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再认知

2018-07-12 12:14
教育传媒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科学精神

【内容摘要】新闻传播教育具有新闻性、信息性、实践性等交叉特性,在平台型媒介视域下,新闻传播教育对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媒介角色洞察能力、采、写、编、评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具备以探索、实证、创新、独立等为特征的科学精神,同时需要具有内省、静观、包容、超脱的人文情怀。在此基础上,新闻传播教育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科学精神;人文情怀

一、平台型媒介视域下的新闻传播教育

500年前,哥伦布进行了环球航海旅行,随后他告诉世人:世界是圆的。500 年后,美国人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提出:透过包括手机、网络、开放源代码等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定的结合,世界正被抹平。①平台型媒介正是建立在这一巨大变革的现实之上:Platisher(平台型媒介)由Platform (平台商)和Publisher(出版商)合成,由美国人乔纳森·格里克(Jonathan Glick)提出。平台型媒介既拥有传统媒体专业编辑的权威性,同时又具有面向用户平台全面开放、共享的数字内容实体,其核心精神即互联网的特性:开放、共享、流通、扁平。平台型媒介不再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内容采制和传播,而是创建面向所有内容和服务提供者的开放式平台,同时依托各种规则、服务和平衡进行管理,使平台内外部的各个因子均能发挥能量、产生价值。推特CEO 迪克·科斯特罗曾说:“我们要为我们的用户在组织内容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不仅要按照时间线顺序提供最快最新的内容,还要按照话题、主题、专题来组织内容。”②毫无疑问,平台型媒介作为“互联网+”时代媒介转型融合发展的一个主流模式,激活了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的社会传播的全新格局。

平台型媒介视域下的新闻传播教育,传播载体日益个人化、社交化,传播主体日益全民化,受众个体的各类资源、价值和能力被重新检索、激活、分享、汇聚,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角色势必从传播领域的生产者、控制者向社会传播生态共建者转型。平台型媒介从根本上变革了信息筛选模式,用户的主体性挑战了以往只属于少数传播者的权利,用户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被迅速放大、提升。传统的新闻人引以为傲的采访权、报道权、发布权,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受众的专有引导能力等传统特质被空前稀释,新闻传播教育正面临专业理念的漂移与职业权力的让渡等多重考验。正如李希光所指出的当前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当重大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到哪里寻得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与知情人的区别。”③面对当前新闻传播业界的变化,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避免短视化,进而实现前瞻性思考?对新闻传播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进行再认知,被纳入了思维图景。

二、新闻传播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再认知

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文章《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其中提到我们国人惯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把科學精神看低;同时惯于把科学看窄:“殊不知所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只要够得上一门学问的,没有不是科学”。他认为可以教人获得系统的知识的方法,都可称之为科学。

科学精神从大的脉络上可分为认识论层次、社会关系层次、价值观层次,分别体现着对世界的理性认知。

新闻传播教育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对媒介角色深刻的洞察能力、基于广泛的专业视野深刻理解科学知识和哲学的能力、专业的采、写、编、评能力,这已成为学界、业界的传统共识。而在平台型媒介的视域下,对专业理想追求的解读、新闻传播教育应该传达何种社会责任意识、新闻传播学子如何避免成为社会“欲望”的迎合者等议题都成为现实命题。传播行为的全民化使得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只是传授媒体知识与报道技巧,更需要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知识,使从业者具有开阔的眼界、独特的观察社会的视野、客观理性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这些分别对应科学精神的不同层次。

新闻传播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描述一个问题,还要回答一个问题,进而提出一个问题。有学者指出,应该教授学生如何与其他人一起合作,如何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合作;应该教授学生融合的技术,使他们可以在多种平台上进行新闻报道;应该跳出过去新闻人才的角色模式,从向人们传递信息这个角色转换到公众讨论参与者这个角色。这些理念要求学习者秉承科学的精神,充满好奇心地致力于探索未知;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实验并思考,以实证的态度和方式予以描述;在反复求证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对新鲜素材和观点的全方面解读和辨识,避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对于社会事件具有多样建构的能力,敢于质疑,并集中体现为科学精神。可以说,秉承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新闻传播教育的起点。

不可否认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型媒介将促成个人媒介技能的培养、思维方式的升级。在平台型媒介上,昔日的内容为王这一新闻产品的核心理念已经越来越取决于用户的理解和需求,因而技能不再被视为唯一,而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这预示着对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体现为严谨的学术思维方式的科学精神需要“内置”化的过程,实现对人类社会系统知识更高层面的更新换代。

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学这个有什么用?如果说“职业教育是使人成匠的教育;高等教育则是使人成才的教育”④,在传统的技术至上的观念中,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在专业教育中居于第一阶梯。然而,长久以来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的评价正是对此的尴尬回应。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新闻传播教育理应涵盖不同新闻的选择标准、国际惯例,从事此行业所需要的坚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知识储备,建立在互联网机制下的国际视野和技术能力等等。在此语境下,有的课程、有的知识可以给出所学何用的明确答复,但却并非所有的学习都能以有用或无用来一概而论。有人曾把科学比喻为树干,将最终产生的成果比喻为结出的果实。树干不像果实那般香甜可以食用,但若没有树干的滋养,又哪里来的果实?在新闻传播教育中,我们往往只关注最终呈现的成果,而容易忽略过程——深层次的决定成果产生的机理。事实上,英国就秉承了“统合主义”理念,更加重视和传统新闻采编报道看起来关联不大的课程,主张新闻传播教育与人文、艺术、社会学等传统强势学科院系统合开设课程。在美国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中,有3/4的课程都是各类通识和选修课,而专业课通常只占应修学分的1/4左右。正是这种交叉体系的构建,新闻传播教育才得以实现自身的超越;正是科学精神的导入,新闻传播教育才能在时代快速更迭中具有前瞻性地引领行业的发展。

三、新闻传播教育中人文情怀的再认知

《周易》曾提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人文的核心在于承认人的价值、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和自我实现的价值,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

如果说科学精神在于“尽物之性”,那么人文情怀则是“尽人之性”。新闻传播教育的自身定位决定其旨在培养社会的瞭望者、思考者,培养具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专业理想者,培养大家、大师。除了具有科学精神之外,教育者、习得者更需要时常仰望星空、满怀人文情怀。无论是轴心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还是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艺术巨擘们,他们之所以能引导所在地文化发生“终极关怀的觉醒”,乃至对现今都影响深远,核心在于他们能实现人心、人性的释放,实现对生存状态的超越和突破,不断向内探寻,领悟事物的终极意义。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显然,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学习者修为程度的高下。若没有人文情怀的充盈,将难以“守望社会”“卫护良知”。这种人文情怀能避免受教育者出现如爱因斯坦所担忧的情况:只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如果说科学精神是不断向外探求世界的理性的极致,那么人文情怀则是不断向内探求内心的感性的极致。这其实也正顺应了“博雅教育”的本质。作为一种反省的意识,人文情怀秉承批判精神,旨在不断反省自身、反省社会,追求理想人生、追求理想社会,体现为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实务领域,精英文化的生产方式往往呈现出一贯、传统、固有的样态,是一种高高在上、一元单向的视角。而在平台型媒介的视域下,这种坚定不移的笃信和坚持则发生转向:当下的媒介越来越少需要少数人为大多数人定义、诠释世界,平台型媒介天然赋予了在此平台上所有信息节点平等的地位,所有个体信息节点同时具备需求、表达、交换等深度参与和分享的诉求与能力。在此语境下,人文情怀前所未有地强调对个体人性的终极关怀,体现为充满文化内涵、精神指引、崇高境界的理想主义诉求。

只有仍有关注星空的人,一个民族才会有希望。可以说,正是这种俯仰天地、这种关注星空,才建构了从单个个体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气质和深度。相反,当所有指向都转至满足一时的曝光率或固守着技术垄断、话语垄断的封闭性思维时,我们就会陷入形而下的境地而离人文情怀渐行渐远;当所有的问题、答案都是闭合型时,人们对这个世界保持着的好奇初心就会消失殆尽。“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⑤对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使习得者具有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而人文精神就如一把掸子,常常能拂去人们心灵上的尘土,使人们保持一种探索的锐气与清醒,其对于新闻传播教育具有开启心灵的作用。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平台型媒介的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的功能,媒介与社会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塑造和反塑造,无一不需要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对人文情怀的更多关注与更大提升 。

四、对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融通认知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詹姆斯·凯瑞曾这样描述新闻学:“新闻学的天然学术家园在人文学科和那些具有人文主义的社会学科。新闻学天然地属于那种政治理论,那是一种培育对民主生活和制度理解的理论;新闻学属于文学,通过文学,新闻学获取了对语言表达和叙事形式的高度理解和意识;新闻学属于哲学,那是一种有着独特道德基础的哲学;新闻学属于艺术,这种艺术丰富了人们对视觉世界的想象力;新闻学属于历史学,历史构成了新闻对社会深层次的领悟。”⑥可以说,由于自身建构的多元性和交叉性,使得新闻传播教育天然地融通了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各类元素。潘忠党也提出了类似观点:“新闻的天然学术家园应当是人文学科和人文取向的社会科学。”⑦比如哲学:作为寻找人和人之间存在根由的学术,诠释了生命体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深层追问;比如文学:依托不同的题材和手法,通过语言挑战人的想象力;比如宗教:可以使人获得超越人性的角度,获得一种类似上帝般的视角;比如历史:体味人类各个阶段的成功或衰落,了解文化社会生命体的不同场景。只有当我们站在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融汇的潮头,新闻传播教育的信仰——传播真相、维护正义、追求真理才有了实质依托。

当前,平台型媒介视域下的新闻传播格局已经形成全球化、多元化、交互化的特征,这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新闻传播视野要突破固有格局,交叉、多元是必由之路。学习者不仅需要了解如何寻找和占有资源,还要了解如何更好地生成资源和分享资源。而这种把握既需要建立在以技术为先导的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上,也需要建立在对于个体个性充分尊重和张扬的基础上,并最终实现对固有惯式的突破。可以说,若没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没有兼容并蓄的人文情怀,很难完成这项使命。

时至今日,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的百科知识就已经推送至眼前,知识和认识的边界在不断复现着渐变和拓展的过程。新聞传播教育就如同这种更新,无论是美国的尼曼项目、卡耐基-奈特计划还是国内的“卓越记者驻校计划”,都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传统媒体素养与技能的训练,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厚实的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不仅关注受教育者新闻的采写能力,也重视信息的分析、判断、挖掘、选择、整合、追踪;不仅呈现一个个知识点,也呈现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传播观念;不仅重视充满科学精神的“工具理性”,也重视充满人文情怀的“价值理性”。

五、结语

从其本原意义上讲,教育是寻求和确证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活动。十多年前,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Andrew在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致辞里有这么一句话:教育没有目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如果你去寻找它,教育就会找到你。

平台型媒介的时代已经到来,新闻传播的内容、要求、层次均呈现无限化趋势,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将理性和感性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前瞻与观照。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科学精神
试论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立足听读说写,渗透人文情怀
浅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具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