。尽管学生受母语的影响,负迁移错误纷繁复杂,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共性,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前面所述,语法、句型运用等方面错误类型以及回避现象相对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对该类型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比较练习,有助于学生对母语负迁移导致的错误有更加深刻和具体的理解和掌握,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区别程度的大小,在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时避免犯错。

外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学会利用其中的有利之处,以便我们更好的学习外语,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才能真正的帮助到自己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牧兰.蒙、汉语语言迁移现象对蒙古族学生学习英语的作用与影响[J].中国蒙古学:蒙文,2015,(2):23-26.

猜你喜欢
语言迁移
概念迁移理论述介
英语口语语误的文化迁移现象及其文化根源
依托文本,生成微作文精彩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探索二外日语教学改革
法语初学者语音错误分析及语音课程教改思路
综述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
语言迁移与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语音问题
探究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母语使用
从语言迁移角度看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
三语习得背景下广西壮族学生英语学习语法迁移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