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羌族传统运动推杆的发展

2018-07-09 09:47黄鑫
卷宗 2018年17期
关键词:羌寨羌族推杆

羌族推杆,在羌语被称之为“无勒泽泽”,是两人或者多人之间进行的角逐的比赛项目。多在逢年过节及婚礼、丰收等喜庆场合举行的竞赛活动,主要流传于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黑水、松潘、北川等羌族地区的最为普遍的一项体育活动。

1 推杆的起源

羌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自称“尔麦”“日玛”或“尔玛”,他们主要聚集在四川岷江江河兩岸和绵阳北川一带的。由于羌族没有文字,以及缺少相关的文献记载,关于这项羌族的传统运动项目的起源,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出来。

相传一千多年以前,古羌人迁徙到岷江上游一带定居,强横的外族戈基人经常侵犯古羌人的羌寨,为了抵御强敌,羌人决定组织一批精壮的青年男子前去迎击蛮横的外族人,所有出征的武士都手持长矛,在战场上个个都奋不顾生,英勇杀敌,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保卫了古羌人的领地和羌寨里族人的安全。为表彰保护羌寨建立功勋的勇士,寨上举行了隆重的庆功酒会。在庆功的聚会上,美丽年轻的姑娘为保卫羌寨安全的英雄们献上美酒时,在功勋面前英勇的武士们却相互推让起来。就在这时,一位享有威望的老者给出了一个主意,将作战用的长矛的矛头取下,接着由两名勇士各执矛杆一端使劲往前推,轮流进行较力,把力气大者定作保卫羌人的英雄,之后寨中的所有人依次向胜利者敬酒。从此,这项角力运动就世代流传,逐渐演变发展成一种羌族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

把传说作为推杆起源的解释,不能使人信服。推杆运动的发展也有在生殖上的考虑,古羌族人经过长期迁徙,选择在处于高山险峻、急流纵横的地带,生活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给他们的生存带来相当大的考验。在饱受苦难与战乱的一个苦难沉重的民族,对生殖有着深厚的崇拜情节,在羌族人聚集的地区至今仍然有对生殖崇拜的历史遗迹,表明羌族先民对种族繁衍有相当大的重视。在推杆时一般使用较粗的竹竿进行比赛,在西南地区的先民看来,竹是崇拜生殖的一种象征。竹生命力旺盛、繁衍快,竹直立挺拔,质地坚硬,有着象征男根硬挺的内涵,能够证明古羌族人对自身繁衍的愿望。借助竹的兴盛的生命力和繁殖力,表达先民祈求部落繁衍昌盛,生生不已的生殖力量与愿望。

推杆中“互推”、“互顶”、“一攻一守”是角力与技巧的较量,要求参与者具有强劲的四肢力量、腹部力量和身体的灵活性。正是因为原始先民对生殖崇拜有着集体意识,才形成了这项简单易学、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的推杆运动。该运动在省政府2009年7月13日第二批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 推杆运动的现况

推杆发展如今,已在羌族地区形成比较固定的比赛规则及比赛形式。 推杆在羌族中称“吾勒泽泽”,比赛在两尺见方的平地举行,使用一根约一丈长手臂粗细的木杆或竹杆,杆中间系布带或绳子为标记。一人紧攥一端,并将木杆驾骑在两腿之间,作为进攻。攻守双方面对木杆须保持水平,不能上下摇摆或忽然猛推,进攻的一方必须将木杆向前推至两尺以外的界线外才算获胜,否则被判失败。一局比赛结束则双方交换场地进行下一局比赛,每局比赛之间可由双方商定或由组织者确定间歇的休息时长。裁判由村寨的长者或有威望者担任,比赛时间为裁判击掌5次(一次间隔5秒左右)限定一个回合,5局3胜或3局2胜制确定胜负双方。由于防守的一方较为省力,进攻者可增加到2至3人,增加人数的进攻方则在10至20秒钟之间多向前推过50至80cm为胜,反之为败。这种传统的推杆形式,现都已列入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的传统表演项目。年复一年的推杆活动,在传统比赛形式的基础上,羌族人民创造了转杆、扭杆、拉杆、骑杆、跳杆和爬杆等传统体育活动,丰富了推杆运动的文化内涵,也为勤劳淳朴的羌族传统活动增添了自己民族特色和羌寨人生活情趣。

3 运动的发展

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将羌族推杆作为我国民族风情的展示节目之一,进入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前的垫场演出。展示中充分体现了刚遭受汶川特大地震打击的羌族人民坚强不屈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国内外观众及媒体的高度评价。随着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机遇及观念更新以后,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推杆运动也不断发展,走出封闭发展的羌族人体育将本着保持特色、寻求出路的原则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的推广发展和普及,能提高参与群众的体质健康,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力发展和推广,已出现娱乐化趋势。

虽然推杆运动在羌族地区广为流传,但是由于缺少对羌族传统运动推杆的文字记载,使得这项体育运动的发展缺少确切的理论材料作为基础, 加上羌族地区落后的经济和科学水平的不发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民族体育事业的对外发展。

4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汶川县政府对羌族推杆的形式和活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在2015年,已经对羌族推杆进行多方位的录像,科学、系统地整理、记录所收集的资料。将羌族推杆纳入全州民族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定期组织活动。建立羌族推杆传习所,完善传承机制,培养羌族推杆的继承人。2016年对所有相关羌族推杆的资料进行分类、编辑、建档,建立完整的资料档案库。设立相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羌族推杆保护基金,积极推进羌民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作者简介

黄鑫(1975-),男,汉,四川平武县,助理讲师,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羌寨羌族推杆
寒池
兜底扶贫成效探析——基于高山羌寨扶贫户的个案考察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有趣的羌寨婚礼
重水堆装卸料机B推杆固定销窜动故障处理
重水堆装卸料机B推杆固定销窜动故障处理
核电厂装卸料机B推杆位置失效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
注塑模斜推杆机构强度分析及其结构尺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