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君
1.理论性和系统性。成本会计是一门系统性与理论性都比较强的课程,会计本身就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工作内容,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对于理论的划分更加细致和繁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将散乱的理论细节进行系统的整合,将详细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才能保证教学的系统和完整。
2.连续性。在实际的生产运作过程中,企业生产的流程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成本问题,因此企业需要关于生产成本的整个流程的详细记录与登记,以及经过财务核算的数据。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种种成本费用,参加生产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等许多成本都是连续性的且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对这些成本费用进行记录与核算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审核其他的支出费用,这些都属于成本会计的工作范畴。所以说,成本会计的教学必须要对数据资料进行连续性的记录和整理,才能使学习者保证今后成本会计工作的连续与稳定。
3.实践性。会计本身就是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就是使会计人才具备基础的理论和道德素养,培养会计人才在之后的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具备质量较高的工作效率。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同时它又不像其他财务以及会计工作一样能够以总结的方式来进行记录。成本会计的学习过程需要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以及文字资料,然而这些数据和文字资料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取得的。因此,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只能依托于一些模拟的数据,这也给教学和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1.分配方法多,计算公式多。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根据不同的企业情况就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也有七种,其中约当产量比例法和定额比例法还包含相对繁杂的计算步骤;依据企业不同的生产、组织特点,产品成本的基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2.表格众多,错综复杂。学生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中接触的都是简单的计算和业务的账务处理,而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各种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都是在相应的费用分配表中进行的,实务中也有各种领料单、分配表。表格众多,表格之间也互有联系、错综复杂,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难以理解数据的来龙去脉。
1.缺乏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长和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不能很好地感知生产过程,无法深刻理解一些生产的专业术语,这些都会影响他们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传统教学中大量的理论灌输,例如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几乎没有实践环节,学生的知识体系往往是分散的,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另外,如今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将重点放在成本费用的计算上,而忽略了账务处理的内容,学生也容易随之忽略这一部分。因此,就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差、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等问题。
2.教学手段受限。《成本会计》主要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具体表现为大量的表格。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手段仍然是以黑板和PPT为主,教学效果欠佳,不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3.学生学习的兴趣度不高。通常情况下成本会计都是以成本数据信息间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的流程,并以成本核算的相关表格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较为大型的案例题。由于教学时长和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上的数据和例题,学生自然会对这样枯燥的内容产生视觉上的疲劳感和心理上的抵触。
学习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和接收的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刺激输入,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接收到知识的信息。目前虽然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已逐渐发展为多媒体教学法,但是实际上教师仍然局限于PPT教学,本质上只是将书本内容换了一种呈现方式,并没有为学生增添更多的乐趣。情境教学法下,结合了声音、图像和动画的教学课件把躺在书本上的学习内容转变为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自然能够吸引学生并加深其理解。另外,借鉴ERP和沙盘模拟的思维,创造情境主题,采用小品、舞台剧等方式模拟实际工作过程,加入角色扮演、竞争机制等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枯燥的理论内容,培养上手能力更快地适应将来的工作。
真理源于实践,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本会计作为一名应用型学科,更加离不开实践,过去的本科教育往往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实习阶段却是在理论教育完成之后的毕业生中进行,这样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于理论的感知不深,事后接近实际的方式也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显得空洞无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可以借鉴MBA的教学模式,在成本会计教学后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观察,并由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对企业成本核算程序、核算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的理论知识。
成本会计这门学科在会计学科体系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学习成本会计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学、财务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只有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基础,在学习成本会计的时候才能不被繁杂的科目所牵绊,才能将学习的重心放在成本计算和分析的方法上来。另外,成本会计资料以表格数据居多,将这些资料整理成为成本分析有用的资料就需要一定的统计学知识和统计能力,因此,开展成本会计课程之前,需要为学生安排统计学课程或者系统全面的统计知识学习活动。基于理论基础是学生在进行实践和工作的前提条件,高校教师的工作重心仍然是理论的讲解,那么成本会计的学习是否有“捷径”可寻呢?成本会计有大量的公式及分析方法,如果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还极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甚至丧失对会计工作的热情。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该注意因材施教、投其所好。就本人的经验来看,传递给学生最核心的分析方法,比如公式的学习,全书只讲授一个基本的分配公式,其它公式让学生自行代入情景进行推理,不要求学生机械记忆文字,让学生在中学基本的数学功底上冠以经济的内容,才能使其学以致用。将成本会计知识的讲授结合数学推理的思维,是成本会计理论学习的一个创新,也是带领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能够“一通百通”的面对枯燥文字课本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而我国的高校教育方法大都与这一教育基本理念背道而驰,大部分高校教育以考试为核心,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的忽略自己在中学阶段培养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开始简单的机械记忆和信息接收,这也是现代大学生毕业之后走上社会,上手慢、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成本会计》的学科特点,以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三种适合课程的教学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教学的层次阐述了本文的两个核心观点:第一是与中学的方法教育衔接,让学生去思考和推导理论,使其奠定比机械的接收信息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思考能力;第二是广泛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核心教育并选择与实际相符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求为社会培养出能力更综合、适应性更强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1]龙珺.高职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经贸实践,2017(15):308.
[2]田慧文.基于翻转课堂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才智,2017(05):150+152.
[3]谭函梅.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成本会计》教学活动构建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0):220-221.
[4]郭艳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本会计教学研究[J].中国商论,2016(25):175-176.
[5]赵晓萌.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6(11):126-127.
[6]曹婷.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J].商业会计,2014(06):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