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 方兰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城乡发展规律破解二元格局的重要抓手,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思路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原则是生态立本、改革引领、文化传承、创新驱动和理性发展。其主要路径是“一建二改五振”:“一建”是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构筑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二改”是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和乡村治理改革,构筑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和基本保障;“五振”是实施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构筑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核心灵魂、关键力量、绿色支撑和坚强堡垒。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5-0132-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的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一,是新时代统领“三农”工作的总纲。如果说扶贫是全面决胜小康社會的“冲锋号”和战略决战,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集结号”和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决战。乡村振兴战略一经提出便迅速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媒体大众的热议,理论和政策研究日益深入,实践活动也日益蓬勃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权威的解读,是理解和实施乡村振兴最重要的版本,同时也为后续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重要文件奠定了基调。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只有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大背景,才能够真正洞悉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才能明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化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基本前提。从现实来看,最大的不平衡是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突出的短板。目前,我国仍然是世界上农民人数最多的国家,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农村户籍人口为9. 11亿,其中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有6.74亿。即使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90%以上,仍然会有上亿人口生活在农村,而且这个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不会消亡,农村依然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空间。这些仍将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受到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严重制约。从经济总量上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了10%以下。从城乡收入来看,2016年城乡收入比是2. 72:1,差距仍然较大。无论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还是公共基础设施,乡村和城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让资源、资本和人才等都集中在城市,乡村就业机会的减少和农业微薄的利润空间,使得逃离乡村和“离农”成为一种理性选择。在某种意义上说,“离农”就是“离贫”,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加剧了乡村的衰败。乡村日渐衰败的趋势客观上影响到农村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已经证明,实施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单纯依靠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并不足以保障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的内生发展,才能最终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和提升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全部和全体的现代化,而不是某个局部、某些领域和某些阶层的现代化。如果只有城市和工业,而广大的农村和农业不能同步实现现代化,那么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虽然一直强调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发展,但是,在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下,农业现代化并没有与其他“三化”处于同等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农业现代化更多是满足和更好促进工业和城镇现代化发展需要。在“四个现代化”布局中,资源分配长期偏向于其他“三化”,这客观上导致农业现代化成为“四化”的短板,而乡村更是在“四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衰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等问题的现实回应。
党的十九大规划了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即2018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补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只有农业和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够真正称得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相伴而生的往往都是乡村的不断衰落和凋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缩小城市和乡村的差距,扭转乡村不断衰败的局势,补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三)深化对城乡发展规律的认知,破解二元格局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快速实现现代化,我国实施了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的战略,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乡村的衰败。目前我国的“乡村病”逐渐凸显,表现为:一是村庄空心化。农村家庭空巢率越来越高,农村住房闲置率也越来越高,很多自然村落正在加速消失。二是农业人口老龄化。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三是管理主体虚化。农村精英外流,曾经一度出现“不在村的村干部”现象,导致乡村治理能力下降。四是农业副业化。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在区位条件好、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传统农业、兼业农业和老人农业。五是污染严峻化。农膜、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剧,乡村的蓝天、碧水、净土遭遇严峻的考验。六是文化虚空化。传统的乡村记忆和文化正在消失,农民的精神生活较为贫乏,并伴随着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从世界范围看,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乡村衰败是一种普遍性的规律。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拉美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出现了农业农村衰败的“现代化陷阱”,其中拉美至今都深陷其中。21世纪以来,我国开始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乡村振兴战略,从城乡统筹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再到城乡融合发展,这是我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发展道路的又一次飞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打破现代化必然导致乡村衰败这一“铁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让城市和乡村成为命运共同体,才能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才能保障城市与乡村同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传统的经济增长红利正逐渐衰微,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日益严峻,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驱动能力不强等方面。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事实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我国已经逐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以期解决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转变经济增长动能,实现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供给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和发展农业农村新动能。
我国的乡村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发展空间广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将会加速进行,意味着农业和农村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和农业的任务繁重。随着资源、人才、资本和政策、制度等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发展的潜力将被进一步激发。随着信息化等对农业的渗入,现代农业正在成为“朝阳产业”和“有魅力的产业”。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广大农村将再次成为我国重要的消费市场和生产基地。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将农村再次打造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权威的论述:“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段表述,准确而全面地概括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与过去那些乡村发展相关的战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发展方针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确定了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的国家战略,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体制。农业和农村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虽然农业现代化很早就已经提出,但是在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农业现代化必然成为“四化”的短板。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开始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开启了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等乡村发展战略,其基本方针仍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也就是说,通过发展城市和工业拉动农业和乡村的发展,这种基本方针仍然是城市和工业导向,这也是为什么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下,农业现代化依旧是短板的重要原因。不改变城市和工业导向的发展方针,乡村和农业就始终不能和城市、工业等处于同等发展的战略地位,那么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乡村振兴不仅要靠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带动,还要靠农业和乡村自身的内生发展。因此,只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才能确定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地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具体化为在于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这意味着无论是政策、制度,还是资本和人才,都要进一步偏向乡村和农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打响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决战。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概括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个字。20字总要求是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概括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升级,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要求、新标准。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明确了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從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明确了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更高目标;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强调了乡村振兴的生态文明基础;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明确了乡村振兴的良治保障。显而易见的是,各方面的层次和要求都比以前更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五大要求之间联系密切,相互内嵌,而非简单罗列。没有产业兴旺作基础,就难以保障生活富裕,目前正是乡村产业的不够兴旺加大了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生活富裕又是实现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基石。20字总要求,从产业布局、村庄规划、文化传承、乡村治理和民生福祉五个方面对乡村振兴做出了总体规划,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和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思路是城乡融合发展
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封闭起来搞乡村建设是行不通的,根本的路径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市的大量资本、人才、技术等向乡村和农业流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对城乡发展规律认知的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是对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全面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路径。城乡融合发展更加强调城乡地位平等和互惠共生,更加强调城乡要素在市场化条件下的自由流动和双向互动,更加强调城乡空间布局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互补共融。在城乡融合的理念下,城市和乡村不再是相互分割的对立面,而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城乡融合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大融合,其核心是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大融合,重点是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要素流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以及生态保护与治理的融合,等等。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吸引更多的资本、人才和技术等向乡村流动,改变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局面,补齐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短板。
(四)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定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对农业现代化的拓展,弥补了长期以来对乡村现代化的忽视,从而表述得更全面、更系统和更深化。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农民总体上实现小康,但离生活富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同时,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定位日益提升,不仅要求物质层面更加的富足,还对生态环境、社会公平、公正等方面产生了更多的要求。这就对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产业兴旺,这不仅包括建立构建农业现代化的传统业态,还包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互联网+”等新业态、新产业。农业农村现代化意味着农业和农村不再是工业和城市的附庸,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更加广泛、更加明确,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原则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引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遵循和总抓手。吸取过去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内涵,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一)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生态立本
生态文明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潮,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与城市相比,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方面具有生态优势,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另一方面也正面临着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的威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必须是建立在蓝天、碧水、净土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也是我国实施一切重大发展战略的前提。全面振兴的乡村首先是美丽乡村、绿色乡村。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本,紧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让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二)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改革引领
在以往的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大搞乡村形象建设,不顾乡村人口大量外流的现状,大规模投资改建农村住房,不但造成了农村住房大面积闲置,也给政府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乡村振兴需要全面统筹,坚持改革引领,逐渐消除阻碍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搭建起改革发展的制度体系。只有建立起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农村制度体系,不断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形成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真正实现乡村的内生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科学的制度体系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地区率先开始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的生产力也得到快速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因此,乡村振兴要始终坚持改革引领,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在农村改革上“过大关”。
(三)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文化传承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在广袤的乡村之间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传承着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正是乡村的最大魅力所在。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不少地区只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承这一软件建设,结果造成“千城一面”“千村一面”,让一些地方的文化魅力受到损害。乡村不仅是农民的生活、生产的场所,更是农民的精神家园。因此,乡村振兴决不是把乡村变成一个个同质化的新农村、新城镇,而是要坚持文化传承的原则,不断去挖掘、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乡村振兴决不能搞“一刀切”,而要结合不同地区乡村文化的特点,以文化传承为主线,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乡村发展大格局。
(四)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创新驱动
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提质增效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质的飞跃,而非简單地量的提升,这就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创新驱动。只有创新,才能让农业从落后的夕阳产业,转变为人人向往的朝阳产业;只有创新,才能让农村从简单的搞建设,转变为生态宜居的精神文化家园;只有创新发展模式,农业才能产生新业态、新产业、新格局,农村才有新希望。在信息化时代,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政府、企业、民间机构、广大群众等各个主体都需要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不断利用新技术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不断涌现新业态、采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只有不断地实施创新,才能够顺利赢得发展的机会。
(五)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理性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雄心,更需要耐心。乡村振兴不是要在农村搞“大跃进”,开始新的“大建设”,要坚决避免脱离实际的盲目行动。乡村振兴要充分尊重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律,保持理性的謙卑,谨防“理性的僭妄”,充分尊重历史沿袭下来的文明、传统,尊重群众的主创精神,在科学指导之下允许更多的村庄内部进行自组织发展和探索。要充分认识到不同乡村的乡情,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不搞“一刀切”。理性发展还要求克服官员的“政治周期”带来的弊端,保持连贯性,不能因为领导的变动而频繁地更换政策和规划,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要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长期性、复杂性,不能把乡村振兴变成一场“政治运动”。
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路径
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要求、思路和目标,结合乡村振兴的五大原则,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路径可以概括为“一建二改五振”:“一建”就是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构筑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二改”就是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和乡村治理改革,构筑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和基本保障;“五振”就是实施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构筑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核心灵魂、关键力量、绿色支撑和坚强堡垒。
(一)推进田园共同体建设,构筑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载体
乡村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载体,要以推进田园共同体建设为核心,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是加强村庄规划,落实乡村分区。以“现代田园”为背景,对乡村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全方面的规划,改变传统的乡村格局,尝试按照生产、生活、商业、工业等对乡村布局进行功能分区。
二是结合实际情况合并小村庄,建设特色小镇。我国目前很多村庄规模小,不足百人甚至几十个人的村庄数量占相当比例,而且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很多小村庄难逃消失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撤村,不仅有利于形成有规模的乡村小镇,促进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是开拓乡村新业态,打造田园共同体。乡村不只是农产品生产和农民居住的地方,它还是城市的后花园和乡愁的寄托地。打造田园共同体,要重点抓好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以及运行体系的建设。要加强区域内“田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供电、通讯、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条件;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大做强产业,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产业,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二)深化土地改革,构筑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才能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土地改革主要包括农村耕地、农户的宅基地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
一是耕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耕地确权制度改革和耕地流转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加强耕地确权工作,划定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并以此作为耕地改革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强调国家和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民的承包权,做活耕地的经营权。推动和引导耕地适度规模的集中,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第二次飞跃”。
二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以保障农民基本权益、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为主线,以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为核心,因地制宜地探索多种形式的宅基地退出、使用和管理制度。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三是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要推动和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深化农村集体制度改革,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参与权、选择权、决策权赋予农民和农民集体。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交易平台、交易规则、交易价格的统一,实现“同权同价同责”。
(三)构建乡村善治体系,构筑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没有一个完善的治理体系,乡村振兴就难以有效地实施。新时代我国乡村治理格局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一,市场文化的冲击以及农村社会阶层的分级与固化,使乡村社会的利益纠纷增多;第二,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和“精英”的城镇化流向,让乡村治理陷入“无人可用”“无人可选”的尴尬;第三,基层微腐败增加了老百姓的反感与不信任;第四,传统乡村的道德约束日益衰微,再加上法制基础薄弱,导致不良社会风气在乡村蔓延。
应对上述四大挑战,就需要系统构建乡村善治体系,实现乡村法治、德治和自治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乡村法治建设。建立和完善乡村法制体系,党员干部要加强依法治村的理念,并加强对农民的法治观念宣传,让民众理解和监督乡村法治的执行;要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要在广大的乡村掀起一股反腐的热潮,把那些危害百姓的“臭虫”“蟑螂”“跳蚤”等害虫清除干净,纯洁党的基层干部队伍。
二是进一步强化乡村德治。一方面,要以“乡风文明”的要求重塑乡村共同体,加强家风、村风和乡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乡村德治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要探索乡贤治理的新途径,让那些既熟悉乡村又熟悉城市,既具备一定的传统性又具备一定的现代性新乡贤参与乡村的治理。近年来,不少地区涌现出了一批乡村能人、返乡企业家、离任归乡的干部等形成的“新乡贤”,这些人在乡村往往具有很高的威望,让他们参与乡村治理,既能够有效弥补乡村人才的缺失,又能够增强道德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是进一步规范乡村自治。要继续加强乡村自治组织建设,赋予乡村自治组织更多自主权限,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更好地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党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自治组织的引导和协助,定期对乡村自治组织的领导集体进行培训和学习。要坚持多中心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探索乡村自治的模式,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
(四)实施产业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只有实现了产业的兴旺,乡村振兴才有扎实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
中国特色乡村产业体系以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重点在四个途径:
一是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布局,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信誉卓越的农业品牌,形成以国际品牌为引领、国家品牌为主导、地区品牌为根基的农业品牌梯队。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前提下,强调农业绿色化和农业品牌化建设。
二是实施农业绿色化战略,以生态文明为前提,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形成一批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产业链。
三是实施农业适度规模化战略。一方面,积极引导土地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通过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大社会的联结。
四是实施产业融合化战略。不断创新农业发展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将农业彻底转变为人人向往的朝阳产业。
中国特色乡村产业体系以现代农村特色产业为辅助。现代农村特色产业以乡村丰富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为依托,以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手段为支撑,打造一批具有各地特色的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等。比如,以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为依托的乡村文化旅游业,以生物资源为依托的制药产业,以互联网和现代科技为依托的农村电商和创意文化产业,等等。总之,要因地制宜地打造农村特色产业,避免盲目模仿和同质化竞争。
(五)实施文化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核心灵魂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也是让乡村永葆魅力、凸显价值的核心所在。乡村文化振兴要从乡村的传统文明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着手。
要坚持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创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全方位保护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尊重各地文化的独特性,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到乡村建设中来。另一方面,要创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衔接方式。要结合时代背景与功能需求来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最大程度地挖掘和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将其有机渗透到现代生产与生活中。例如,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业有机融合,既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效益,提升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的动力,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传统文化,让乡村传统文明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心中。
要培育和发展现代乡村文化,一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要对农村社会中涌现出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模范人物进行宣传和表彰,如乡村振兴带头人等,用这些先锋模范的事迹感染人,激励人,推动家风、村风和乡风建设。另一方面,要提供更加丰富的农村文化产品。要加强农村书屋、报栏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服务的水平。要加强电影下乡、戏剧下乡等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要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村自主文化组织的发展,支持农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要推进乡村互联网建设,为农民提供丰富的网络文化产品。
(六)实施人才振兴,培养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人才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实现人才振兴,核心要振兴乡村教育。政府必须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资,完善和升级乡村教育基础设施。一方面,要办好农村基础教育,提前在农村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子女上大学提供优惠政策。要提升乡村教育人才队伍的素质,鼓励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投身农村教育,同时,鼓励更多有名的专家学者到农村去搞教育改革,探索适合农村的教育制度。另一方面,要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培育职业农民。要鼓励“三农”学者到农村去,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对农民进行教学。要鼓励农民到学堂去,让农民进入农业院校进行定期培训。要加强农民的职业考核,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者的职业化。
实现人才振兴,关键在于畅通人才下乡的通道。乡村振兴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通过政治引领、激励保障、服务扶持、本土培养等多种手段疏通人才下乡的渠道,保障农村出得了人才,留得住人才,引得进人才,让各行各业的人才愿意在农村扎根。要通过感情留人、乡愁动人、事业聚人、环境育人、发展育人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要加强硬件支持和平台建设,让人才能够人尽其用,人尽其才,让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种资源能够充分流动起来,让人才真正和土地、资金、产业、政策等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七)实施生态振兴,构筑乡村振兴的绿色支撑
实施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大时代背景之下,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是保障农民基本身体健康的关键,也是广大农民基本的民生福祉。实施生态振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进行观念革命。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生態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历史观等重要观念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扎根。
第二,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要求人们充分尊重生态环境,重视环境卫生,确立新的生存观和幸福观,倡导绿色消费,以达到资源永续利用。
第三,要打造绿色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产业生态化,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深度挖掘绿色经济增长点,培育一批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绿色新兴产业体系。
第四,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地推动“厕所革命”,用小厕所推动大民生。全面推进农村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整合资源、政策与措施,全面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治理。
第五,构筑绿色政策体系。将绿色GDP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构筑农村自然资源资产的离任审计制度。23J要加快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政策和制度为保障,调动全社会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八)实施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实现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制度保障。乡村组织的虚化、弱化和边缘化,让乡村振兴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就必须构建起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第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党和国家政策落地。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做好“头雁”工程,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人。鼓励大学生、返乡能人、海归精英以及新乡贤群体等担任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全面强化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实施一年“冬春两训”制度,形成选派与培养基层党组织干部的长效机制。
第二,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扶助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支持和培育各类农业服务型组织,将小农户纳入到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第三,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外包服务等形式让行业协会、社团、基金会等各种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倡导和资助等方式鼓励志愿者协会、青少年辅导、义工队等社团组织深入农村进行乡村振兴文化宣传。
第四,引导和扶持农民自治组织。完善农民自治组织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自治章程、乡规民约等作用,通过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教育和引导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