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世界,善教善引导

2018-07-10 14:44毛影娣
考试与评价 2018年1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诗意境

毛影娣

【摘 要】中国是诗歌大国,各类诗词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进诗词的神奇世界,感受诗词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文学的享受与沉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交融。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透过字词句间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诗同行,芬芳一生。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语文素养

中国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而古典诗词正是屹立在文明历史中的文化瑰寶。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睿智,还能丰富人的语文素养。

现在,古诗词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更是具有强大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一字一词中都透露出自然美与人情美。教学中,教师如能带领学生走进古诗的世界中去,不但能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让学生觉得语文的学习是一项艺术的鉴赏,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如何更好地教学古诗文成为了语文教师必须钻研的一项艺术。

我在古诗文的教学中,一直都会把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致力于探究古诗文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到课堂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谈谈如何实施古诗文的教学。

一、启发想象,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什么是意境呢?它是诗人的看法、体验、情感世界相融一体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在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走进古诗的意境中。如《寻隐者不遇》,它的语言短小精炼。初读时,学生会觉得这首诗非常简单,但细读之下,便会发现易中藏难。如寻隐者为何来此,路途如何,诗中只字未提。后来遇见童子,与童子的寒暄与对话,诗中也只是片言少语,仅仅摘选了三句,但这精短的三句中,却是“小乾坤,大世界”。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大致了解时代背景、诗中的人物以及诗的大概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诗人的路途情况怎样,看见童子后有何想法,诗人在松树下问了童子什么,童子如何回答,两人还可能会有哪些对话。再让学生充当角色,走进古诗中,在这个角色扮演中,学生的参与激情非常高涨,想象十分丰富有趣,许多人还配上生动有趣的表情与动作。把《寻隐者不遇》的内容如放电影般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自然而然走进了诗的意境中。

又如,我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学生发言热烈,有的说:“我最高兴的事就是过年可以回家乡……”有的说:“家乡让我感到特别亲切,每次离乡回城里都让我感到依依不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内心情感被激活了,紧接着,我再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贺知章,说说当你老态龙钟时回到离别已久的家乡时,看到家乡的一景一物,心中作何感慨?表现怎样?学生畅所欲言,连一位平时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说:“啊!我魂牵梦萦的家乡啊!我终于回来了!我又看见了儿时常玩的那个小山坡,听到了老乡们亲切的乡音,闻到了熟悉的乡土气息,我不禁欣喜若狂,老泪纵横啊!”然后我承接出下一个场景:诗人正在感慨之时,几个儿童好奇地围了过来,他们会问些什么问题呢?诗人听了儿童的问题,心中会如何想,又会如何回答呢?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各抒已见,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了这首诗的意境。

二、通过吟诵,领悟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一方面体现在它的音韵美。古诗对仗工整,押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诵读之下便能感受它的节奏美;二是指它的语言准确精炼、含蓄隽永、清新雅致,一字一词中都包含着无穷的内容。例如:《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一句中的“生”字就把日照香炉的场景写活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眼前就仿佛出现了山间烟云袅袅上升的绝美画面。又如唐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 “花、山、月、鸟”这些景物的点缀让这幅夜晚春意图生动起来,静寂的景物与惊醒的山鸟相结合,这种绝美的冲击使这幅图静中有动,这种以动衬静的方法更使人感受到春夜山林的静谧。教学中,如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品读,便能品悟诗人用词的巧妙,便会被这首诗清新动人的语言美所打动。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诵读呢?我在古诗的教学中,总是把吟诵贯穿始终。初学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深入品悟时就指导学生边理解边诵读,学完之后的升华阶段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时或配上表情动作,或闭眼想象地背诵。宋代方岳曾说过:“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通过诵读,学生不仅体会了古诗的语言美,还有了自己独特的领悟。

三、品字析词,提升鉴赏古诗的能力

古诗把画面美、色彩美、社会美、意境美融为一体,所以学习古诗是个鉴赏美的过程。品词析句可以加强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提升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如《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一个“大”字就突出了边疆沙漠的广阔无垠;一个“直”字更是“着一字而得风流”,生动地写出了大漠无风时的苍凉空旷之景;面对无树无草的苍凉空旷的沙漠和横贯眼前奔流不息的黄河,诗人的一个“长”字便把这种感觉写活了;“圆”字给人以苍茫之中又含有温暖亲切之感,通过仔细品悟,学生便能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我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让学生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如:把“绿”字换成“过”或“来”等字好不好,从而体会到“绿”字生动地点明了春回江南,大地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所以在古诗的教学中,品字析词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深入引导,再现古诗的画面

每天的语文课前三分钟,我们班就会传出抑扬顿挫的古诗诵读声。这时我就会趁机和学生们一起走进古诗词中去,给古诗词配上画面。如今天要诵读的是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问他们:“在诵读时,你们在诗里看见了什么呢?”

“我看见了小船、烟雾、夕阳、旷野、天空、江水、明月……”一学生抢先回答。

“那诗人在画里面吗?”我接着问。

“在,因为诗中‘客愁新、‘月近人这些词句都暗示了诗人就在小船上。”另一位学生沉吟片刻后回答。

“棒极了。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你会如何画下这幅画呢?”我趁机引导。

“我会画一个人摇着小船,在烟雾迷蒙中靠往岸边……”

“画面中远处的天空要比旷野近处的树木低……”

“还要在船边的江水中画上明月的倒影……”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就把这首诗的画面勾勒出来了。紧接着,我又作深一层提问:“在你的画中,你觉得此刻诗人的心情怎样?”“我觉得诗人此刻的心情是忧愁的,首先诗中出现了‘愁一字,另外,诗人当时是独自一人处在空旷静寂的环境中,心中难免会伤感。”

“但在后来,诗人在伤感之余也找到了安慰,因为诗人看到船边江中月亮的倒影跟他离得是那样近。”

学生的发言是那样令我惊喜。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给高深的诗词内容配上画面之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透彻了。我每天让学生们将一首又一首的古诗配上生动的画面,就如烹饪出一道又一道美味的文化早餐,不知不觉中,滋补了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总之,古诗词的教学策略是灵活多样的,正所谓“一诗一世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古诗世界的美好,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厚的诗词底蕴,培养学生品析古诗的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霍松林.唐宋名篇品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林茂彪.新课改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EB/OL]. [2006-8-22].

[3]肖川.名师备课经验(语文) [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诗意境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春色满园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一朵花的意境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