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林
“3·15”晚会曝出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酸菜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标准工艺老坛发酵的酸菜供出口,而为国内食品企业代加工的酸菜却是外收来的未足时发酵的“土坑酸菜”。事件还波及肯德基、康师傅、统一、五谷渔粉等知名品牌。
国内消费者遭区别对待。插旗菜业生产负责人彭经理一语道破“天机”:食品安全问题在国内顶多被罚一两千元,但在国外至少要被罚十万元。“土坑酸菜”只是新近的典型事例。近年来,品牌不公平对待消费者的事件屡见不鲜,大数据杀熟、歧视弱势群体等。
漠视消费者权利、钻法律和监管空子的背后,是品牌的“良心秤”上缺失了“定盘星”。经营者的心中只有他律没有自律,只有利润和成本的算计却没有对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的敬畏。
上述经营者敢这么做,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违法成本较低,与非法获利相比更是微不足道。鉴于此,相应的法治亟需健全,监管亟待完善,使惩处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令经营者不敢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事件曝光后仅一天時间,康师傅股价迅速下跌,市值蒸发了86亿元,相当于约43亿袋方便面,统一的市值也蒸发了约10亿港元。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康师傅、五谷渔粉等品牌此次并非是“躺枪”。这些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消费品牌,在供应商管理、食品质量安全把控上的防线涉嫌层层失守,对酸菜食品安全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产业链、供应链日趋专业化、协同化的今天,当以事促改,以事促治,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管控和政府部门监管制度,令经营者不能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中消协将今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确定为“共促消费公平”。公平是实现消费者法定权益的价值基础。做到公平对待消费者、与消费者公平交易是品牌的自律。共促消费公平还要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媒体舆论监督、正面宣教、资本选择等,对品牌经营者进行他律。经营者想要将品牌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就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做到不想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在企业打造品牌的进程中,经营者需要有一把张瑞敏的“锤子”,勇于砸破自己的短视利益——自己不满意的商品不提供给消费者,自己都不想吃的食品也绝不让消费者入口。
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谁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就将谁踩在脚下。谁将消费者放在心上,消费者就将谁高高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