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慧 张贺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前言:高校资产是我国重要的教育资源构成部分,同样是高校稳健发展的物质基础。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能一定程度推进改革深化并加强教学效果,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资产和实验室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主要组成部分,管理水平将反映出高校办学实力,因此,有必要加大对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以便为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在对高校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管理人员认识水平不高。从资产管理角度来看,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轻资产管理的问题。高校主要是对已有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细致研究,但在资产配置和资产价值挖掘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从实验室管理方面来看,作为学生培养重要基地,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还体现出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实验设备投资少等缺陷,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高校针对自身情况建立的管理制度较少,尤其在资产评估和管理监督上缺少有效机制,导致高校资产管理产生错位等现象,容易造成资产流失。而在实验室管理上,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各实验室各自为政,不利于实验室良好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资产和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确保资产配置及实验室使用合理性,则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三级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制度,从而实现资产和实验室应用价值。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处主要承担一级管理职能和二级管理职能;高校有关处室承担二级管理职能;学校二级院部、处、室等单位承担起三级管理职能。
在高校资产管理方面,需要管理部门做到对高校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进行统一管理,进行固定资产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以便确保高校固定资产的有效配置。同时,还需要重视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例如,目前大多数高校将资产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并从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着手,确保资产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如高校将为资产管理人员组织一系列培训活动,主要针对培养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专业技能等设计培训内容,在培训实践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资产管理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资产管理工作中的资产验收、资产建账和资产清查等环节,对资产管理整体效果有一定影响,实际开展上述工作环节时,要求管理人员能凭借自身专业知识,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规定来完成相关工作。除了上述内容外,资产管理制度内容还应落实到机电设备、仪器仪表、文体设备、电子设备和行政办公设备的购买及维修上,应结合学校各项活动开展时的设施需求,为其配置相应的资金资源,以便保证高校办公和教学活动能在设备有效使用下高效运行。这类资产属于经营性资产管理范畴,要求管理制度的制定能涉及这部分管理内容[1]。另外,资产管理还包括植被建设、教师桌椅以及图书期刊资料的维护,要想发挥管理工作在高校资产优化配置上的作用,需要保证高校管理部门针对上述管理内容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并在管理人员有关工作顺利开展下,实现管理制度在资产管理各环节的有效落实。
在实验室管理方面,管理部门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实验室建设费用管理及实验室设备购置等方面,要根据实验室运行需求,为其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在实际建立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时,需要从上述角度出发制定制度内容,进而做到管理制度与管理工作开展需求的一致。另外,管理人员还要针对实验室设备购置、立项管理、技术人员配备以及设备维护等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从而做到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开展。为了保证以上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进行,需要借助管理及运行机制的作用,通过规定管理工作开展原则及顺序等,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内容还包括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及管理、实验室用房维修等,在管理实践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管理制度,做到资产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并保证实验室建设成果能满足高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要求[2]。
例如,在实验室建设及改造方面,通常要求管理人员能根据实验教师教学实践具体需求,设计合理的实验室建设图纸,并从基础实验设备角度出发,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在建设实验室时,要综合考虑教学需求和资产资源合理使用等多方面因素,以便提高学校资产和实验室管理水平。另外,从实验室管理角度出发,实际管理内容还包括实验室日常维护和项目申请等,是建立管理及运行机制时要考虑的内容。总的来说,资产和实验室管理效果对高校发展有一定影响,要想提高学校资产利用率及实验室管理水平,有必要加大对资产及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视,在对实际管理内容有所掌握的条件下,确保管理制度能落实到管理实践中,进而提高高校资产及实验室管理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高校实验室是开展实践式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能在实验室教学基地作用下,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提高教学水平上的重要意义,需要做到高校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尽快建立高校自身的管理及运行机制,旨在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