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摘 要: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概念,群体活动会产生与个体活动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当今的每一个大学生都处在一个或多个群体之中,群体心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是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视角,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了解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心理现状,并充分认识到群体心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对群体心理理论进行学习和掌握的前提下,运用群体心理将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
关键词:群体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8-0150-03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群体之中,群体之中的各个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之中产生情感、价值取向上的互动,从而形成群体心理,也就是这个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和状态。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与自媒体应运而生,当代大学生群体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此背景下所产生的群体心理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如何认识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变化,利用群体心理来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概况
(一)群体心理
说到群体,按照心理学的视角,可以将其理解为若干个体在精神或者意识上具有一致性心理;或是在实践活动上具有统一性的前提下,形成共同的目标,并为这个共同目标而相互配合行动的心理。群体心理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而言的,是指群体内部的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的过程中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群体成员在与社会发生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境、情绪、认识和反应。群体成员之间会因群体的结构与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使成员在心理上彼此产生联系,此种联系便会使得成员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群体心理具有五个方面特征:服从心理、从众心理、暗示心理、认同心理、模仿心理,这也是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现象。
(二)大学生群体的基本形式
一般情况下,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划分时多是按照群体的正规化程度来划分,因此可将大学生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1.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拥有固定的结构和相应的群体规范、其群体成员有自身固定的角色和相应的职责、每位成员都有群体所赋予的权利并对集体负责的群体。正式群体一般都是学校相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正式组建的,是各大高校履行其教学、科研、行政职能的基本单位。正式群体中最典型意义的就是班集体,每位班级成员在班集体中都拥有各自的职责和角色,共同遵守班规班纪,拥有一致的奋斗目标,并由此产生共同的行动力。他们彼此相互友爱,互相尊重,平等共处。因此,大学班集体也是大学生正式群体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形式,其他常见的正式群体还有学生会、共青团、大学寝室等。
2.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这一专有概念是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被心理学家梅奥首次提出。在当今,非正式群体主要是指那些基于一定的好感、相似的爱好、共同的民族和共同的家乡等因素而自发、自愿形成的有一定规模的团体或群体,这类群体往往不具备正式的群体规范和群体结构。大学生中非正式群体比较常见的形式有同乡会、QQ上的好友群、微信上的朋友群等。
(三)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现状
1.從众心理和群体压力趋于弱化。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变得更加宽容,经济市场更加自由,政治氛围也愈加宽松,开放的社会风气使社会上的每个个体基本都能够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发展。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个体意识相较于上个世纪的高校学生显得更加强烈。从小就被关注与培养的当代大学生们,在青少年时期便普遍崇尚做一个有“个性”的人,以自己在群体中的卓尔不群为傲,极少人愿意成为别人眼里的“平庸无奇”之辈。因此,当代大学生多数不愿在一些观点与想法上随波逐流,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正在逐步走向弱化。
2.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在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现象,就是一切为己、崇尚享乐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范仲淹笔下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在当代大学生中不只是不多见,而是罕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社会的开放使得西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到国内人群中来,尤其是接触网络与外部信息最为频繁的大学生群体,最终导致当代大学生过于重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群体的利益。在班级这种正式群体中,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群体的动向不足以影响到个人,这就使得群体对于个体的影响减弱。
3.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相比于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因其自发、自愿等形成特性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此外,非正式群体借助网络与自媒体这股大潮,其形成过程更加方便快捷,群体内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广、更快。譬如在微信、QQ这种社交媒体软件上的“老乡群”,大学生在刚入学时便会加入,从中结交好友,组织实践活动,甚至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在“老乡群”里也能及时了解到就业信息。因此可以说,像“老乡群”这样的非正式组织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在逐渐增强,大学生也更热衷于加入此种非正式群体。
二、运用群体心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
(一)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针对人的教育,而人作为社会的个体是不能独立于集体之外而存在的。要对“个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忽视群体心理这一必要的切入点。当代大学生在高校中所接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包括思想、道德、政治、法规、心理等方面的引导教育,其中,在心理教育模块上,单独的个人和群体中的个人在心理问题的解决上会明显不同,健康向上的群体心理会使置身其中的成员受到健康、积极地熏染,全体成员间的沟通、交流、鼓励会使得个体拥有正面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二)能够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将群体心理理论运用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内部聚合力,使群体成员之间情感联系更加紧密。大学生在刚刚进入社会时都会表现出极强的不适应性,究其原因,就是学校单纯学习氛围无法完全教会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之道,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而学校内的各种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某种程度上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人交往、合作的锻炼机会,在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通过群体心理来引导个体心理
群体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心理,对群体心理现象进行剖析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首先,群体压力会催生群体成员的从众心理。在一般情况下,当某个群体成员的想法与群体中的主流思想不一致时,便会产生疑惑和紧张的心理压力,个体就会在主观上产生与群体其他成员在思想或行为上保持一致的想法。其次,群体心理会使群体成员之间形成较强的群体凝聚力。群体的地位与权威性、群体里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目标的一致性影响着集体的凝聚力。除此之外,高校中对正式群体负责的管理者如教师、辅导员对群体的引导和管理技巧,以及对群体成员的奖惩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的群体的凝聚度。再次,群体的相关规范会对群体成员产生约束与导向作用。任何集体单位都需要某种约定俗成的规矩、机制来规范团体内的日常运作。
三、运用群众心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重视群体心理理论的应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群体心理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进而对群体心理理论进行学习与研究,并最终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通常会用到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领导者和群体心理等群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群体内部各成员间的情感维系程度以及活动配合度决定着群体内部的聚合力。影响着群体的内部聚合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群体的地位与权威性、群体里成员的整体素质、群体内部的个体成员之间情感取向和价值观的一致性等。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得到顺利开展,就需要重视在大学生最基本的正式群体——班级中提高群体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群体规范是群体确定行为标准,这些标准为群体的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每个成员必须遵守。要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就要重视对大学生群体制定相关规范,对群体成员进行约束与导向,进而达到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的领导者会对群体中其他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扮演者引领群体活动方向的角色。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群体领导者的在群体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在高校中,辅导员便是大学生中的群体领导者,在班级里,班干部也可以作为班级群体里的领导者,他们在群体中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因此,要充分发挥群体领导者的正面的引导作用,适当强化领导者们的在群体里的职能特性,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发挥推进作用。
(二)加强正式群体建设
正式群体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班集体,班集体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同时,另一种比较点典型的大学生正式群体是学生宿舍,宿舍是大学生生活与交往的重要场所,宿舍内部室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此,班级和学生宿舍的和睦需要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到班级建设和宿舍建设的重要性。在班集体建设中,对集体目标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目标太高会让群体成员感到气馁,目标太低会让群体成员缺乏动力,只有合适的目标才能激起群体成员的斗志。班级规范是必不可少的,班级规范可以使群体内部保持高度的纪律性,使每位班级成员时刻矫正自己的方向,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
相比于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因其自发、自愿等形成特性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并且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由于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多数是自发性的,多数是借助网络组织起来的,是没有具体规范的非正规化群体,成员进入基本无门槛,致使非正式群体成员鱼龙混杂,这在给大学生带来某种便利和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非正式群体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引导,避免消极后果,促使非正式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对非正式群里进行引导,要正视影响非正式群体的一个关键因素——群体内部的“核心”人物,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意见领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在非正规化的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关键作用,通过对这些人进行合理的引导,来影响非常正式群体里的其他成员。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大批量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非正式群体可以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是正式群里所无法给予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工作时需要积极地融入到大学生中去,了解大学生的日常所需,合理组织建设若干能够满足其多方面需求的正式群体。要肯定非正式群體的合理性,鼓励和引导其往积极方向发展,促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向正式群体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石彦风.群体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班级群体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70-72.
〔2〕唯文龙,廖时人,朱新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张月霞.群体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0):25-26.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