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和钢琴艺术在学习中的相互作用

2018-07-12 12:32:01中国音乐学院100001
大众文艺 2018年1期
关键词:歌唱性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中国音乐学院 100001)

音乐都是相通的,声乐和钢琴都是为音乐服务的工具之一。声乐演唱不但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种文化,需要加强我们的审美能力、在创作能力、表现力、想象力、艺术实践能力,同时这也是钢琴表演所需要加强的能力,所以声乐艺术和钢琴艺术在某些方面是想通的,是可借鉴学习的。

一、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

作曲家总是会把脑海中的旋律通过唱的形式“哼唱”出来然后在写出来,就免不了钢琴作品中的歌唱性。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就认为幼儿在学习乐器之前最好学习声乐,奥尔夫也赞同这一观点,因为声乐可以很好的培养幼儿的内心听觉,“内心听觉是一种听觉能力,是不依照实在的声音印象而建立的音乐想象的能力,它是以听过的乐曲中的形象在记忆中的再现为依据的。”学习声乐能够有效的培养音乐学习者的内心听觉和对音乐走向趋势的把握,因为在唱歌的时候,我们就训练了对调式的把握以及对音程距离的理解,歌曲中的连线的表现和换气的地方也促进了对听觉印象的具体化。

钢琴作品中有太多富有歌唱性,比如巴赫的多声部的钢琴曲子,源自于教堂的众赞歌,巴赫的曲子难就难在于它是多种声部,必须要熟悉各个旋律,所以在练习的时候可以唱出其中一个声部,然后弹奏其他的声部,这就需要声乐的配合;再比如莫扎特的钢琴作品,有人说要弹好他的作品就得去了解他的歌剧,他的钢琴作品大多数都在人声的声部,可以歌唱出来;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也是可以歌唱的,当时还有人建议作曲家填上歌词,最后却成了他独创的题材,包括德奥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的作品都富有歌唱性,他们也经常创作声乐和钢琴结合的艺术歌曲,使得钢琴不仅仅是伴奏而是成了音乐的一部分。不管是古典时期的还是浪漫主义时期或者现代派的钢琴作品,总会有让你想要歌唱的旋律。

《借助考核中的量化分值手段提高钢琴演奏规格》中提到了考核的客观成分,三个基本的要素有音高、节奏、速度,而这也同样是声乐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歌唱的同时也能巩固对音乐的概念,至少你在弹错的时候你能发现,你对节奏也有明显的强弱概念,你也会控制把握好自己对音乐的速度。第四点的力度变化、句法、语气、起伏轮廓,也是可以通过歌唱来带动手指的跑动的。只有脑海中出现了旋律你才能歌唱性的演唱出来,这样也更好的带动了你的情绪。

二、声乐的重要性

声乐是人体自身具备的乐器,在音乐教育中具有极高的普及型,声乐也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形式促进了器乐的产生,声乐是人体自身具备的乐器,在音乐教育中具有极高的普及型,声乐也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形式促进了器乐的产生,比如,可以在头脑中形成音程、音高、节奏、音质的认知印象,歌曲可以使我们通过口头歌唱的形式体验、了解所有的音乐风格,歌唱是一种真正多维度音乐学习方法的应用。唱歌是最好的音乐教育手段,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歌唱正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是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柯达伊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更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所以,声乐能够有效的激起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他能立马用音乐表现自己的情绪,也能很好的培养对音乐的感觉——乐感,也能很快的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很好的培养学习者对音乐的审美,审美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影响钢琴演奏对音色的要求,会改变他对作品的演奏的手法、踏板的运用。

三、钢琴对声乐的影响

学习钢琴可以让学习者为自己的旋律配和声,更多的熟悉对五线谱的熟悉程度,像特别提到是钢琴艺术中的标题音乐。“标题音乐的本质是音乐与音乐之外因素的结合,尝试把强大的音响引入一个可以规定其思想的情境中,而标题的形式则给与钢琴音乐以诗意化的启示。”比如说舒曼的《童年情景》中有着“捉迷藏”、“入睡”的标题把我们带入一个画面,而更多的标题音乐让我们对音乐充满幻想,对生命、死亡、爱情以及梦境都有了更多的理解,这点和声乐作品是很相像的,每首声乐作品都有它自己的标题,后来就直接根据诗集来进行音乐创作。“李斯特将自己创作的三首歌曲改编为钢琴夜曲《爱之梦》。其中《爱吧》是这三首夜曲中最著名的一首,此曲取材于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作品。”钢琴和声乐的结合更是加强人们对标题音乐的理解。

学习钢琴艺术后,你会发现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是有很多优势的,它是学习音乐很必要的乐器,除了能很好的辅助学习乐理、视唱练耳,在练习声乐的时候有钢琴的话会变得事半功倍,可以帮助找到音准,声乐前的练声,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于音乐伴奏,会使得音乐变得更加立体丰满。钢琴以其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以及能代替乐队伴奏的特点被其他表演艺术形式所采纳,因此,钢琴伴奏的艺术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声乐伴奏艺术是钢琴伴奏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在普遍学院声乐演出都离不开钢琴伴奏。钢琴伴奏对于声乐表演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衬托与辅助的作用。“衬托背景,引导欣赏着进入特定的音乐情绪之中。每一首不同的声乐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推动音乐的发展,使音乐形象与音乐主题达到完美统一。”此外,还可以帮助演唱者弥补失误,在演唱者在舞台上有不足或者失误的时候,钢琴的声音是可以或多或少的对其进行一定的修饰,演奏者可以加强其力度来吸引观众的听觉,使得演出更加的完整。

四、钢琴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

钢琴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缺少的角色,钢琴的音响营造诗的意境,不同的作曲家对同一首诗歌获取灵感,还善于用钢琴营造诗的意境。用钢琴来模拟海洋、日光、跑步、安谧的氛围,这也开启了钢琴音乐的新的生命。艺术歌曲体现了人声与伴奏完美而精巧的结合,作为完整形式的声乐作品,伴奏织体具有独立意义,是作品整体构思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美妙的旋律及深刻内涵的歌词,是有机的艺术整体,相互联系且又相对独立,此处的钢琴伴奏织体不同于一般伴奏织体,它所刻画的艺术形象就更加鲜明,更具艺术魅力。作曲家在考虑歌曲旋律性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用钢琴来烘托诗歌的气氛,比如舒伯特会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进行艺术歌曲创作,支持性、造型性、意境性、象征性等不同类型的手法,能用钢琴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氛围,例《鳟鱼》中采用分解和弦的琶音来表现碧波荡漾的水面,和鳟鱼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动的形象。“所以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对于歌唱者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歌唱者把握歌曲的内容、音乐形象、情绪等方面起着一种揭示的作用。使歌唱者在钢琴伴奏的提示下进入音乐形象。”

五、结语

不论是声乐还是钢琴,都是音乐中的分支,他们都为音乐而服务。钢琴演奏少不了音乐的歌唱性,声乐演唱也少不了钢琴制造的音乐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使相互独立又是相辅相成,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对音乐的感觉和内心听觉,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审美,不论是通过声乐的训练培养对音乐的歌唱性还是通过钢琴演奏更好的了解音乐的织体和氛围,都是值得去学习和尝试的。

[1]丁红梅.钢琴伴奏的多功能特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02:76-79.

[2]孔云霞.关于“内心听觉”及其培养[J].中国音乐,1999,04:52-53.

[3]袁科.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3:197-198.

[4]韩绍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与钢琴伴奏特点分析[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107-108.

猜你喜欢
歌唱性钢琴伴奏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歌唱性在钢琴演奏中的研究
当代音乐(2023年11期)2023-04-29 20:28:50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乐府新声(2021年4期)2022-01-15 05:50:28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中国音乐学(2020年2期)2020-12-14 03:07:40
歌唱性是个好东西,但它到底是什么
小演奏家(2017年5期)2017-05-15 18:28:32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40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8
歌唱性旋律的钢琴演奏技术探索
北方音乐(2017年1期)2017-01-29 09:59:56
浅析歌唱性在音乐表演中的技巧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