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惊铎 王建平 周联兵
摘 要 家庭与学校之间是一个生态系统。我国家校生态失衡问题深层制约着立德树人的境界。要把平衡家校生态、提升立德树人境界,作为新时代家校建设的重大课题。臻于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之境,家校生态才会趋于平衡,教育才有实践魅力。从家校生态哲学和实践形态升维的高度鸟瞰,站上时代高地进行科学实验,基于脑科学培育生态行为习惯,创新家校生态文化,积极建设开放互动的家校生态圈,寓教于丰富多彩的家校生态环境建设和游戏体验之中,努力实现“课程生态化,活动游戏化”,协同推进家校生态营建工程,优化家校生态位,在开放互动中诱发生态体验,提升立德树人新境界。
关 键 词 家校生态圈;生态行为习惯;生态文化;课程生态;立德树人;新时代优化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1-000-06
透视东西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家庭与学校之间是一个生态系统。深入观察家庭生活与学校教育实践进程,我国家校生态失衡问题深层制约着立德树人的境界。家校生态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生活水平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效果。为此,有必要把平衡家校生态、提升立德树人境界作为当代家校建设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与科学有效的实践探索。
一、当代家校生态圈建设需破解真问题
首先,要从哲学观认识到,当今人类和家庭、学校都处在三重生态关系之中。所谓“三重生态”是指:一是元生态,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二是类生态,即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族群的关系,三是内生态,即人与其身、心、灵的关系。当这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时候,我们把这样的一种存在状态称作生态体验。国家生态体验教育学术团队近三十年来围绕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改革发展,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做出了系统的专题研究,并与国际接轨,揭示出我国当代家校生态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校之间习惯于碰壁性、经验性做法
传统的家校教育习惯可以概括性地表述为:对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特点,学校教育水平、特点及其与孩子的适配性等,不作深入系统研究;家校之间缺乏沟通、联系与合作的预案和可落地的实施方案,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碰壁以后才家校两头着急上火,但又不能迅速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往往依靠经验性做法查漏补缺、草草应付了事。较少看到家校之间臻于认识到位、预案到位、人员和方法(工具箱)到位的胸有成竹、淡定自若局面。
(二)家校生态失衡
健康的家校生态应以“家长—班主任”为双核,以孩子为关爱、引导和教育的对象,以孩子的“感恩—尊重”作为对父母和老师之爱的回应和回报,由此形成家校生态圈。但中国当代家校关系的现实状况是:以孩子为中心(单核),以“父母溺爱—老师抓功课”为常态,加之中青年夫妻及老师忙碌于职场以至职场倦怠,对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这就进入了家校生态失衡的怪圈。
(三)生命体验缺失
生命体验缺失的典型表现是,孩子缺少正常而必要的家庭日常生活劳作的参与感、建设感、小主人感及以小主人身份出现的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感。在学校则以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务,立德树人的使命被淡忘。于是,虽然家长、老师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但客观上孩子并不能够理解并珍惜家长、老师的劳作过程与成果,甚至出现情绪对立、认知曲解、生命感受倒错,亲子、师生之间生態位紊乱,家校教育的出发点与效果事与愿违。
从教育哲学视野观照,传统家校教育与孩子生命能量之间缺乏内在一致性:不能满足孩子生命能量的释放,反而限定着其生命样态舒展,从而限制着孩子生命潜能的激发。客观上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域家校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文化多样,其家校生态演化出纷繁复杂的状态。
根据生态体验理论分析,要臻于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之境,践行体验是教育本体之理念,家校生态才趋于平衡,教育才有实践魅力。但是,当代家校建设的经验性做法与理论所指引的科学高度之间存在较大落差。为此,有必要从家校生态哲学和实践形态升维的高度鸟瞰,简化关系,抓住竹节性、肯綮性问题,自觉地、势如破竹地破解家校教育中出现的真问题与现实难题。
二、培育生态行为习惯,创新家校生态文化
培育生态行为习惯,创新家校生态文化,是当代和未来家校生态建设所要着力研究的核心命题。生态体验理论揭示,人的身心是一个神奇的生命生态系统。给家庭和学校教育一个理由,它必须符合和满足孩子生命健康成长的内在诉求。培育生态行为习惯与创新家校生态文化、提升师生、亲子生命存在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管是现代医学中的姑息治疗,还是生态体验式行为习惯培育实验都显示,行动方式的干预性改变,可以有效改变体验者的情绪状态、思维方式,优化生命样态。
(一)培育生态行为习惯,释放生态文化价值
鸟瞰人生,培育生态行为习惯有着巨大的生态文化价值,可以让生命进入一种令人艳羡的境界。以往的家校教育忽视了人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和生态行为习惯培育,衍生出大量反生态的行为习惯,在概率上降低了当代人的生命存在质量,给生命造成了难以排解的种种烦恼。但当人养成生态行为习惯的时候,便习得性地获得了安全、健康、尊贵、幸福的生命文化基色。而当个体生命长期拥有优质生命感时,其生命样态会欣然优化。于是,他会深切体验到践履生态行为习惯的生态文化价值,也更加坚定了将这种习惯坚守下去的意志力。
在存在论视域,师生亲子的行为习惯天然赋有生态性。但从生存实践视界观照,人的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生态系统中养成的。生态与德性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养关系。换言之,健康美德生发于完整和谐的生态环境,而健康美德反过来又能有效地涵泳生态行为习惯。当代社会,随着呼唤健康美德的声音越来越强烈,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愈发重要起来。生态行为习惯之于生命健康、人品美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健康美德合一可以看作是一种做人的生态美德境界。
许多的人生幸福与不幸案例可以与家校生态关联起来。可以说,健康、美德、生态行为习惯、家校和谐与人生幸福,具有了日益重要的道德体验价值与美好生活意义。自觉培育下一代的“生态人格”,即让个体生命摄受的生态道德素养稳定下来积淀为稳定人格的主调特征,从根基部位拨乱反正家校教育在道德价值观上的历史混淆与本末倒置,让亲子师生关系及行为方式更趋于科学、合理、合度,为千万家校健康和谐营造基础性的生态保障。
(二)基于脑科学培育生态行为习惯
培育生态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一种生命体验,具有独特的脑科学依据。有一项国际经典脑科学实验:将仔猫放在布满(单纯)竖条纹的空间中,在临界期观察,用光导分析仪对仔猫的脑活动作测试发现,仔猫在原空间里活动时脑相关区域呈红色,这表明仔猫的脑活动很活跃。然后,将仔猫移至既有竖条纹又有横条纹的空间里,此时仔猫的脑相关区域呈蓝色,表明其脑活动减弱以至停滞。分析表明:仔猫的脑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形成的脑结构与功能,在另外不同环境下会丧失对新环境的反应能力。20世纪末关于熊孩、狼孩以及女研究生被拐卖的报道都表明,在某种单一的生态环境中生存日久,大脑便丧失了对新的复杂环境的感知识别能力,行为则表现为不知所措。因其大脑错过了相关区域发育的关键期,有些功能区甚至永远不能恢复。所以必须给孩子创造有利于大脑全面健康发育的家校生态环境。
培育生态行为习惯的生理机制,是左右脑多种功能模块交互作用下的融通式思维,是图景信息在大脑中的转换和创生。[1]人类大脑剖面分为三个区域:脑干、旧皮层、新皮层。美国哈佛大学费舍尔(Fisher)教授提出,大脑和认知的发展是一种“网状结构”,而不是梯形结构。①大脑两半球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管理是交叉的。[2]大脑皮层除有明显的不同机能区,还有整合功能的一些脑区,称为联合区,约占大脑皮层总面积的4/5,大脑两半球要在思维整合系统中相互配合协调。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论指出,人的大脑至少由八种智力构成,[3]每一种智力都在大脑中有相应的位置。在教育教学中,要变以讲解为主的方法为体验活动,以加深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取得最佳教学魅力。戈尔曼提出: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大脑边缘系统、新皮质、杏仁核及前额叶既相对独立,又彼此互补,其协调合作的优势,既决定了智力水平,也决定了情感智力水平的高低。教育要着眼于儿童的实际生活,看似琐琐碎碎,但未来的教育正有赖于此。[4]
基于此,人的生态行为习惯培育,需要从婴幼儿的教育抓起,从具体的日常行为方式进行体验培育。家校教育不要给孩子大脑太大的压力,要善于创造一个安全、轻松、充满刺激的良好生态环境。因为过大压力是阻碍有效学习和生命成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在过大压力下,大脑产生的化学物質会阻碍信息的接收、储存、重组及提取。因此,在生命体验的设计与开展时要注意刺激孩子各层面的脑神经协调发育。
(三)培育生态行为习惯的实验和实践
生态体验理论中有“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的教育哲学命题。家校生态建设可以将家庭和学校作为不同的生态体验场。实验发现,要将孩子生态行为习惯培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家校生态环境建设和游戏体验之中,努力体现出“课程生态化,活动游戏化”的新理念。针对当代孩子行为习惯的真问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且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两方面的探索:
一是不良习惯的诊断与矫正,二是生态行为习惯的培育。二者有机融合,才能有效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国家在20世纪末以来的多种政策文件中提出:学校、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青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尊重青少年儿童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案。
随着我国实行二孩新政,家庭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真问题亟需破解,以便为未来更多家庭与学校教育提供成功的模式参照。国家生态体验教育学术团队做了一系列有效的实验探索:(1)全面转变思想观念是培育孩子生态行为习惯的内生态路径。家校面对网络社会的新一代儿童,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关注孩子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育儿理念上,要遵循生态体验理论所揭示的三重生态圆融互摄之原理,找准实践切入点,譬如:营造美丽而充满价值意趣的家校自然生态环境,调适孩子生命成长的类生态关系圈,有效地诱发和唤醒孩子的内生态体验。(2)生态体验式家长与教师培训是培育孩子生态行为习惯的类生态路径。与第一条相应并通过本条探索以更快捷有效地达到第一条的思想观念转变之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从2006年起,中国生态体验教育学术委员会组织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带不同类型的家校群落,进行全封闭生态体验式家长教师培训,让家长教师在体验中深切感悟到当代孩子身心发展新特点,意识到家园、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体系,研发体验式家庭教育课程,并通过生态体验学术年会暨国际论坛、工作坊、教师—家长沙龙、亲子读书会等形式,体认生态行为习惯陶养的理念、路径、方法,大面积提升育儿水平,收到了喜人效果。如此,“陪伴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的理念入脑入心,孩子们也养成与父母榜样相适应的良好生态行为习惯。(3)家校环境生态化是培育孩子生态行为习惯的自然生态路径。在家校装修和环境建设过程中,深度融入生态道德价值观元素,做到家校有文化墙,利用现代化的文化娱乐和学习体验设备,营造出每个家庭和学校独有的生态环境特色与氛围。在时空的设计装饰方面给孩子留出足够的尽情游戏体验的既安全又舒适的自由天地,且家长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布置家里的生态环境,墙壁按照孩子的视线行进规律布置着高低错落的“图景叙事”,充满多彩多姿的人生感悟、涂鸦画面,其间又巧妙穿插一些行为规范的标志,让孩子陶醉在生态家庭的文化氛围中,将家校教育的期待天衣无缝地融入生态环境元素之中,对孩子的生态行为习惯起到了生态化育的效果。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里充分感受到美丽生态环境因子的激发感染,浸润在滋润心灵的美好生态环境之中,让陶养生态行为习惯的教育力量潜滋暗长,孩子往往生发出以至蝉蜕掉自己身上原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冲动。(4)生态游戏体验活动是陶养孩子生态行为习惯的技术路径。家长和老师要学会和孩子一起设计、开展丰富多样又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活动。让孩子须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体验活动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生态行为习惯。当孩子全天候地沉浸在一种入脑入心的家校生态化育海洋之中的时候,家校教育便渐入春雨润物的妙境。
从生态哲学的视角看,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态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到孩子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在科学方法的运用和正确坚持中,让孩子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
三、如何平衡家校生态提升立德树人境界
当代家校教育的困局之一,是被俗常的功名利禄牵引着、绑架着往前走,而在这种状态下,家长老师看到的是利害关系,而忽略了孩子生命成长的具体过程以及里面纷繁复杂的身心及其环境关系的变化。为此,有必要在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将家长老师的教育经验进行汇聚、反思、提升,在思想理论指引和开启教育智慧的界面上,切实提升家校教育思维力和生态化育行动力。生态体验理论视野下的家校教育实践着力点主要聚焦如下:
(一)家校生态营建工程
人的生命是一个生态系统,古人称为小宇宙。当生命的肉体或精神出现问题甚至发生系统紊乱时,说明内生态出现了危机。从外周关系看,当一个人、一个家族或一个学校的生态群落出现关系失调、冲突时,可以说这个人、这个家族或学校群落出现了类生态危机。从更大的生存生态看,个人、家族或学校群落与自然环境之间出现关系失调、冲突时,可以说出现了自然生态危机。应尽力把家庭和学校的生态创建得更加圆融。德育培养生态行为习惯的时代着力点,应该放置于体验者身心的生态和谐统一,既着力培育保护健康身体的观念,也着力培育呵护健康德性的价值观。鉴于此,当代德育培育生态行为习惯的元基点,是陶养体验者和导引者的生态德性。
那么,什么是生态德性呢?所谓生态德性,是指个体人身上陶养收摄的道德素养既符合生态道德价值观,又具有与内外部生态环境和谐一致的基本特征并以日常行为习惯表现出来。“给德育一个理由,就必须对它进行深层次哲学反思,作生存论、价值论和体验论的三重检验。应当看到,德育实践并非自洽、自足的合法性存在,换言之,德育既可能做道德的事情,也可能做不道德的事情。当德育通过大量的思想观念的灌输,让受教育者逐步丧失独立思考、创新精神乃至个性发展的时候,还可以说这样的德育是道德的吗?可见,德育本身就面临着一个道德性检验的问题。要让德育成为真正道德性的存在且深入人心,就必须给出一个理由,让它超越价值与实践的二律背反。”[5]
(二)家校生态位需要进行新时代优化
调查发现,当代家校教育的误区之一,是家长老师从主观立场出发教育孩子。当且仅当家长老师真正设身处地走进孩子生命世界,真心实意俯下身去感受孩子生存处境的时候,才会产生科学有效、深入心灵的教育。如此才能梳理和调适亲子师生关系,建设良好家校生态圈。
家庭教育具有血缘伦理的权威性,学校教育则具有社会伦理的使命性。教师遇到教育问题,可以打电话发信息找家长;反过来,父母遇到教育问题,也可以向老师咨询。但在某些环境或场合,会出现以牺牲孩子的快乐幸福为代价的家校舆论或渲染,这是逆生态之道和生命成长规律的。为此,必须进行家校生态位的深层调整与优化,让亲子师生关系及其教育观念、行為模式、内容侧重点、方法手段都相互融通,科学归位。所以家长老师都应当自觉加强自身核心素养提升,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使家校生态更加和谐圆融。
在亲子体验实验中,我们请一些家长志愿者和孩子一起做一个亲子沟通。亲子背对背坐在两排椅子上,或面对面地进行两种形式的沟通。结果当父母抱怨向孩子发出的指令没有被正确理解时,孩子发出的指令家长却也没有理解和完成。这时家长才真切理解了父母过去对孩子的抱怨是委屈了孩子。原来,亲子之间的沟通是生命的沟通,而不是简单的语言、动作或知识技能问题,它需要生命的全息感应。追踪访谈发现,当年参加了这种体验活动的孩子和父母都大为受益,既改善了亲子关系,优化了家庭生态,也激发了孩子的生命动力。
(三)在开放互动中诱发唤醒生态体验
所谓开放互动,就是家长老师要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向孩子全面开放,然后启发引导孩子向家人、老师、同学开放,实现生命互动体验场。而只有深入了解孩子,开放互动才是同频道的。从调查分析看,《十个约定》《千与千寻》《小战象》《霹雳贝贝》等,鲜活生动地反映出不同时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这些影片,与孩子交流分享讨论,既交流思想观念,又加深了亲子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
组织一个班级若干个家庭一起设计和开展互动体验活动,可以让孩子更深刻地体验父母老师之爱并怀抱感恩之心。譬如,在“心灵之桥”的生态体验活动中,虽然孩子们在同伴之间的预体验玩得特别开心,但当他们在正式体验活动中要从父母的脚上走过时,心理却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时当他们听到父母说“孩子,爸妈爱你”“你踩吧,没关系”时,真切感受到与父母之间的心灵互动和真情融合,体验到了父母从小养育自己的艰辛以及默默付出的无私的爱。这是一种深层优质的亲子开放互动的生命体验。
面对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孩子,不少家长忧心忡忡。其实,家庭和学校完全可以主动给孩子配电脑、手机,既让孩子正面接触网络,同时给予及时科学的引导和具体指导,并把PC端和移动端作为孩子与父母之间开放互动的有效媒介。当然,为了深层开放互动,家长老师必须研究: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网游?网上都有什么可以学习体验的迷人内容?面对孩子所沉浸于其中的那些富有故事情节、动手参与性强、声音色彩酷炫的魅图魅影,不必担心害怕,而要和孩子公开分享讨论网络游戏的感受与反思,包括玩网游与学习、生活和交往之间的关系。家长一定要知道,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无论是游戏还是体验场,都是与其生命内在诉求相匹配的。家校教育不能剥夺,而应包容、超越和引领。当代家校教育不能无病呻吟,也不能大惊小怪,而应站上时代高地,不断提升其立德树人的科学性、有效性、艺术性和实践魅力。
以“圆梦蒲公英”活动为主题,推动校外活动场所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贯通,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体验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探索开发既贴近心灵,又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生态化育合力,自觉诱发和唤醒孩子和亲子的生命体验,共同臻于美善和谐幸福的家庭生命成长和人生新境界。
实验证明,真正入脑入心的家校教育应当是超越学科、回归生活世界、凸显体验,在家长老师的科学合理、入情入理的导引下,亲子师生一起回归到家校生态关系之中,积极建设开放互动的家校生态圈,并在这种关系的结构性开放互动中诱发和唤醒孩子真实的生态体验。反过来,家长老师在与孩子的开放互动中也诱发和唤醒了自身的生态体验,并渐次臻于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境界,实现整个家校所有生命的开放互动、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董奇,陶沙,等.脑与行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1-102,185-204.
[3]LindaCampbell,BruceCampbell&Dee; Dickinson.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王成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5.
[4]刘力.脑科学与教育:值得关注和拓展的研究领域[J].教育研究,1999:8.
[5]刘惊铎.给德育一个理由[J].中小学德育,2015(4):1.
责任编辑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