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菊
高校会计制度中指出“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目前,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教学与科研。高校的固定资产属性为国有,高校属于受托管理,绝大多数教职工会认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自己关系不大,固定资产丢失后无人追查、损毁后无人赔偿是常态。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仍停留在注重采购、使用,不注重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上。高校内部对固定资产一般采用多头管理,各部门代表学校对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实行管理,即图书资料类由图书馆管理,专用、通用设备类由设备处管理,房屋建筑物类由基建处管理,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的记账核算。这种多头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管理工作难以到位,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第一,高校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多为财政拨款,这使得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成本效益概念,资产购置时只着眼于本部门需求,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喜欢“小而全”的资产配置方式。同时也造成一些设备使用效率低,闲置时间长,固定资产在最佳使用期内不能得到充分合理使用,出现闲置和浪费。第二,各个归口部门负责资产的管理,实际的使用者是各个院系,管理权和使用权分离,管理上存在不足,固定资产的调剂、资源共享困难。缺乏固定资产共享的意识,从而出现了重复购置的现象。最后,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时对高校现有的仪器设备情况不甚了解,有可能造成重复购置。同时高校将科研经费作为评价教师科研能力、晋升等的重要指标,也有可能使得科研人员随意编造预算,套取科研经费。
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思淡薄,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财务管理相分离,各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没有及时进行账务核对,资产账与财务账在管理上出现“两张皮”,致使账实不相符。一些资产报废、损毁后,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没有及时登记,履行报废审批手续,致使财务部门没有及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进行数据更新,致使实际不存在的固定资产仍然在财务账中存在,财务数据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其次,一些固定资产在登记时仅仅考虑了其自身的成本价值,对在运输、安装方面的资金投入未考虑记录在内,致使财务账与该固定资产实际账务不相符。另外,一些部门对外单位所赞助、捐赠固定资产直接投入使用,没有及时入账,致使账外资产的存在。
首先,明确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强化思想意识,增强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意识增强了,管理工作才能具有执行力。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标准,划清各个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保管工作落实,实现责任到人。其次,建立一套相应的奖惩制度。高校可以将每年财政拨款中一部分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金,主要用于对于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予以适当的奖励,对于工作中出现失误的人员予以严厉的处罚,以便更好地保护、利用管理高校的固定资产。最后,定期做好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定期对账面上的固定资产数量以及使用情况与实际情况对比,更新数据,对资产的磨损程度进行详细记录,实现财务账、资产账、资产实际使用情况相一致,进而能够对过去一段时间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大、种类繁多、存放于多校区运行,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时动态了解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对资产实现最有效的配置。“互联网+”行动计划,于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由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简单的说,“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平台,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相较于传统的条形码,二维码是利用某种特定的黑白相间的几何图形按一定的规律在二维平面上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条码格式原理,其存储信息量大。利用二维码对高校的固定资产信息存储,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数据库,互联网可以实现资产信息的共享。进而可以开发出相应的APP软件,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对资产信息,包括资产名称、入库时间、存放地点、管理人员、使用情况、损耗程度等的详细了解。管理人员还可以及时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进行更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创新,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优化资产配置,使得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对管理工作的进展、成效的影响非常大。从制度的理解、执行到固定资产账目的核对清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都需要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熟练、责任心强的优秀队伍。贯彻落实固定资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的制度,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各种形式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不断提升人员素质,为固定资产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建立相应的人员的考核机制,引入竞争,设立完善的监督和奖励制度,使得管理人员在岗位上人尽其才,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才能。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也应在考虑的范围内,在最大程度上杜绝贪污腐败和不必要的损耗。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是高校教学科研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资源,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校领导的重视,各级部门的配合,各基层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应该根据高校会计制度的要求,做好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为高校教学、科研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推动高校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1]陆思琪,马妍,薛静,耿静,陈静.移动互联网下的高校资产管理研究[J].学术论坛,2016,10:131-132.
[2]付彩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浅析[J].高校财务,2016·06·12期:91-92.
[3]陈玮玮,陈瑶瑶.浅谈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的管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第31卷第2期: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