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萍,边龙霞
(1.嘉峪关市妇幼保健院,甘肃 嘉峪关 735100;2.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嘉峪关 735100)
龋病是一种口腔常见病,儿童时期是龋病高发期,由于乳磨牙窝沟点隙形态复杂且不规则,不易清洁,且儿童刷牙率低、刷牙质量不高,因此乳牙龋坏率较高。窝沟封闭术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预防儿童窝沟龋齿的有效方法,封闭剂保留率越高,防龋效果越好[1]。窝沟封闭的关键是保持封闭剂的完整性,防止封闭剂边缘微渗漏[2,3]。由于低龄儿童依从性、自控力差,唾液多,传统窝沟封闭术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封闭剂易脱落,影响防龋效果。与传统磷酸酸蚀法相比,自酸蚀法减轻了酸蚀后牙面受唾液的影响,简化了操作步骤,降低了对患者依从性的要求[4]。本研究采用临床对照法,探讨两种窝沟封闭剂在低龄儿童窝沟封闭术中的留存情况及防龋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60例学龄前儿童进行研究,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5岁,平均(4.0±0.8)岁。纳入标准:第一乳磨牙完全萌出,窝沟深,无龋齿。排除标准:牙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氟牙症,无法完成调查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家长知情同意。
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研究,对60例儿童上颌左侧共60颗第一乳磨牙和下颌左侧共60颗第一乳磨牙以自酸蚀黏结剂处理牙面(观察组);上颌右侧共60颗第一乳磨牙和下颌右侧共60颗第一乳磨牙以30%磷酸酸蚀剂处理牙面(对照组)。所有儿童均由同一名医生和护士操作,操作前对儿童进行心理安抚和行为诱导。
观察组:(1)用低速手机尖头毛刷蘸清洁剂刷洗牙面,以尖锐探针剔除牙面窝沟内残留物,反复冲洗牙面。(2)棉卷隔湿并吹干,避免过度干燥,用一次性纤细小毛刷在需要酸蚀的窝沟表面涂布自酸蚀黏结剂(德国3MESEP公司),气枪轻吹5 s,光照10 s。(3)使用德国3MESEP公司生产的窝沟封闭剂,沿窝沟点隙缓慢推注,并用光滑髓针轻压引导使窝沟封闭剂彻底进入沟底,避免产生气泡,光固化40 s。(4)检查固化程度,确认无气泡或遗漏。(5)调磨咬合高点,修整边缘。
对照组:(1)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牙面清洁方式。(2)棉卷隔湿并吹干牙面,在需要酸蚀的窝沟处涂30%磷酸酸蚀剂(德国贺利氏古莎公司),酸蚀60 s。(3)三用枪加压冲洗15 s,以吸唾器吸尽唾液及冲洗下来的酸蚀液,更换隔湿棉卷,防止酸蚀后的牙面被唾液污染。(4)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方式涂布窝沟封闭剂、固化、检查并调磨咬合关系。
术后3、6、12、18个月复查,检查两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和龋齿发病率。
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评价标准:完好保留:封闭剂完整,无脱落,无点隙窝沟暴露;部分保留:部分窝沟点隙的封闭剂脱落,部分存留;完全脱落:窝沟点隙内均无封闭剂[1]。
龋齿判断标准:窝沟变黑,探针检查有粗糙感或卡住探针尖端[5]。
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上、下颌牙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和18个月,观察组上、下颌牙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及对照组上颌牙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均高于对照组下颌牙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比较[n(%)]
术后3、6、12个月,两组上、下颌牙龋齿发病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8个月,观察组上、下颌牙龋齿发病率和对照组上颌牙龋齿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下颌牙龋齿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
表2 两组术后龋齿发病情况比较[n(%)]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口腔卫生意识增强,低龄儿童牙齿防龋逐渐被儿童家长认识与接受。由于食物残渣易被嚼楔于窝沟(流质食物更易残留),刷毛难以进入窝沟彻底清除;儿童刷牙率低、刷牙质量不高;窝沟底部与牙本质接近等因素影响,窝沟龋齿发病率逐年升高[6]。临床研究表明,窝沟封闭术是目前预防低龄儿童窝沟龋齿的最简单且有效的手段[1~7]。
传统窝沟封闭术采用磷酸酸蚀窝沟,为了防止唾液污染酸蚀后的牙面,需四手操作,一人用水枪加压冲净酸蚀剂,另一人用吸唾器吸尽唾液及冲洗下来的酸蚀液,更换棉卷隔湿并吹干牙面后再涂布窝沟封闭剂。由于低龄儿童依从性、耐受性差,配合度低,加上酸蚀液的酸涩味刺激以及反复更换隔湿棉卷刺激唾液分泌,因此酸蚀后的牙面很容易被唾液污染,形成一层黏滞的生物包被,阻碍树脂钉突形成,致使封闭剂留存率较低,影响防龋效果。此外,该方法需反复冲洗、干燥,步骤繁琐,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临床应用较困难[8~10]。要想更好地发挥窝沟封闭术的防龋效果,就要提高窝沟封闭剂保留率,而黏结剂的发展促进其在窝沟封闭术中的应用[11]。自酸蚀黏结剂包含酸性成分和偶联剂,可使牙面脱矿、偶联,利用其酸性成分溶解玷污层内的矿物质,使其下的釉质及牙本质表面脱矿,在参与玷污层与渗入其中的树脂单体形成杂化层的同时,成为树脂突的一部分[12,13]。自酸蚀法窝沟封闭术免去了磷酸酸蚀、冲洗和吹干等操作步骤,不仅大大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牙面被污染的几率,而且能增强边缘密合性、减少渗漏[14,15],并可一人、一次性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已成为窝沟封闭的研究和发展方向[16]。
本研究中对照组下颌牙窝沟封闭剂保留率较低,分析原因主要因为儿童口腔小,口底浅,自控力及依从性差,不能很好地配合医师完成隔湿操作,酸蚀后的牙面易受唾液污染,影响了封闭剂黏结效果,降低了封闭剂保留率。自酸蚀法的窝沟封闭剂渗透性和密合性较强,不易受唾液影响[17]。
研究显示,术后18个月观察组上、下颌牙和对照组下颌牙龋齿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下颌牙龋齿发病率,原因是采用磷酸酸蚀法处理的下颌牙封闭剂保留率较低,也说明窝沟封闭术的防龋效果与封闭剂保留率呈正相关,封闭剂保留率越高,防龋效果越好[1]。所以,临床上进行窝沟封闭时应防止唾液污染酸蚀后的牙面,避免封闭剂脱落,提升防龋效果。
综上所述,自酸蚀法窝沟封闭术操作简便,可减少唾液对酸蚀后的牙面及封闭剂黏结效果的影响,对于唾液较多、难以彻底隔湿的儿童而言,该方法可显著提高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增强防龋效果,适用于低龄儿童龋齿预防,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