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心灵之殇,教育能做什么?

2018-07-11 01:56徐星上海教育
新校长 2018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心理健康英国

文/徐星(上海教育)

《十三个原因》是美国流媒体巨头网飞公司于2017年推出的青少年题材新剧。讲述一个叫汉娜的女高中生,在自杀前寄出自己录制的13盘录像带,录像带的内容就是她自杀的原因。

该剧一播出就成为网络热门话题。围绕此剧的争议很大,美国的心理健康专家分为两派:一派批评该剧主角的自杀过程容易对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产生诱导作用,美国学校心理学会在其网站发表的一则声明表示,怀有“任何程度自杀意念”的青少年都不应该观看这部电视剧。另一派则认为该剧为与青少年讨论自杀危机,并教导他们如何识别同伴身上抑郁或自杀倾向的预警信号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争议反映出“青少年自杀”话题受到广泛关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有关报告称,2007年以来,全国10~14岁青少年儿童的自杀死亡率持续增长。自杀的背后往往能看到心理疾病的影子。自杀身亡的人中超过90%患有心理疾病,最常见的是抑郁症。

每个人都会有感到担忧、焦虑或者失落的时候,但并不是说这种时候人就患上心理疾病了。心理疾病的普遍症状包括: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情绪有剧烈起伏;回避家庭、朋友或社交活动;有睡眠障碍;时常感到愤怒、敌对或暴力情绪;有妄想症,产生幻听或幻觉;经常想到死亡或自杀。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心理疾病,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富人、穷人。其中,青少年儿童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

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信息,一半的心理疾病开始于14岁前,75%的心理疾病开始于25岁前。全世界10%~20%青少年儿童有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处理,这些心理问题会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教育以及生活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美国的全国心理疾病联盟这样描绘该国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五分之一的13~18岁青少年有或将有严重的心理疾病,14岁及以上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中一半的人从高中退学;10~2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排到第三位,自杀身亡的人中90%有潜在的心理疾病。英国近期一项政府资助的研究发现,24%的14岁女孩和9%的14岁男孩患有抑郁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社交媒体和学校相关压力的影响。据澳大利亚心理健康组织报道:目前澳大利亚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有精神不健康状况;自杀是澳大利亚青少年最大的杀手,其造成的死亡比例甚至高于车祸;患有终身精神疾病的青少年中有一半在14岁前就开始发病。

孩子们为什么不快乐?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正反映出人们普遍感到不幸福、不快乐的现状,到了青少年儿童身上更是如此。“无忧无虑的童年”更大意义上成为一种美好的追求,很少有孩子能真正获得。

英国是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灾区。在2007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针对西方各国开展的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中,英国排名垫底——英国的孩子最不快乐。为什么?社会和家庭要承担一部分责任。英国的儿童社会组织联合约克大学于6年前推出了《美好童年报告》,之后持续关注、每年一报。2017年的报告于8月出炉,结果令人担忧:年轻人的幸福感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新低。

孩子们普遍表现出对犯罪的恐惧,可见英国社会和家庭没有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学校能否成为让孩子们安心快乐的避风港呢?

英国的情况恐怕不尽如人意。“我知道孩子们不快乐的原因很复杂,但我忍不住觉得学校扮演了主要角色。”心理学家马克·史密斯曾在中学任教超过10年,他在《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如此不快乐?》一文中,指责学校的考试压力和对学业成就的看重导致很多学生饱受焦虑和压力的困扰。他认为,尽管希望孩子们表现好的愿望无可非议,但学校对成功的定义和标准太过狭隘,几乎完全建立在考试成绩上。与此同时,学校也被同样的标准所评判,于是孩子们的健康、快乐因为成绩排名而被牺牲了。

“积极教育”的有益探索

心灵病了的孩子越来越多,但幸好,心理疾病是可逆的,大多数病人都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缓解症状,让自己“感觉更好”,比如咨询心理医生,接受药物或非药物治疗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尽早地发现心理疾病的预警信号并采取合适的办法,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这一点上,家庭和学校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除了提供情绪发泄室和心理健康教师,学校还能做些什么?英国惠灵顿公学前校长安东尼·塞尔顿在十多年前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在学生每天的学校日程里面安排两分钟的“静止”时间,用于冥想。此外,13~15岁的学生每周还另有15分钟的“静止”时间。安东尼表示,冥想或正念被证明是提高青少年对抗心理压力的耐挫力的有益办法。惠灵顿公学的“静止”项目在当时备受争议,不过接下来的9年里面,学校在排行榜上的位置大大提升,进步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所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快乐的孩子能学得更好。

如今,英国有更多的学校引入包括冥想、正念在内的“积极教育”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帮助他们过上心理健康的生活。

“中小学校长们都认同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这里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不过我认为,学校教孩子们变得更耐挫、更抗压,的确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好办法。”英国学校和学院领导人协会前任主席伊安·博克汉姆说。

在赫特福德郡的韦斯特菲尔德小学,每天早上到校报到后,260名学生开始做同一件事情,不是上课,不是早读,也不是玩耍,而是做一些基础的瑜伽动作,同时闭上眼睛,幻想自己身处私密的“气泡”内,接下来花几分钟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这些学生已经修完了一门针对7~11岁孩子的正念课程“Paws b”。

在威尔特郡的布兰登森林学校,副校长朱莉·亨特在看到本校许多学生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后,在慕课平台edX上完成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课程“快乐的科学”,并为本校师生编写了一个快乐项目。此后学校每学期都会围绕一个核心概念,比如坚毅、成长型思维、耐挫力等,开展各种集会活动、辅导小组活动或一对一交流活动。变化是可见的,朱莉说,过去学生会说,“我压力好大”,而现在他们会说,“我得找人聊聊这个”,或者“我需要停下来喘口气”,考试期学校也比以前更为宁静平和。

心理健康能否成为“必修课”?

虽然人人都明白心理健康很重要,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但现实中,核心学科的教学被学校和教师视为最重要的任务,当经费和人力资源有限时,心理健康教育就会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因此,要发挥学校和教师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给予他们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美国的纽约州从今年开始,州内的所有小学、初中、高中都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州规定的健康类课程之中。“我们希望尽早为人们提供帮助,更早地介入可以获得更积极的结果,”纽约州心理健康协会成员、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者卡尔·沙罗霍思表示,“学生和教师将更明白有需要时应该去哪里、向谁寻求帮助,同时将心理健康列为课程的一部分,也有助于将这个话题正常化——我们应该能像谈论其他健康问题一样谈论心理健康。”

在英国,也有人在努力为心理健康教育争取更高的地位——“必修课”。2017年,一个小小的非政府组织(当时员工不到5人)——肖心理基金会向政府发出请愿,要求英国所有学校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目前,英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只占其个人、社会、健康和经济教育课程的很小一部分。英国教育部在对该请愿的官方回应中称:“我们必须使心理疾病成为我们每一天关注的事项。我们希望学校能自己决定如何给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开发能满足本校学生需求的个人、社会、健康和经济教育项目。”可以看出,英国政府目前尚无单独开发心理健康课程的打算,心理健康教育仍被包含在个人、社会、健康和经济教育课程之内,且对具体教学不作全国统一要求,由学校自主决定。对于全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心理健康英国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英国的环保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