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前列腺癌常规治疗对比睾丸切除去势手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07-12 02:30马得茸尹永生郗新生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睾酮睾丸前列腺癌

马得茸 尹永生 郗新生 冯 斌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传统生活习惯、饮食方式改变,前列腺癌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依据我国癌症中心统计结果表明,前列腺癌已是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2]。手术治疗是金标准,而晚期前列腺癌的手术去势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或基础化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3]。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常规治疗与去势手术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临床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80例,其中进行常规治疗的有35例患者,进行睾丸切除去势手术的有45例患者。患者入组的条件:①患者有手术标本或者穿刺活检确诊的病理说明;②对患者进行全身的骨骼扫描,腹部和胸部检测有内脏或骨发生转移的,M的分期为M1b与M1c患者;③患者有基线的血清PSA的检测;④患者的治疗过程比较规范;⑤治疗前患者血清的睾酮水平<45 ng/dl。2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常规治疗组和手术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比/例

1.2 治疗方法

手术组患者进行双侧的睾丸切除手术,因本组患者中大部分有脊柱骨的转移发生,因此使用全麻,或者选择精索、阴囊的局部麻醉,予以双侧睾丸切除术45例。

常规治疗组:使用多西他赛化疗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进行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 mg/m2,进行静脉滴注,第1天。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生存期及2年生存率情况,检测患者血清PSA、血清睾酮的改善情况,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4]、生活质量评分(QOL)[5]的改善情况,观察治疗中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IPSS评分表是患者的自我评定,依据患者的症状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20~35分代表重度的症状评分、8~19分代表重度的症状评分、0~7分代表轻度的症状评分。

QOL评分是用数据来表征患者的主观感受,以了解病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生存期情况

常规治疗组患者平均生存(19.18±1.97)月,手术组为(26.47±3.10)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2年生存率达84.44%,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及2年生存率情况

2.2 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PSA改善情况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SA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手术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改善情况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手术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SPA改善情况

表4 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改善情况

2.4 治疗前后2组患者IPSS评分及QOL评分情况

治疗后手术组患者IPSS和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IPSS和QOL评分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见表5。

2.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潮热、乏力、骨骼改变、性欲下降、心血管改变、乳腺发育和进入抵抗期等,手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12/45),低于常规治疗组的62.86%(2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3,P=0.009),见表6。

表5 治疗前后2组患者IPSS评分及QOL评分情况

表6 2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等疾病发病和慢性炎症的相关性已被确认,而前列腺癌的发病、进展和转归为环境与遗传同时作用产生的[6]。前列腺组织慢性炎症是在周边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炎症因子不断地侵袭着前列腺,损坏了前列腺上皮细胞,致使增生性炎性萎缩病出现或使组织内部发生萎缩。增生细胞修复和受损坏组织会促使癌症驱动突变,使患者增生性炎性萎缩变成前期前列腺癌[7-9]。腺泡细胞在组织内毫无规律生长,且功能紊乱,致使组织内出现恶性肿瘤。前列腺癌扩散是由前列腺然后到包膜、精囊腺和周围淋巴结,最后到骨骼和人身体的其他器官。前列腺癌到后期时,身体腺体会明显变大,且尿道受到压迫,对膀胱的出口产生阻塞,病情较重的患者还会有肾功能的损坏,对患者生存时间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10-13]。

本文研究显示,去势手术组患者生存时间和2年生存率都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手术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清PSA和睾酮水平明显下降,对比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SA和睾酮水平是检测患者病情主要因素,前列腺组织内细胞产生与分化都需要雄性激素,正常男性其血清睾酮是肾上腺与睾丸所分泌的,肾上腺分泌5%左右,剩下的都是由睾丸间质的细胞所分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男性肾上腺分泌睾酮的数量会增加,人体下丘脑分解的促性腺释放的激素能对垂体前叶起作用,致使促性腺的激素分解卵泡的刺激素与促黄体的激素产生。促黄体激素可作用在睾丸的间质细胞内,刺激睾丸激素产生。睾丸细胞和卵泡刺激素发生作用,体内睾酮则在周围组织中转化成雌二醇与双氢睾酮。前列腺雄激素受体和双氢睾酮选择性的合体后,深入到细胞核中,以此来调节前列腺细胞的产生与分化[14-15]。手术方式是通过切断雄激素,使依赖雄激素的癌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从患者发生的不良情况来看,手术组共12例(26.67%)出现了不良反应,而常规治疗组有22例(62.86%)发生了不良反应,常规治疗患者出现的毒副作用较大,严重的甚至影响到患者的后续治疗,而手术组明显降低了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去势手术治疗比常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PSA和睾酮水平,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

猜你喜欢
睾酮睾丸前列腺癌
浅谈睾酮逃逸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运动员低血睾酮与营养补充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成人成熟型睾丸畸胎瘤1例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