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华经》介绍了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的来历,也说明了释迦牟尼的出世因缘,共十卷,六品,约十万五千余字,经文故事性强,语言浅近生动,是研究中古汉语及其口语化特色的珍贵语料。《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是近现代出版一部重要的佛典文献,为广大研究者所使用,影响较大。本文以中华电子佛典协会提供的电子佛典数据库《大正藏》作为底本,用日本正仓院《圣语藏》(以下简称《圣》)手抄本加以对勘,发现有可以弥补《大正藏》本的许多讹误疏漏之处,现在列如下,以期对研究《悲华经》的学者有所补益。因以《大正藏》为底本,故将其例置于前。
《悲华经》卷1〈转法轮品1〉:“一一树根所出香泪过诸天香,香气遍满过千由旬。”《圣》中“泪”为“气”。
“香泪”一般用于诗词之中,指妇女留下的眼泪。如《蒙隐集》卷二七言绝句中有“愁寄远诗新织锦,怨凝香泪暗沾衣。”《江湖小集》卷十七中咏梨花,“寂寞雨声寒食夜,一枝香泪泣东风。”佛典中并无“香泪”其他用例。就上下文逻辑而言,“树根”不可能出“香泪”。而《法苑珠林》中有多处“香气”的使用,其中卷三十六:“即还此界,求栴檀香,还持供佛,香气徧满,皆作无量。”卷六十四:“难陁汝嗅此手,作何等气?白佛言:世尊其手香气 妙。”皆可看出佛家对“香气”的使用。“天香”为祭佛、礼佛的香,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元旦大朝会》中记载:“元旦侵晨,禁中 景阳钟罢,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谷于上穹。”下句经文写到“香气遍满”,亦可证“香泪”为“香气”之讹误。
《悲华经》卷2〈大施品3〉:“……七宝妙车、种种宝床,七宝头目挍络宝网,阎浮金锁……”《圣》中“挍络”为“交露”。
“挍”,同“校”。清钱大昕在其《十驾斋养新录·陆氏〈释文〉多俗字》中云:“《说文·手部》无挍字,汉碑木旁字多作手旁,此隶体之变,非别有挍字。”钱大昕认为没有“挍”字,它是“校”在拓印传抄中受到隶变的影响而产生的。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使掌事者挍其功兮,孰能与狸隼而齐举?”中的“挍”是考核的意思,清冯桂芬《江苏减赋记》:“以见余于此事,心力交尽,卒之无功有憾;而不能挍出疏中所脱八字,尤憾之大者。”中的“挍”是校对之义。综上,“挍”应为“校”。而历代典籍中并无“校络”的用例,《宋书》卷四十八所记:“张悦苍兕千艘水军、五万大董,羣校络绎继道。”以及《弇山堂别集》、《元明事类钞》中都是训“络绎”为连续不断、往来不绝方能解释。据下文提及的“宝网”可知,《大正藏》中“络”是缠丝意,汉刘向《说苑·权谋》:“袁氏之妇络而失其纪,其妾告之,怒弃之。”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一絇丝,能得几日络?”《圣》中为“七宝头目交露宝网”,“交露”指用交错的珠串组成的帷幔。其状若露珠,故称为交露。有例辅证,如《法苑珠林》卷十四:“……十九沸宿下,侍诸星卫,从二十交露寳帐普覆王宫。”《无量寿经》卷上:“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复以真珠明月摩尼众宝,以为交露,覆盖其上。”可见“交露”则符合文意。又因《集韵》中“挍”为居效切,“交”为居肴切,《广韵》中“络”为卢各切,“露”为洛故切。“交露”写作“挍络”恐是音近而讹。
《悲华经》卷2〈大施品3〉:“……彼诸世尊各各遥以微妙好华,与此梵志。”《圣》中此句为“彼诸世尊各各遥以妙好莲华”。
《大正藏》中“微妙”出现多次,如:“我等当取微妙诸香,与彼梵志,供养如来及比丘僧。”其中“微”是程度副词,“妙”是形容词,“微妙”是精微深奥的意思,《老子》中有:“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所以,“微妙”是一个副词性质语素和一个形容词性质语素构成的偏正式双音节词,而其后紧跟的“好华”则未构成词,无法使经义畅顺。《圣》中的“妙好”与“莲华”是两个词组,“妙好”是精巧美好的意思。在《悲华经》中出现8次有余,如“其宝山上有绀琉璃妙好之台,高六十由旬,纵广二十由旬。”汉蔡邕《圆扇赋》亦有例:“轻彻妙好,其輶如羽。”至于“莲华”即莲花,比喻佛门的妙法。明李贽《观音问》有:“若无国土,则阿弥陀佛为假名,莲华为假相,接引为假说。”为证。综上,若为“妙好莲华”则释为精妙美好的佛法,符合经意。故《大正藏》中的“微妙好华”应是增字、脱落之误。
《悲华经》卷3〈诸菩萨本授记品4〉:“十方世界,震动大地,及余山林,如恒沙等。”《圣》中“余”作“诸”。
“及”即至、到达。《论语·卫灵公》有:“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若后接的是“余”,剩下的、非主要的,则与上下文产生矛盾。若为“诸”,众、各个的意思,则可以疏通这四句偈语。
《悲华经》卷4〈诸菩萨本授记品4〉:“于一念顷能到十方,一一方面如一佛土微尘数等诸佛世界,供养现在诸佛世尊,请受妙法,即一念中,还至本土无有罣阂。”《圣》中“请”作“咨”。
“请受”有三意,一为:领受、享受。 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及至院监请受,又须待其轮次,不用门户,皆被停留。”二为:官俸、薪饷。宋范仲淹《奏陕西主帅带押蕃落使》:“内只蕃官一千余人,各自请受。”三为:供给。《宣和遗事》后集:“于是官司命徙帝居于城东王田观 ,薪火之类,并令观中请受之。”经文中说供养诸佛,佛传妙法,用“请受”则不如“咨受”妥当。“咨受”是请教、承受的意思。《百喻经· 与儿期早行喻》:“不求名师咨受道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中·鸠摩罗什》:“其冬,诵《阿毗昙》,于《十门》、《修智》诸品,无所咨受,而备达其妙。”
《悲华经》卷4〈诸菩萨本授记品4〉:“……以三昧力故,得诸空定甚深三昧,世界无有淫欲相声……”《圣》中“相”为“想”。
“相声”,有二意,一为以一人之口同时作出各种声音的技艺,今称口技。如清翟灏 《通俗编·俳优》:“ 绛树一声能歌两曲,二人细听,各闻一曲,一字不乱。按:今有相声伎,以一人作十余人,捷辨而音不少杂,亦其类也。”二是曲艺的一种,即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引人发笑的一种艺术,多口(三人以上)为相声。可见二意皆与经意不符,若为《圣》中的“想”,欲、要之义。如《文选·刘琨·劝进表》:“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且“欲想”即是欲望《悲华经》有例“……其世界边周常有百千亿那由他自然音乐,此音乐中不出欲想之声,常出六波罗蜜声、佛声、法声、比丘僧声、菩萨藏声、甚深义声,而诸菩萨于诸音声随其所解。”“欲”为欲望嗜欲,“想”为思索、思考。故经文可释为世界没有淫欲之念想。又因《广韵》中“想”为息两切,“相”为息良切,段注《说文》中“想”,从心,相声。可见造成讹误的原因应为音同形近。
《悲华经》卷5〈诸菩萨本授记品4〉:“……持是助菩提法,成就思议寤醒故……”《圣》中“寤醒”为“醒寤”。
“寤醒”一词在《汉语大词典》并未收录,且基本古籍库中亦未收录使用“寤醒”的佛典。而“醒寤 ”,有从麻醉、昏迷、睡眠等状态中清醒过来及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的意思,亦作“醒悟”。有《大般涅盘经》卷第二:“……令我还吐烦恼恶酒,而我未得醒寤之心……”《法华经·信解品》:“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 等例。故《大正藏》中的“寤醒”是倒文。
《悲华经》卷6〈诸菩萨本授记品4〉:“入贤劫中,拘留孙佛出世之时,如是等众,亦于十方如微尘等诸佛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在处处住世说法亦令我见。”《圣》中为“世世”。
“在”经构词重迭后为“在在”,处处、到处的意思。如,唐武元衡《春斋夜雨忆郭通微》诗:“桃源在在阻风尘,世事悠悠又遇春。”且“处处”为各处、每个方面。如,《汉书·游侠传·原涉》:“自哀平间,郡国处处有豪桀,然莫足数。”若“处处”后跟“住世”则词的构词与意思皆不合逻辑,“住世”谓身居现实世界,与“出世”相对。 佛经中有多例,如《妙法莲华经》卷第二中的偈言:“华光佛住世,寿十二小劫。”等。而“世世”是累世、代代的意思。《书·微子之命》:“世世享德,万邦作式。” 孔传:“言微子累世享德。”《史记·孟尝君传》:“齐得东国益强,而薛世世无患矣。”经文中讲的是佛家追求永生的思想,所以应该为“在在处处世世”。又因“世”的异体字“”形似“住”,则恐“世”因形讹作“住”。
《悲华经》卷9〈檀波罗蜜品5〉:“解脱净戒,如说而行,定心观佛,如影随行。”《圣》中为“如影随形”。
语本《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后比喻两个人或两件事物关系密切,不能分离。佛经中不乏有“如影随形”的例子,如《中论》卷第二:“……无定性故如影随形,因形有影,无形则无影,影决定性……”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亦有:“其问祸淫福善,莫不如影随形,焕若丹青,明如日月。”又因《广韵》中,“形”,户经切,“行”,户庚切,可知二字是音近而产生的讹误。
《悲华经》卷9〈檀波罗蜜品5〉:“有一龙王名曰马坚,是大菩萨,以本愿故生于龙中,起发悲心,救护诸商,令得安隐过于大海至彼岸边,龙王然后还本住处。”《圣》中为“起慈悲心”。
从下文提到救护诸多商人,而又无“发悲”一词,可知《圣》中马坚起了慈悲心才是正确的。“慈悲”是佛教用语。意思是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悲悯。基本古籍库中,“起慈悲心”的例子有35个,如《大智度论》卷十七中“当起慈悲心,云何恶加物。”《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九有:“有恶心者不得入此界场,其诵咒者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劝请一切诸佛菩萨怜愍……”等等。恐因“慈”的异体字“”与“发”的异体字“”形近,在传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1]电子佛典集成[DB].台北:CBETA,2014.
[2]悲华经[M].第3类天平十二年御愿経第32号.卷1-10(No.285-294).
[3]汉语大词典2.0版[DB].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3.
[4]刘俊文(总纂).中国基本古籍库[DB].北京: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2005.
[5]文渊阁四库全书[DB].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
[6]教育部异体字字典[OL].http://dict.variants.moe.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