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丽媛
(吉林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是人与他人、环境、社会的集体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境认知理论(situated cognition theory)认为,“意义的建构过程不是语言学习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1]。从情境认知理论视角来看,修学知识是有情境性的,它是在活动、情境和文化的不断交流发展前进中被采用和发展。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情境学习就是在情境脉络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这种境脉反映了知识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应用方式”[2]。换句话说,情境学习就是在一个学习环境中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习共同体在情境中去实践、合作、互动、反思等协商并建构知识。而这一切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的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学习情境来突破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身心发展的过程。
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就是创设与学生已有认知相同或相近的真实情境,方便学习主体的认知迁移。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情境可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的表征有:提供反映所学知识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中所采用的方式;提供仿造文化实践中的真实活动进行教学;提供一些多元化的角色和视角来构建知识。
在知识与学习情境中,知识是作为个体参与到新的情境之中的,并在新的情境中迁移、变更、协商时生成。在真实情境下、在活动情境中,利用知识发展生成能力。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知识教学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观念,认为知识建构形成的学习过程具有情境性、应用性和协商性。
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按照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通俗地讲,就是教得巧妙、教得有效、教出美感、教出特点”。李镇西,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教育哲学博士(苏州大学),语文特级教师。“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这八个字成为他课堂教学中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片段一(表1):
《致女儿的信》是由“什么是爱情”触发的。李镇西老师从处在与苏霍姆林斯基女儿相仿年龄的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对于“爱情”正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并且非常好奇,没想到老师会捅破这层窗户纸,率先跟他们聊起了这个敏感的话题。而在聊这个话题时,李老师先打消了学生的顾虑,“放心,李老师不会问你具体是怎么想爱情的”,让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状态,把中学生正在经历的或曾经想过的“爱情”提出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对爱情的独立认识得到鼓励,触发学生想表达的欲望,用问题创设一个学习情境。
表1 师生问答
片段二(表2):
从情境认知理论视角来看,李镇西老师从生活中以学生随年龄的增长对“爱情”的心理变化发展,以及学生可能经历的事为学习情境的素材,利用有些学生没有问家长,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富有意义的情境。如果是普通教师,可能就错过李镇西老师接下来的追问,而李老师就学生没有问父母这个话题继续追问,与学生平等对话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在与学生的交流、师生的互动中,深化主题,使学生对“爱情”理解深化。
表2 师生互动
片段三(表3):
这个片段是李老师与学生在理解文本的互动,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也认真地在聆听学生的交流。当发现学生在重点的地方理解没到位时,他用平等的姿态或者说语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同意钟雪的补充,他的补充很重要。我也谈谈我的理解……”这会让学生感到很温暖。教师真正地做到了走近学生,与他们展开心与心的交流,而不是“说教”。在一种和谐的情境中,教师巧妙地弥补了学生认识上的不足,也达到了教学效果,让学生对“爱情”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这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表3 师生协商
这堂课完美地体现了李镇西老师“学习的情境性、知识的协商性、情境的真实性”的授课方式即教学艺术,目前,这种方式应该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方式,但对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来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理念上的转变,需要教师跳出传统的教学思维。但无论如何,情境认知理论所提出的理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应该是一个趋势,是想要追求教学艺术的教师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