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辉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0)
近年来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适合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是以发展学生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是对能力、情感、态度学科3维目标的整合,在具体的武术校本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改变以往武术教学零碎的状况,通过较为系统的武术校本课程架构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武术校本实施中获得武术运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勇于挑战和遵守规则的武术特有的精神和良好品格。本校自2010年引进武术进校园以来,已经7年多了;作为校本课程之一,我们在普及和开展武术教学的同时,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学校开发和运用武术校本教材,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武术的育人价值,作为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
本校的武术队多次参加了省、市武术锦标赛,并获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学校创编了一套适合推广的武术操,实现2年内全校推广,而且人人会做,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解决了学校场地小、器材紧张的问题,给全校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武术相关的活动内容,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武术的锻炼,培养了学生“健德性、健心智、健体魄、健气质”等良好品质。我们学校“小神龙”武术社团于2015年获得省级优秀俱乐部,武术课程在三、四年级顺利开展,这一切拓展了武术向“纵向拉伸”,有效挖掘了武术校本的育人价值,营造了校园武术文化的氛围,逐渐形成“一校一特色”的发展目标,有效实施了武术课程对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培养,彰显出本校武术课程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体,是关键性的价值。可以说,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成功、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关键力量。体育核心素养可以说是体育基本的拼搏精神、战术与技术的结合、自我促进的态度、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是优秀体育人才的基本素养。就武术校本课程来说,抓住“核心”,就是武术校本课程实施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大力发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本校武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紧紧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实施:(1)让学生通过武术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作为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武术和五禽戏,知道武术对养身健体、祛病延年的重要作用等知识;(2)让学生学习拳、掌、钩,弓步、马步等做法名称,知道五禽戏各个名称,知道少年拳、五步拳等组合动作的名称,并学习各动作技能;(3)在武术课程实施教学时,学生思想集中,愿意跟着教师学习,团结合作,在武术学习中享受武术特有的快乐,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在学生掌握武术知识,学会武术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武术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就是继承与弘扬,以武育德。
“优质均衡特色发展”逐渐成为学校发展的方向,也成为本校武术校本课程未来的走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通过几年来武术校本课程的实施,加大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是近年来针对武术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积极渗透了体育学科素养方面的培养,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情趣增加,促进了武术的全面发展。2015年本校武术俱乐部获得了了江苏省体育传统优秀俱乐部称号,武术逐渐成为学校特色项目,学校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宣传武术,推动武术全面展开,使得本校武术校本课程走“一校一特色”的发展之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由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近年来才受到重视,我们学校大部分武术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在体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缺少教育意识,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重对学生的健身价值,轻学生武术人文、精气神的培养,在武术校本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利用校外资源,没有与社区、社会结合,学生不能将自我融入到体育活动中。
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包括体能、技能和品格,要求要将知识和技能有效结合,透过学生的身体活动,将武术精神内涵的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武术校本课程的普及与教学中,为了使武术精神内涵与核心素养相互有效渗透,我们对武术课程做了调整:主要是“树武德、习武技、弘武魂”,在武术校本实施过程中凸显武术精神内涵,将武术作为一个承载内涵的载体,将武术的精神内涵和学生的核心素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由于武术教学动作复杂、线路多变、眼神手法要求较多,武术套路学习周期较长,大多数学生没有武术基本功,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开始学得很有劲,可是时间一长,略感乏味,失去了一些兴趣。这说明本校武术课程体系的开发落后于实际的教学,没有创新的教学,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这与教师对课程开发的经验不足、场地器械限制过多等多种因素有关,导致武术课程体系的水平不高。
我们知道以武育德,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这是亘古不变的追求,更是时代的要求。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怕苦、怕累、懒得动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对校本武术课程重新定位,从新再认识,也就是借助武术校本课程,提升学生学习武术的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借助武术运动内外兼修的项目特点,让学生懂得武德,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断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团队的凝聚力。
武术教学要强调将先进理念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注重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术道融合、德艺兼修”上下功夫,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武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帮助学校和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体育设施和训练资源,尤其能帮助学校吸收更加合理的体育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例如,学校就以“尚勇”文化为特色,整合资源促进学生发展,以“健体、养性、明理、益智”为教育目标,基于“生发于学校文化之根”“彰显武术校本课程之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之力”等3方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有在武术校本开发中立足其中的一个武术特色,如五步拳、少年拳作为学校的体育特色,根据学生的年龄开发低、中、高的武术校本课程体系,开发少年拳相关的一些游戏,自编与少年拳基本动作相关的武术操,不拘泥于单一的徒手拳种、不避讳器械的引入、不逃避对练形式,在武术教学和课程实施中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有评价”等,促进学生武术锻炼、提高武术教学训练水平,实现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学校普及和开展武术教学,可以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学校目前开展武术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武术技能原理的阐述,学生精神体貌的培养,爱国情操的崇尚,发挥武术健身价值的教学外,更加注重积极结合武术内外兼修,尚武崇德的育人价值定位,体现武术的人文价值,将武术的育人价值和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相结合。把武术校本课程体系中的内容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承载的载体,在学生的学练中,通过对动作的练习、组合的演练、套路的对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武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武术的正确姿态和精、气、神,大力发展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透过学生的武术学习活动,将学科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武术校本课程的教育形式,可以是弘扬武技、武礼、武德的武术课堂教学,也可以是凸显武术精、气、神的大课间活动。学校主要采取全员参与的形式,在武术校本课程体系框架下,学校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培养体系,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可以作为本校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组织实施者,这些主体的参与,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武术方面的技能,在家庭进一步巩固所学,在社会体验中将实践运用到社会中,以合力促提高,以武术精神健全人格,以规范强化管理,以礼仪提高道德修养。
本校武术校本课程以武健体、以武养德,正是立足于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在实施武术校本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树立起基本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意识,将武术精神内涵与体育核心素养两者有效结合,建立多层次的武术校本实施培养体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创新武术教育,加强本校武术课程实施能力和科学架构武术课程体系,才能有效提高武术教学质量,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