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三六,李宗楠,余小明,魏晓明
(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安徽 安庆 246131;2.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3.国家金属矿绿色开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北京 100160)
浓缩性质是尾砂的一个重要特性,在研究尾矿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尾矿的浓缩性质受尾矿固体颗粒粒度的影响,在沉降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沉降特征。不同的给料浓度(或称初始浓度),尾砂浆的沉降过程和相应的工艺指标迥异[1-4]。吕宪俊等[2-3]、李宗楠等[4]以某细粒铁矿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全尾矿高浓度浓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力旋流器能够使低浓度尾矿浆得到有效浓缩,旋流底流能达到70%左右,底流产率达65%;李宗楠等[5]、王宁[6]、王方汉等[7]、周兴龙等[8]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对细粒级尾砂絮凝沉降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在自然沉降条件下,尾砂浆初始浓度与沉降速率基本呈线性规律,在絮凝沉降条件下,沉降速率与絮凝剂剂量呈非线性关系。大量的研究工作对尾砂的浓缩性质进行了充分有力的探索,对影响尾砂浓缩性质的内外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9-11]。本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低浓度、中-高浓度和高浓度等不同初始浓度的细尾砂浆,开展自然沉降试验,研究尾砂浆在不同初始浓度条件下的浓缩规律,可为尾砂利用提供参考。
细尾砂浆沉降过程可分为四个区段,清水区、(自由)沉降区、干扰区和沉实区,见图1。
图1 沉降过程分区
其中,(自由)沉降区段发生于尾砂起始沉降段,该区段内,砂浆中的固体颗粒在溶液中自由沉降,受有效自重应力作用而下沉,沉降曲线表现为一斜直线;当随着固体颗粒下沉量数量增大,固体颗粒之间将在沉降过程中发生相互干扰,沉降速率逐渐降低,直至进入沉实区,在沉降曲线中,表现为一曲线段区域,即为干扰沉降区;之后,沉降稳定,固体颗粒不再发生明显的下沉而堆积于浆液体系底部,沉降曲线趋于水平直线,进入沉降稳定区。细颗粒在自然沉降过程中,干扰区段的曲线规律在试验过程中不明显,且试验前期,因沉降速率很慢,难以有效观测到清液面。
试验采用量筒法测试,采用2 000 mL带刻度标签的量筒开展尾砂沉降实验。按设计的浓度配料后,装入量筒中,采用带孔扰动器对量筒内砂浆进行上下扰动,扰动一定次数后,砂浆浑浊,颗粒悬浮,停止扰动,同时秒表开始计数,记录量筒内沉缩砂面不同时刻的高度,一定时间后,砂面高度趋于稳定,届时上清液和沉缩体分界明显,通过记录的砂面降低高度与时间关系,绘制沉降曲线,并选取直线段计算沉降速率,静置24 h后,虹吸排走上清液,通过称量砂、水、量筒质量及虹吸排净上清液后量筒与沉缩浆体的质量,计算得出平均底流浓度。沉降速率的计算公式见式(1)。
v=60×ΔH/Δt
(1)
式中:v为沉降速率,m/min;ΔH为沉降曲线直线段下降高度,cm;Δt为沉降曲线直线段对应下降高度的时间,s。
底流浓度的计算公式见式(2)。
(2)
式中:Cw为平均底流浓度,%;ms为砂浆液中砂质量,g;mw为砂浆液中水质量,g;mbsw为砂浆液与瓶总质量,g;mbs为沉降稳定、排除上清液后,砂浆液与量筒总质量,g。
采用比重瓶法对试验尾砂进行了相对密度测试,测得试验尾砂相对密度为3.19;采用容砂瓶法开展了试验尾砂密度(容重)测试工作,测得尾砂密度为1.39 g/mL,结合相对密度计算其松散状态下的孔隙率和孔隙比,分别为56.5%和1.30。
开展了尾砂化学分析工作,其中,S元素采用全元素分析,测得结果为1.19%。采用ICP发射光谱半定量分析对尾砂主要矿物(元素)组分进行了分析,从检测结果来看,尾砂中Fe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约8%,依次为Mg、Al、Ca、Mn等元素,尾砂中有毒有害元素,如Pb、As、S等元素含量较低,满足矿山充填要求。对试验用水阴离子含量进行了检测工作,测定试验水pH值为7.62,属于弱碱性。
开展了试验尾砂粒度测试与级配分析,测得尾砂粒度并绘制了级配曲线,见图2。测得主要粒度指标见表1,其中关键指标有:尾砂比表面积0.894 m2/g;中值粒径37.592 μm; 0.038 mm以下尾砂颗粒占比49.81%; 0.074 mm以下尾砂颗粒占比65.26%。从矿山应用方面分析,试验尾砂属于细微砂。
为了研究自然沉降底流浓度与尾砂浆初始浓度之间的关系,设计12组砂浆,砂浆质量浓度分别为6%、8%、10%、12%、14%、20%、25%、30%、40%、45%、50%、55%,采用2 000 mL量筒开展量筒法试验工作,测试过程中记录沉降现象、澄清界面高度,沉降稳定后静置24 h后排除量筒中上部上清液,测各组底流浓度。
图2 试验尾砂级配曲线
表1 试验尾砂粒级参数
试验编号比表面积/(m2/g)相应累计颗粒含量的分界粒径/μmd10d30d50d60-0.038 mm占比/%-0.074 mm占比/%曲率系数Cc不均匀系数Cu试样10.9042.78113.77137.38359.02149.7865.471.164.29试样20.9162.74712.85733.63653.15252.0867.831.134.13试样30.8622.94614.80841.75667.25947.5862.491.114.54均值0.8942.82513.81237.59259.81149.8165.261.134.32
在试验过程中,细尾砂浆低浓度系列6%~14%,沉降速度较慢,在试验开展30 min内无明显的清水区出现,沉降区浊度较大,难以准确读出沉降面高度;对于中高浓度系列20%~30%,出现双分层现象,上部沉降分界面不明显,底部迅速产生沉降面,且在1~3 min内出现两层分界面,下部为较粗砂层,中部为细颗粒层,上部为清液层,见图3;对于高浓度系列44%~55%,存在双分层现象,但上部沉降区与清水区分界线明显,在1 min内出现明显的沉降面,可读出沉降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清水区浊度不大。
图3 自然沉降过程中三分层现象
24 h后,采用虹吸法,排除上清液,测各组底流浓度,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总体上,自然沉降底流浓度随细尾砂浆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其中,低浓度组底流浓度介于66.4%~68.8%,中等浓度系列底流浓度介于66.4%~68.8%,高浓度系列底流浓度介于73.3%~75.2%。根据实验结果,尾砂浆初始浓度与底流浓度之间的变化规律曲线见图4。
由图4可知,随着自然沉降砂浆初始浓度逐步增加,从尾砂初始浓度8%, 逐步增加至尾砂浆初始浓度55%,相应尾砂浆自然沉降底流浓度从66.4%逐步增加至75.2%,且二者变化规律趋于直线型,拟合公式见式(3)。
表2 自然沉降底流浓度测试结果
图4 自然沉降砂浆初始浓度与底流浓度关系曲线
Cw=0.16C0+66.4%C0∈(8%,55%)
(3)
式中:Cw为自然沉降底流浓度,%;C0为自然沉降尾砂浆初始浓度或称为入料浓度,%。
尾砂浆自然浓度速率普遍较低,对于可读出沉降高度的高浓度系列,根据沉降高度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沉降曲线,见图5。从沉降曲线拟合沉降速率结果分析,对于高浓度系列沉降速率随着砂浆浓度增加有降低的趋势,40%、45%、50%和55%砂浆浓度沉降速率分别为0.280 cm/min、0.164 cm/min、0.131 cm/min和0.09 cm/min。
图5 高浓度尾砂浆自然沉降曲线
1) 试验尾砂为细尾砂,其中0.038 mm以下颗粒占比49.8%, 0.074 mm以下颗粒占比65.26%。在沉降过程中,细颗粒比表面积较大,颗粒沉降过程中的黏滞阻力较大,沉降速率因而较大;而对于粗颗粒部分,因其比表面积相对较小,沉降过程中的黏滞阻力较小,沉降速率因而较小。对于低浓度系列,单位体积浆液中,颗粒总量少,少量的粗颗粒快速下沉,进入沉实区,因其量少,难以在量筒底部观测出分层界面,而细颗粒部分悬浮在液体中,缓慢下沉,因其沉降速率极慢,沉降区范围较宽,因而难以读出浆液清浊分层界面;对于中等浓度系列尾砂浆,粗颗粒快速下沉进入沉实区,与沉降速率较慢的细颗粒部分发生离析、分层,沉降区上部为细颗粒部分,沉降缓慢,下部粗颗粒部分则快速堆积、沉缩,因而出现粗细分层界面(图3),从试验现象来看,细颗粒部分沉降界面出现时间在30 min以上,而粗颗粒堆积成层所需时间大约在1 min左右,表明粗颗粒部分的沉降速率要大大超过细颗粒沉降速率;对于高浓度的尾砂浆,粗、细颗粒在沉降过程中受颗粒比表面积差异影响,发生粗细分层离析,在量筒下部出现粗、细颗粒分层界面,而沉降过程中上部的细颗粒,其浓度较高,颗粒沉降能较快的进入干扰沉降阶段,沉降过程中,颗粒之间相互干扰,颗粒与颗粒间的沉降速率大致相当,因而,在清水与浊液间出现明显的分界面。
2) 高入料浓度形成高底流浓度,与浆体沉实区压力有很大关系。随着砂浆浓度增加,密度增大,高浓度尾砂浆底部沉实区压力较大、密实度高、孔空隙率相对较低,饱和自由水含量少,因而平均底流浓度要高,试验结果见图4。当浓度为10%时,底流浓度为68.4%;浓度为20%时,底流浓度为69.6%;浓度为30%时,底流浓度为71.0%;浓度为40%时,底流浓度为73.3%;浓度为50%时,底流浓度为74.3%。这些数据表明底流浓度随入料浓度的变化规律呈近似直线型,可用式(3)表征这一特征。
1) 本文根据细尾砂浆沉降过程,设计了低浓度、中-高浓度和高浓度等不同初始浓度的细尾砂浆自然沉降试验。通过分析细尾砂浆自然沉降底流浓度的测试结果,得出尾砂浆初始浓度在范围8%~55%内与其自然沉降底流浓度之间的拟合公式。中低浓度尾砂浆自然沉降过程中,“清水区”浊度较高,沉降面不明显,且出现“三分层现象”,表明在沉降过程中有明显粗细分层现象。
2) 根据高浓度尾砂的沉降曲线变化规律可知,沉降速率随着砂浆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40%、45%、50%和55%砂浆浓度沉降速率分别为0.280 cm/min、0.164 cm/min、0.131 cm/min和0.09 cm/min,研究成果可为细尾砂利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