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国
我校是一所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的基础教育全学段覆盖的学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怎样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一直是困扰学校发展的难题。近几年,学校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实施翻转课堂,并与北师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走专家引领之路,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然而,当课程改革走向深入时,我们总会感到有一种力量阻碍着改革的步伐,这股力量来自我们学校的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投入程度、职业感受和教学观念影响着我们办学理念的落实。因而,我们慢慢意识到,不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是不可能的。
因此,学校将教师评价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用健全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评价原则:科学多元人人参与
教师的教学工作非常复杂,从备课、上课到课后辅导、作业批改,都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此,教师评价所依据的标准也应该具有复杂、多元的特点,往往不是非此即彼的,评价标准也就不能绝对化,必须通过构建相对合理和全面的评价网络,科学地推行和实施教师评价。同时,教师的教学风格、方法也不尽相同,不能用一种价值取向去排斥另一种。
因此,我们的评价体系是以教师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还要有学生、家长、同行、领导和专家的评价,同时还是一个多元要素的评价体系,要素之间互相借鉴、互相沟通,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网络。其中,既有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又有專家引领的超前性,从而有效地发挥了评价的指向与引导功能。
再有,我们的评价体系也是发展性的,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预期的路径,专业发展阶段从高到低依次为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合格教师,每一个层级都制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除了合格教师以外,其他各层级评价都分为评价必备条件和评比条件;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长,对照具体要求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申报某一个评价层级。在我们学校,可以这么说,这套评价体系也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张路线图。
这个评价体系还是动态的,学校制定完成了教师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的框架,每学期都会进行一次修订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校情、学情的变化。当然,这种修订和调整也不是随意的,要考虑公平原则,我们的修订还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座谈会、报告、研讨等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对评价办法中的每一个条目都要征集教师的想法和建议,努力把研讨的过程变成教师自我评价、自我定位的过程,变成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过程。
要素多元、评价标准科学、人人参与、鼓励教师专业成长,这正是我们制定评价标准的原则。同时,还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兼顾教师的职业幸福。
评价体系的重要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前所述,我们学校构建的教师评价体系,除了维持教师间的公平外,还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完成学生全面且个性化发展为目标。
意识到这一点,评价体系就要以学生发展为指向,以课堂教学成效为依据,以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教师评价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我们的很多客观标准都据此设计。另外,我们非常关注教师自我评价体系的建设,因为我们相信,一个人在专业领域内的实质性进步,多数都会发生在新的内在感悟萌生的基础上,这些内在的东西一定是通过教师的自我剖析和反思产生的,然后再影响具体的工作和实践,最终又返回教师的内心,形成一种自我实现式的满足而最终定型,从而完成一次本质性发展。因此,我们的主观评价体系要能够帮助教师形成这种内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学校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师的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是评价体系的主体。教师个体的评价分为“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两方面。
量性评价多为客观评价,即由上级、同事、学生、家长完成的对一位教师的评价,这四个评价主体从师德修养、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教学成绩、教育科研五个维度评价一位教师,其中教学成绩着眼于学案设计、优胜小组、微课评比、课堂大赛四个项目展开,不再局限于几个分数,突出了多元化的原则。如前所述,这部分评价标准还要体现我们学校的价值取向,即学生是否获得了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很多标准都指向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主体的地位,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如下项目:“离开教师的讲解,我是否能读懂教材?”“(教师)是否鼓励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完整堂课后)……我是否体验到了学习的喜悦?”这些项目无疑都在督促教师转变自己的观念,使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再是一句空话,这便是评价的力量。
质性评价着眼于教师自我评价、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教师发展报告三个项目,多数都由教师的主观评定产生,它的很多标准都启发教师要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细节与教学效果间的关系,要求教师对此长期关注,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够找到只属于这位教师自己的一个教学质量提升路径,从而达到专业成长的目标。当然,作为一个工作团队公平的基础,一个评价体系不可能以每个人的主观评价为主,我们还是以量化评价为主,质性评价为辅,但我们的实践表明,主观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评价形式上,我们将传统评价与网上评课相结合,日常评价与比赛评价相结合,教师互评与学生评教相结合,教师全员评教与重点群体评教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