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是不同于母语的文化交流工具,在中国开展已有数百年历史。直到2001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全面普及英语学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并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爱国精神和价值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小学英语存在明显的和中学英语衔接不足问题,以致于学生在小学毕业进入中学后出现英语知识断层现象,不利于学生系统且全面掌握英语知识。对此,本文则从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为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望给予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新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芮菡,江苏扬州宝应县城中小学。
自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也在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不断改革,进而延伸出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等模式且取得良好的效果。英语作为我国教育基础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其教学改革受到社会关注。然而当前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之间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再加上很多小学并不重视英语教学,教材也没有紧凑衔接以及学生学习心理状态不佳,影响学生形成系统化英语知识体系。因而分析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
1.小学英语课程地位不高。当前很多小学领导和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将语文和数学放在首位,其他课程均有不同程度压缩,英语课程也是如此。部分学校在学期结束后对于英语科目只是单纯打等级,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
2.英语教材衔接缺乏紧凑。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小学英语教材应用缺乏规范,不同地区教材版本不同,涉及人教版、外研版、国外引进版等,正是这种程度不一的教材加大教学难度。虽然部分地区采取相同版本教材,然而在语法、语音、字词等内容方面无法做到和中学内容衔接,影响学习质量。
3.学生学习心理状态不佳。小学阶段学生升入中学后,不可避免会受到各方面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该阶段学生较不适应,尽管学生在心理层面有较为强烈的独立渴望,然而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真正独立。再加上进入中学后,因学习压力而加重心理负担,长期以往出现焦虑和急躁等不良心理。
二、新课程标准下解决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措施
1.确立小学英语应有地位。新课程标准在英语课程设置方面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因而在编写课程内容方面应注重英语教材的弹性和伸缩性,结合学生和地方实际情况选择教材,同时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并非让学生单纯学习某一学科知识,而是根据学习者特点和相关文理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有意识地结合,扩大学生眼界。对于小学英语学科而言应增强课时量,只有保证充足的课时量才能在规定学期内完成预期教学任务,最重要可以保障小学和中学之间的衔接。此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可定期举办家长学习班,让家长从自身角度重视英语学习,也保证学生在家学习时间。
2.认真研读分析英语教材。很多小学英语教材内容都存在较多的相同点,每个单元的单词、句型、语法等都围绕话题开展,教材也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或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话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小学英语教材有较为清晰的模块,每个单元划分成阅读、句型、单词等部分,初中英语教材只偏重于传授各种语法知识。例如小学英语教材在三年级时段开始教授26个字母书写和读音,在于培养学生英语基础,对于部分英语较差的学生是一个较好的机会,英语教师就可借助这方面内容强调学生正确书写方法和字母发音,也為中学阶段语法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善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有截然不同的课程目标,因而中小学英语学习方法也不可避免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小学阶段采取的学习方法以模仿为主,属于被动型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仅凭短暂性兴趣,视觉、口语、听觉等方面活动明显多于阅读和写作等活动。其中阅读活动也偏向于模仿朗读和拼读,写作技能也只侧重于规范书写音标、字母、单词等,学生借助听力和直观感受学习常用词汇和句子。中学阶段除了对学生听说技能进行培养外,还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更在于引导学生从传统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性学习。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科学掌握记忆单词,小学阶段对单词拼写缺乏重视,中学阶段因增加的读写任务而加大词汇量,所以可采取分类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读音拼读法等让学生正确掌握单词。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学生在升入中学时受英语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等各方面因素,不可避免造成小学和中学英语之间出现衔接性问题,影响学习效率。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小学和中学英语教材之间的差异性内容,合理指导学生学习英语,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哲.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J].教育,2016 (11):00274-00274.
[2]韩娟.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J].校园英语, 2016(28):108-108.
[3]印春琦.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探讨[J].小学教学研究,2016(1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