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青
(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运会执委会办公室,北京 100851)
随着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军队建设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由于军队性质的特殊性及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军队竞技体育在政策、人才、经费、待遇等方面滞后于地方,造成某些项目,特别是群众基础好、社会影响大、市场化程度高的篮球、足球等集体球类项目的水平产生了大幅度的滑坡。曾经拥有光荣历史,并给国家培养出李富胜、贾秀全、郝海东、江津等众多优秀运动员的八一足球队因为成绩滑落正式撤编,八一男子篮球队也于2004年再次走下神坛。这预示着军队体育工作进入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处理好市场经济与举国体制、部队与地方的关系成为新一代军队竞技体育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现结合国内外军队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军队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构想和操作路径,为促进军队竞技体育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军队竞技体育的基本职能是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代表军队和国家参加国内外比赛和体育交往活动,以优异成绩壮军威、扬国威,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严”字当头,努力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严”是军事文化中对军人行为的一种特殊定义,竞技体育对“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与部队进行军事斗争准备中所强调的“严格”一脉相承。军队专业运动队姓“军”的性质决定了军人运动员。教练员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运动员、教练员,军队的体育工作者从入伍的第一天起,就必须接受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纪律规定的教育,并贯彻执行。“从严治军”是军队建设的铁律,也是军事文化的“归化”所在,具体体现在军队专业运动队的建设上就是始终坚持从严治队,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人人做到令行禁止。军事化管理的强制性和自觉性的统一,为军队竞技体育出成绩、出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竞技体育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任,推动军队体育事业更加繁荣、科学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
以优异成绩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军队竞技体育自建队以来,在世界、亚洲、全国各类比赛中创造了辉煌战绩,极大激励了官兵士气,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深受全军官兵热爱。在今后,军队各竞技体育队伍要认真贯彻军委首长重要指示,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等世界体育比赛,代表军队参加世界军人运动会、国际军体锦标赛等世界军体比赛和全运会、全国联赛等国内比赛,顽强拼搏,勇夺桂冠,升国旗奏国歌,壮军威扬国威,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是军队竞技体育崇高的历史使命。
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军队体育队伍先后有近400支团队出访,接待超过200支外军体育队伍来访,派出130多名体育专家赴近20个国家执行军援任务。我国军队自1979年1月正式加入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后, 33年间承担了国际军体数十项重大比赛、会议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尤其是我国军队健儿在世界军人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使我国军队在国际军体理事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被国际传媒称为“和平时期的世界大战”的世界军人运动会上,以其出色表现受到世人的高度赞誉。军队专业体育队伍通过对外交往,加深了我国军队与各国军队间的了解,增进了彼此友谊,已成为军事外交乃至国家外交的一支重要力量。
通过示范辅导推动部队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建队以来,我国军队专业体育队伍坚持面向基层、为兵服务,各运动队每年都要结合下连当兵锻炼,积极为基层官兵表演、辅导,帮助培训骨干、传授技艺,组织连队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比赛和健身活动,深受基层官兵喜爱。新形势下,军队竞技体育要承担更多的推动部队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任务和责任。
(1)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我国军队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国军队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国军队体育队伍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也是完成备战奥运会任务的中心环节。面对高强度、大负荷备战训练带来的挑战,面对竞争异常激烈的奥运选拔比赛带来的压力,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地化解矛盾,振奋精神,鼓舞士气。要紧紧围绕备战训练和比赛,瞄准备战奥运的任务目标,积极探索并把握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比赛中思想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保持坚强革命意志和旺盛战斗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备战。(2)建设学习型组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央领导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学习竞技体育专业理论和相关知识,不断探索适合运动队特点的学习方法,营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学以致用的浓厚氛围,建设学习型组织。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掌握队伍、建队育人、组织训练指挥比赛的能力。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的优良作风,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完成以训练竞赛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中充分发挥核心作用。(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贯彻《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认真加强各运动队、机关党支部建设。及时做好基层党组织调整,配备好党支部正、副书记。每年组织党支部书记培训,根据运动队特点落实好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提高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加强本单位全面建设、带领队伍完成训练比赛任务的能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双争”活动,坚持主要领导上党课,每年“七一”表彰一批基层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年终表彰一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机关干部,力争推出在全军起标杆作用的先进典型。加强党、团员队伍建设,在训练比赛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团员骨干的生力军作用。
(1)健全备战参赛组织领导体系。围绕奥运、全运目标,建立备战组织领导体系,系统研究备战方案,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的协调联系,吃透政策规定,科学领导队伍备战,力争多人多项入选国家亚运、奥运集训和参赛名单,力争拿到更多全运会决赛资格。适时建立科学、快速、高效的奥运会、全运会参赛战时指挥体系,制订详细周密的参赛预案,指挥打赢奥运、全运战役。(2)狠抓训练教学质量提升。更新训练理念,加强训练理论的前瞻性研究,钻研项目制胜规律,创新训练方式方法,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坚持“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建立实战训练模式,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节奏能力和抗压能力。检查督导教练员教案、运动员训练日记,实施规范化教学。高标准抓好夏训、冬训等集中系统训练,有针对性地解决训练问题,提高竞技水平。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训练评价考核体系,督促检查训练质量落实。着眼世界强队技战术特点,结合项目实际,逐步形成军队特色的技战术风格。(3)扎实做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军队关于反兴奋剂有关规定,进行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工作。模范遵守赛场纪律,争取更多体育道德风尚奖。坚持“零容忍”政策,成立反兴奋剂组织管理机构,完善反兴奋剂责任制。坚持运动员行踪信息报告制度,确保行踪信息申报及时准确。严格落实营养品、食品及药品管理制度,坚决杜绝私自用药,严防误食误用,确保不发生兴奋剂问题。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引进体育人才的思路办法,充分运用“双计分”、不同注册时限等人才政策和军队竞技体育品牌优势,调动一切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和尖子运动员,特别是薄弱项目和薄弱位置上的紧缺人才,抢夺先机,下大力气,确保成功率。根据第12届全运会集体项目青年队参赛的新情况,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凝聚起点高、有潜质的青少年队员,打造一支能在全运会上夺奖牌的全新青年队。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树立“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观念,聘请体能教练、防守教练、心理专家等专家型人才。接收、选调部分具有基层工作经验和较高专业素养的干部和文职人员充实到机关,提高服务保障能力。(2)增强人才自身造血功能。按照结构合理、梯队衔接、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培养后备人才。根据运动员身体素质、气质、性格等特点,因材施教,加大个性化训练力度,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着眼人才的长远发展,克服工学矛盾,积极选送各类优秀人才到院校学习、下部队代职、参加部队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各类培训交流,提高综合素质。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鼓励教练员在职参加研究生层次继续教育班。鼓励大专以下学历干部参加函授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完成大学本科学历教育;鼓励中层领导、优秀教练员和机关干部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推荐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到全国重点大学学习深造。(3)完善人才奖惩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人才流动机制。对获得奥运会、全运会、世界三大赛等重大比赛金牌的人员予以重奖。实施教练员聘任制,开展优秀教练员评选活动,对执教成绩突出、招生选人成器率成材率输送率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教练员给予大力表彰,优先晋职调级,着重选拔培养;对执教能力偏弱、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教练员逐步退出教练员岗位。对比赛成绩长期下滑、带队育人能力偏弱、工作责任心不强的中层领导干部进行问责,长期得不到改进的逐步退出中层领导岗位。对政治素质差、业务水平低、工作不尽责的机关干部及时督促教育,效果不明显的视情交流或转业。(4)畅通人才退出机制。遵循军队人才建设和运动队人才建设的特殊规律,探索解决人才退出机制。依据政策法规,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说服教育,努力解决历年转业未离队干部和不在位战士学员问题,防止出现新的转业退伍滞留干部和学员。做好人才分流,对发展受限的干部运动员,根据大队建设需要、个人综合素质和退役转型意向,综合考量,努力安排好去向。对战士学员的招生、管理、退伍等进行专题研究,制订《战士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建立考核考评制度,规范退伍秩序。
(1)理顺科研运行机制。加大与国家体育总局、北京体育大学、反兴奋剂中心和地方省市体育科研所的交流合作,形成固定与流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科研工作用人制度,逐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攻关课题必须来源于运动训练第一线、攻关成果的评价必须以实践效果为主要标准的原则,建立合理有效的科研评估制度。加强科研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2)健全科研下队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和规范为运动队开展科研服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积极借鉴国家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科研成果,规范科研下队的服务程序。明确下队科研人员的业务管理、日常管理等各项职责,理顺为队服务的运行机制。为运动队配置相应的便携式科研测试仪器设备和训练监控设备,对科技服务测试的方法、指标、仪器配置和使用、测试数据的存储等实施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加强运动员选材资料和训练比赛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追踪,逐步建立科学选材和训练比赛信息服务平台。(3)增强体育科研队伍。逐步培养科研带头人,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体育科研队伍。充分运用北京地域优势和人才资源,成立涵盖训练监控、体能训练、技术分析、营养恢复、心理治疗等领域的多学科科研专家组。加强科研课题攻关,围绕队伍训练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开展科研攻关,着力抓好体能类项目备战全运会难点重点问题研究,重点做好运动员训练监控、营养恢复和心理训练等备战全运会关键问题攻关。
在新形势下,军队竞技体育发展既面临着建设体育强国,加强军队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政治与社会环境,也面临着以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取向的经济环境,及竞技体育项目竞争日趋激烈的技术环境,军队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着蕴含诸多不确定性的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向未来,军队竞技体育应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围绕训练比赛这个中心,深化军队体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竞技体育特色发展道路,高标准完成奥运会、军运会和全运会的参赛任务,确保建设政治方向正确、军队特色鲜明、竞技水平高超、保障有力的一流运动队,为加强军队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