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新闻传播中的社会职责探讨

2018-07-12 03:03:22赵家葵
现代营销·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正能量

摘 要:“酒好也怕巷子深”,传播的强大功能不言而喻。我们处于信息科技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作为官方信息的正规发布渠道,具有更强大的宣传及导向功能。法律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对合法权益予以保护、预防犯罪等不同于普通新闻的社会效应,关系民众生活因而引起民众广泛关注。在大众传媒方式日益呈现多元化特点的发展趋势之下,在现代人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法律新闻的社会职责越来越呈现出其重要性。本文针对目前法律新闻传播中履行社会职责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法律新闻应尊重事实真相、遵守法律法规、弘扬社会正能量等强化法律新闻社会职责的对策。

关键词:法律新闻 社会职责 正能量

法律新闻作为进行法律引导、民意沟通及舆论监督反馈的官方法律信息媒介,其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大众关注。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法律新闻具有更强的规则性与道德要求,关于履行法律新闻传播中的社会职责问题也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

一、法律新闻的社会职责概述

社会职责指一个部门或组织应承担的社会义务。通常指一个部门或组织对社会的责任。具体而言社会责任涵盖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的内容。一个部门或组织在经营及管理中应考虑是否有益于社会,或者说应采取有益于社会的经营及管理方式。社会职责区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责任。积极责任指积极的采取行动,促成有益于社会的结果。消极责任则指在个体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危害时,有补救的责任。

法律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维护民众合法权益、营造法制氛围、预防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等不同于普通新闻的重大社会效应,因此法律新闻的社会职责更不可漠视,法律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履行社会职责。

二、法律新闻传播中社会职责的淡化现象

近年来,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发展,各媒体收视率竞争的压力加大,法律新闻在传播中过于注重收视率,而出现了以下淡化社会职责的现象

1.夸大事实真相,报道暴力细节。近年来法律新闻在传播中为吸引观众,以提升收视率,有时出现夸大事实真相来吸引观众或扩大不易报道细节的状况。例如:法律新闻传播时对案件中的暴力情节不加以限制的描述具体细节,导致对公众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对青少年而言,基于年龄因素的心智不成熟,感官在受到血腥等暴力镜头较强烈冲击之下,极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甚至报导的一些细节易引导青少年效仿某些暴力行为,导致了犯罪。从而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

2.脫离法律制约,侵犯隐私权。法律新闻报道的内容中,有时会涉及到某些当事人名誉、隐私等细节问题,虽然法律新闻具有通过传播使民众掌握事实真相的任务,从而使法律起到对人们的警示和教育作用。但在传播过程中,报道公民隐私,造成对公民名誉的损害,这种任意曝光行为既没有体现新闻报道的人文性关怀,也违反了法律法规,侵犯了隐私权,已构成侵权行为。

3.报道负面内容,产生不良影响。法律新闻在传播中应弘扬社会正能量,维护社会道德。这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每一位新闻人应承担的义务,也是应履行的社会职责。但目前的法律新闻传播中报道负面内容,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对“扶不扶”的问题,报道过多热心助人者的尴尬、被误解,使民众“吸取教训”,不再热心助人。

三、强化法律新闻社会职责的对策

1.尊重事实真相。尊重事实真相是法律新闻在传播中不可推缷的社会职责。法律新闻在传播中应态度严谨,所报道的法律案件及涉及的一切信息均应尊重事实真相,维护法律的尊严及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因此法律新闻在传播中应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为吸引观众,提升收视率而夸大事实,甚至歪曲事实真相,产生不良的社会效应。尤为要慎重的是,虽然法律新闻应尊重事实真相,但不等同于将全部的事实情节公布于众,不宜公布的细节部分应当在新闻传播时做相关的处理。如:做马赛克等技术处理或删除文字等。

2.遵守法律法规。法律新闻具有引领民众法律认知、普及法律教育的重要责任,因此法律新闻应履行并强化新闻法治的社会效能,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对法律规范产生认同感,营造法律氛围,推进法律实施。法律新闻自身在传播中也应受法律约束。法律新闻只能在国家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内进行采集、传播,传播过程中不能私自超越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及程序,不能凌驾法律法规之上。也不能因新闻解释而使法律效应擅自扩大,一切报道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例如法律新闻报道一些案件时,不能过细描述犯罪细节,不能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及公民隐私,法律新闻的报道均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3.弘扬社会正能量。不论任何题材的新闻传播,均具有维护社会道德、宣传正能量的社会职责。法律新闻传播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不可忽视。法律新闻可以通过传播平台推进社会正能量化对民众产生导向作用,助推良好的社会风气。法律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不能对犯罪细节,尤其是对暴力细节进行具体、不加限制的描述,影响公众心理健康,宣传见义勇为、扶助弱小,呼唤真善美的回归,弘扬社会正能量。

结语:法治文明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明。法律新闻具有构建法治文明的神圣职责。法律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应承担社会职责,法律新闻的传播应与弘扬社会道德、营造法制氛围、提升民众法律素质等社会职责紧密相连,实现法律新闻传播与履行社会职责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秦铭阳,李 凡,陈小为.关于法律新闻的传播效能与法律责任的研究与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

[2]王春枝.美国法律新闻报道经验与运作特色[J].法治建设与法治报导,2013

[3]陈力丹,崔绍宣.瑞典传媒监督的法律与职业道德保障[J].国际视野,2013

作者简介:赵家葵(1996-),男,内蒙古包头市人,绥化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正能量
新闻报道中“正能量”的传递方式分析
“正能量”歌曲类型分析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6:11:00
新时期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22:20:16
“大”明星的“小”情怀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30:03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阵地开辟的探索与研究
浅论广播电视如何守护主流媒体公信力
新闻爱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 19:55:43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2:47:48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环球时报(2015-04-02)2015-04-02 13: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