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基因图谱,虔心推进现代传译

2018-07-11 05:23黄荣华
人民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华基因

黄荣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直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阐释与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科学阐释、准确转译、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中国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策略,是无比光荣的时代使命。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担负起时代使命,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就要深入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虔心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与传播。

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

传统文化有怎样的存在方式?这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我以为,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可以从显性与隐性两个角度来看。

古代诗文、古代遗迹、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是显性的;古代诗文、古代遗迹、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所隐藏的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理想、审美情趣,以及这些内容所隐藏的中国人对生命、社会、宇宙等的认知、理解与表达方式则是隐性的。

对前者,今天的人们略有所知,而对后者似乎就不太清楚了。

以古诗文为例。它们有怎样的存在方式呢?其存在方式的必然性又在哪里?

“经”“史”“子”“集”是古代诗文的存在方式:以“经”(儒家经典)为中心,以“史”“子”“集”为拱卫,构成天人合一(或曰天人同构)的宇宙生命体的文化体系(或曰宇宙秩序)。在这个文化体系中,“经”居中心,宣示“仁义礼智信”,具有天经地义(或曰天地良心)的地位;“史”以人类故事诠释“仁义礼智信”;“子”以思辨姿态诠释“仁义礼智信”;“集”以文学方式诠释“仁义礼智信”。中国人几千年的知识几乎都围绕“仁义礼智信”这个“五常之道”展开。明乎此,我们才能明乎中华几千年古代文明的基本形态,明乎“道德理性”为何深深根植于中华几千年的一切文化形态之中,明乎古代科举取士时为何必考“经义”,明乎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谛。最终,我们才能明白古代中国人为什么是“这样”生活而非“那样”生活。

但是,今天我们对此的认知很少。这主要是因为近代以来形成的“反传统”遮蔽。

近代以来100多年间,中国在同帝国主义列强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弃绝中华传统的“传统”,概括说就是:“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传统文化为前提”。

几千年中华文明以“经”(儒家经典)为中心、以“史”“子”“集”为拱卫的文化知识体系,就在100多年间逐步被西方知识体系彻底拆解、否定。

西方知识体系主要是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而构建的知识体系,形式逻辑成为了世界秩序。这.知识体系中,世界成了可计算、可预测、可推演的秩序。是否科学成了衡量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唯一标准,以“线性”推演为本质特征的认知方式成了人生学习的基本模式。因此,“分类”在知识中具有“天经地义”的地位,哲学、文学、艺术、美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共构而成知识体系。

而今天中国社会所使用的知识体系正是这样一种知识体系。当我们信仰这种知识体系并用这种知识体系来认识、理解、阐释中华文明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时,必然会以一个审视者的身份,居高臨下地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看到的当然就不会是一个完整的文明版图而只是一些文明碎片,不可能是它的真实形态。

如今我们要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定要改变以西方知识体系来审视传统文化的方式,尽可能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它的优秀之处,进而阐释之、转译之、传播之。

绘制传统文化优秀基因图谱

基因本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以及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

后来人们又用基因来指称生命的文化属性,如信念、习惯、价值观等;也用其指称文明体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

中华文明体在世界的东方孕育、生长、发展,几千年生生不息。放眼世界各文明体,只有中华文明体具有这种超稳定性特征。笔者以为,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就要研究中华文明体中那些支撑其超稳定性特征的优秀“基因”,探索这些优秀“基因”有怎样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各自有怎样的活性力量,相互间有怎样的关联方式,然后才能绘制出可以进行现代转译与传播的优秀基因图谱。

我们依据中华传统文化以“经”为中心的存在方式,从“经”及其阐释与运用中,从“史”“子”“集”的表达与传播中,从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现支持中华文明体几千年生生不息的优秀基因有许多,而其中48个基因点是最具活性力量的基因:

“中”“华”“大”“地”“诗”“书”“礼”“乐”

“仁”“义”“智”“信”“亲”“师”“友”“学”

“汉”“唐”“文”“史”“日”“月”“江”“河”

“儒”“墨”“道”“法”“神”“龙”“圣”“国”

“忠”“孝”“廉”“耻”“修”“齐”“治”“平”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其中“中”“华”两个基因点是核心基因。为什么?我们发现,从地理空间的“中心(中国)”,到心灵空间的“中正”,再到形而上的哲学世界的“中庸”,如果用一个基因点来概括中华文明体,那就是“中”。

如果说要用两个基因点来说明中华文明体,那就是“中华”。“华”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从区别于周边野蛮人而彰显自我文明属性的“华夏”,到体现民族大融合文化意义的“华族”,再到表达中华文明体审美高度的“华章”,构成了“华”这.基因的基本内涵。

“中”“华”合而为“中华”,意味着我们是居住在大地中央的人,意味着我们是居住在大地中央、穿戴华美衣饰的文明人。在对这两个核心基因的核心意义的破译中我们发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本源——我们是可视范围内的最高文明的代表。几千年来,中国人就是以这样的文化自信热爱着自己居住的这块土地,热爱着自己拥有的文明。

依此,围绕“中”或“中华”,这个核心基因,向外推衍,就有了“中华大地”“中华大地诗书礼乐”“中华大地诗书礼乐仁义知信”“中华大地诗书礼乐仁义知信亲师友学”,这样不断扩展的发现之旅,直至“天人合一”,48个基因点织就了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图谱。

这些最有活性力量的基因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

如果把中华文明体比喻为一个圆球,那么48个基因点分布在这个圆球上,并且构成球体的6个层级。这6个层级并不孤立,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相互渗透。

大体而言,第一、第二层级的16个点处于“球体”的内核——“中华大地诗书礼乐仁义智信亲师友学”,是中华文明体最基本的表现;第三、第四层级16个点是“球体”的中间层——“汉唐文史日月江河儒墨道法神龙圣国”,是中华文明体基本表现的支柱;第五、第六层级16个点分布于“球体”外围——“忠孝廉耻修齐治平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是整个中华文明体的灵魂,是精神方式,也是文化大逻辑。

前32个基因点有的是形,有的是形神兼得;后16个基因点是神与灵。无神与灵则形死,无形则神与灵无所附。点与点之间相互联通,形神相得。这样,中华文明体才形象生动,精神摇曳,几千年生生不息。

虔心推进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现代转译与传播

绘制传统文化优秀基因图谱是研究与发现,虔心推进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现代转译与传播则是更具体的施教行为。

1.科学阐释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这里的“科学阐释”,主要是讲清楚传统文化与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什么内在关联,与我们现代人有怎样的内在关联,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对我们今天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会产生怎样的推动力,对民族永续繁荣昌盛有怎样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2.准确转译

准确转译是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最难的一步。所谓准确转译,就是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契合孩子学习的课程,引导孩子真正明白自己的生命所自、文化所之,而产生古今生命的联通,获得来自传统、助推现代生命体前行的力量。将“传统文化”融入、转化,让其“活”在“我”心中,表现为“我”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情感方式、思维方式。

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构建传统文化课程时应尽可能做到“古今联通”,实现“古今对接”。

在编写《中国人》(2011年8月出版)时,我们从“理想人”的角度组织学习内容,将“儒家的理想人”一直到“当代走向世界的人”等15种“理想的中国人”融于一体。表层以时代发展为线,内在则以“中国人”的精神发展为纽带,力图呈现“中国人”的精神历程,使学生对“中国人”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对在本民族发展进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中国人有真了解、真理解,进而认同与欣赏之。

在编写《中华古诗文阅读(高中6册)》(2015年8月出版)时,我们坚持以中华知识体系的存在方式展开。期待在古今对照、中外对比中,引导学生认识、发现、理解、欣赏民族文化的优长,认识它在中西文化交汇过程中的遭际、挣扎、反抗、斗争,以及它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融入与自强、吸收与发展、获得与贡献。也期待通过这样的学习,真正揭开对学生心灵的“反传统”遮蔽。

在编写《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2018年出版)时,我们依据全部48个基因点的表层(肌理)、中层(事理)、深层(原理)进行了分层。比如:“中”的表層(肌理)是“中国”,中层(事理)是 “中正”,深层(原理)是“中庸”:“华”的表层(肌理)是“华夏”,中层(事理)是“华族”,深层(原理)是“华章”……

这样的分层依据两个原则:基因点的内容由表及里;学生学习内容由浅人深。两个原则结合,确立每个基因点在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

大体而言,基因点的表层(肌理)内容对应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发现被早已遮蔽的常识;基因点的中层(事理)内容对应初中阶段,引导学生发现常识背后的支撑;基因点的深层(原理)内容对应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发现支撑背后的思维方式与文化逻辑。每个阶段48次发现,3个阶段共有 144次发现。每次发现都努力使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在不断的“悟”中,推动学生的文化生命成长。

在具体转译基因点时,每个基因点又分6个板块展开,依次为:字之象、诗之声、文之韵、事之理、人之情和文化点醒。设置这样6个转译板块,是从看得见的文字入手.,到文字背后的事理与人情,再到与现代人及其生活的内在关联。

“字之象”是一眼可见之形象,也是一思可得之道理,还是再思可晓之民族思维方式,更是三思可悟之民族文化大逻辑。一字是一字之象,两字相生多重形象,多字叠生无限形象。借用《易经》的话说,就是 “三生万物”。

“文化点醒”则是将字之象、诗之声、文之韵、事之理、人之情五部分贯通阐释,通过体察式学习后,达到对传统文化优秀之处习而察之,察而明之,明而感之,感而爱之,爱而阪依之。

彰显传统文化优秀基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中华文明体是一个圆形文明体,其早期文明中已包含了后代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它的早期文明就孕育了几千年生生不息的基因。

正因为此,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大家在接触到中华文明时,都对中华文明赞叹不已。雨果在1865年写作《莎士比亚论》时将西方与东方联系起来思考:“产生了两首巨大的诗篇。此地是“太阳神”,那儿是“龙”……这两个世界属于最高的趣味,标志出这最高趣味的两极。这最高趣味的一端有希腊,另一端有中国。”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中也说:“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也正因为此,西方从伏尔泰开始,许多大家都从中华文明中借力,或充实或发展自己的学说。

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团的关联曾经做了认真梳理,并寻找出传统文化48个优秀基因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词汇之间丰富而紧密的内在关联。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内在关联在于——“从自信所居之地是穿华美衣服的文明人所居之‘中国,到拥有诗、书、礼、乐、儒、墨、道、法、日、月、江、河、汉、唐、文、史、神、龙之‘圣国。这是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建立现代中国人对现代中国文化、现代中国文明的强大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爱国文化的核心要素”。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华基因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基因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