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敏
在韩国,被称为“学院”的校外教育机构影响着无数人的人生。孩子刚人幼儿园,就被父母带着辗转于跆拳道、钢琴、英语“学院”;小学到高中期间,则要浸身“学院”进行学业补习以应对考试竞争;等到上了大学,就忙着去“学院”接受培训以获得各类资格证书。即使是工作以后,网络技术、插花、料理等五花八门的兴趣“学院”也是韩国人经常光顾的地方,韩国甚至有为准新娘设立的专门学做家务的“学院”。
在这些“学院”中,以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为对象、以学业补习为目的的“学院”数量最多、影响最大,遍布全国各个角落,已成为正规教育无法小觑的存在。放学后直奔“学院”补习至深夜在不少韩国学生看来是家常便饭,一些著名“学院”的入学考试竞争激烈,学生要进行额外补习才能考上。临近升学考试,有的学生干脆白天在学校睡觉或写“学院”的作业,晚上去“学院”补小灶,“学院”在极端情形下替代学校教育成为学习的主要场所。据韩国国家统计厅2017年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生以提高学业成绩为目的的 “学院”学习参与率达到70.5%,学生的月平均补习费达到27.1万韩元(约人民币1540元),全国补习费总额达到18.6兆韩元(约1080多亿人民币),为当年韩国教育预算(约55兆韩元)的3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18-22岁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一直超过70%,因此升学竞争主要指向的是为数不多的名校。有着森严身份等级制和科举选士历史的韩国,对学历和考试的膜拜经久不衰,造成韩国人今天的“学院”症,连年低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雇佣市场对名校毕业生的青睐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及家长相信,唯有名校学历才能保障未来,而仅靠校内学习是无法达到这个目标的,为学生私人定制的“学院”补习才是通向名校的敲门砖。
为了改变激烈的升学竞争给学生带来的重负,改变公共教育质量得不到国民信任的状况,更为了避免全民补习之下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韩国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出台改革政策,包括禁止补习、取消优质高中、改革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学院”进行管控等,但迄今收效甚微。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深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之局限,终于提出了涉及整个教育体制的全方位改革计划,试图彻底扭转由考试指挥棒控制基础教育的局面。
一、颁布《促进公共教育正常化及限制提前教育的特别法令》
2014年,韩国颁布《促进公共教育正常化及限制提前教育的特别法令》,要求包括“学院”在内的所有基础教育有关机构不得对学生进行超出教育课程范围的超纲教育,或早于学生所在年级的先行教育(公立学校内所设的被称为“放学后学校”的校内补习除外)。号称“史上最严”的该法令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1)禁止提前教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院”、教习所(不具备“学院”条件的小规模补习班)和家庭教师(个人教习)等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实施超出教育课程范围的提前教育。(2)禁止超纲考试。各公私立学校在学期内或结业、升学考试中,不得出现超纲或需要提前学习才能回答的考试内容。(3)禁止在升学过程中超纲考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考试或考查中,不得出现有可能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评价形式和内容。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不得在招生选拔过程中加人对校外竞赛成绩、认证考试成绩、资格证书的考查。在高等教育阶段,禁止大学在招生特别是自主招生考试或考查(包括小论文等笔试、面试、口述、实操、实验及教职适应性、人格测试等)中出现超出高中教育课程范围和水准的内容。为此,韩国教育部下设“教育课程正常化审议委员会”专门监督各大学的招生内容。(4)禁止“学院”.教习所或个人在招生宣!传广告中显示诱发提前学习的信息。
二、实施初中自由学期制
韩国自201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初中“自由学期制”,即根据地方或学校情况指定初一或初二的一个学期为“自由学期”,该学期内学生上午上课、下午参加体验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活动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职业探索活动,通过系统的职业特性检查、专家讲座、职业参观、职场体验等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发展潜能,从而自主规划自己的未来。二是主题学习活动,对于希望加大学习难度的学生,主要通过宪法、金融、经济、经典讨论、实验性数学、STEAM等领域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提高相应的能力。三是艺术、体育活动,通过演出、戏剧、艺术设计、足球等多样的艺体类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该方面的素养和潜力。四是学生社团活动,以文艺讨论、科学实验、天体观测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基础设计教育活动,以此发展学生的潜能和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自由学期,学校取消一切考试或考查,使学生在没有学业负担的情况下尝试认识自己和世界。例如,自由学期内的职业探索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职业体验的机会,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与校外企业、机构合作,将企业、机构开发为职业体验场所,学生有机会在这些地方短期工作,且可以得到学分认证。韩国从2018年开始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将一学期的自由学期延长至.年。
三、高中多样化改革
韩国的高中布局,从20世纪70年代取消公私立精英高中采用分派入学的“高中平准化”政策,到21世纪初重启精英高中——“特殊目的高中”,再到2008年以后进行高中多样化改革,在半百年的时间里几经曲折,最终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并存的特点。目前,韩国的高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普通高中,最普遍的高中类型,全国有1556所。(2)特殊目的高中,即精英类高中,分为外语高中、国际高中、科学高中、艺体类高中、达人职业高中,培养在特定领域具有优秀潜质的学生,全国有155所。(3)职业特色高中,韩国近年来大力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甚至在2013年教育部业务报告中提出要将大部分地方大学和大专变成职业高等教育机构,因此职业高中学生的高等教育升学率也是比较高的,全国有466所;(4)体验类特色高中,是在大自然中学习,并以实习、实操类学习为主的高中,主要针对无法完全适应一般意义上的高中学生,全国有25所。(5)自律型公、私立高中:自律型高中是指不完全遵循国家课程,用灵活多样的课程設置吸引学生的高中,全国有158所。韩国的高中正越来越走向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实现“为所有人能够接受适合自己的高中教育”的长远目标。
四、建立“先就业、后学习”制度,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与高中多样化政策相呼应的是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近年来,韩国不断淡化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在尽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创造制度条件,使学生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场与学校之间自由往来,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具体做法包括:首先,建设高精尖的职业高中,改变韩国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例如 “达人高中”是国家资助的“精英型”特殊目的职业高中,邀请韩国的顶尖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实习、专业指导,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到世界著名企业免费实习,还要具有外语能力、社会服务、学业等方面的优异成绩才准予毕业。其次,建立高水平的终身学习专科大学,专门开设面向成人的学位课程、面向在职人员的学分课程和非学位终身学习课程。再次,为在职学习者便于进入高等教育体系,设立“在职申请者特殊入学”制度、“企业委托培养”制度以及设置“企业内大学”等。通过一系列改革,韩国教育部计划到2022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在读学生比例达到30%的长远目标,向OECD平均数值47%努力。
五、制定颁布《进路教育法》
“进路教育”是指尽可能开发个人的职业素养与潜能,使其在职业世界中的个人成就与幸福感达到顶峰的教育,相当于我国的“生涯规划教育”。韩国于2015年颁布《进路教育法》,提出要为所有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进路课程、进路心理测试、进路咨询、进路信息、进路体验、就业指导等活动。为此,韩国在教育部内设立了“进路教育中心”,并要求各地方教育厅也下设“进路教育中心”和进路教育协议会,统筹安排本地区的进路教育普及事宜。《进路教育法》改革教师资格制度,加入了“进路咨询教师”资格种类,开始培养专业的进路咨询教师,并要求各地中小学至少配备一名进路指导教师,以便为每个阶段的每个学生建立生涯发展规划。
六、制定颁布《全国从业能力资格标准》
为了对应试教育真正釜底抽薪,让韩国社会根据能力和素养聘用职员而不再一味参考学历,韩国于2013年宣布制定《全国从业能力资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体系,首先制定出“推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核心能力,然后在这些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再界定从事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资格。为此,韩国将职业种类分为77种一级分类、227种二级分类和857种三级分类,汇集各行业专家制定从事这些职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及评价标准。韩国根据该評估标准统一考核并发放职业资格证书,陆续替代原来由各行业协会自行颁发的资格证书。该标准的制定很快影响到职业教育学校和部分地方专科大学的课程体系,他们纷纷根据《标准》陆续制定本校课程体系。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该《标准》影响最大的是高中课程,在高中选修课程体系中大量纳入了《标准》指导下的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的规划选修课程,增加职业体验。
综上所述,韩国的教育政策改革广泛涉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试图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真正实现“减负”的目的,同时也为韩国培养出身心健康且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韩国人。然而,在儒家文化传统影响至深的韩国,能否真正实现国民意识的变迁,则是未来需要进一步追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