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季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今年“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到了全社会面前。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换句话说,新时代的教育,能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归根结底取决于能否做到“公平而有质量”这个关键所在;如果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那么“公平而有质量”就是教育这个百年大计的根本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强就强在“公平而有质量”这个核心所在。可见,突出强调“公平而有质量”,就是要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推动我国教育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大起来”到“强起来”的根本性转变。
“公平而有质量”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强调办好中国教育必须有中国特色,这种特色首先就体现在“公平”和“质量”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上。一方面,只有将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只有牢固树立“质量立教”意识,既注重“量”的扩张,更突出“质”的提高,才能探索走出一条教育内涵发展之路。
在建设教育强国中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关键是要在补齐短板、加固底板上狠下功夫。所谓加固底板,就是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包括多样化社会思潮带来的风险挑战、市场逐利性带来的风险挑战、网络新媒体带来的风险挑战、敌对势力渗透争夺带来的风险挑战。所谓补齐短板,就是要着力解决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依然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使教育“有质量”、让每个孩子“上好学”。为此,应着力抓好两个环节。
一是着力增加教育资源总量,努力实现机会公平。比如,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在一些地区仍较突出。特别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还会持续存在。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資源供给。再比如,同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相比,一些地区高中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较突出。我们应加快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高中学校,努力增加高中教育资源供给。
二是着力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全国81%的县已实现基本均衡,下一步关键是要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让所有孩子都能接受高质量教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我们在实践中也可以积极探索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同时,通过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帮助乡村薄弱学校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再比如,我国高中教育已进入普及攻坚阶段,必须立足高起点、着眼高质量,积极创新育人模式,不断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突出课程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还比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应当让农村学生有更多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机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这些都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实实在在的举措,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