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颖 龙岳林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国外苗圃的发展及转型,总结了苗圃产业发达地区的特点,概括了一些值得国内从业者深入分析及借鉴的共同特征,为我国的苗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外;苗圃;发展;转型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7-0109-2
随着美国、荷兰、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苗圃成功完成了由传统苗圃向多功能型观光苗圃的转型,在全世界传统苗圃每况愈下的生存环境下,其成功的转型经验值得各国苗圃经营者借鉴与学习。
1 国外苗圃的发展及转型
1.1 美国苗圃
1.1.1 美国苗圃的发展 美国森林苗圃起源于19世纪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植物与园艺学院的Charles E.Bessey教授和Beenhard Fernow博士的苗圃实验[1]。从1920年开始,更多的人开始进行干旱地区的苗圃实验。Bessey教授的苗圃理论和后面演化出的森林公园理论,为美国的环境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947年,美国布拉斯加州建立了一个苗圃工程,用于森林修复,该苗圃工程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力。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这段时期,美国林务局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进行了劳动力精简,并栽植非传统植物。后来美国的苗圃产业发展迅猛,生产技术先进,品类繁多,目前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美国苗圃产业主要在西北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以及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因为北美大陆西北部的气候为苗木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这些地区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在发展苗木栽培种植方面极具优势。美国俄勒冈州苗木栽植面积约35000hm2,其在2003年的苗木产品销售额达7.78亿美元,位于美国销售额的第二位。
1.1.2 美国苗圃的转型方向 美国是较早进行苗圃产业转型的国家之一。美国的观光苗圃具有两种特殊模式:(1)苗圃出租。有些苗农将自己的一部分苗圃进行出租,城市居民承租下来作为业余栽培,如果城市居民希望体验田园风情、学习花卉栽培修剪等技术,可以向苗农支付相应的租金,自己锄地施肥、浇水灌溉、修枝剪叶,进行苗圃管理。(2)苗圃公园。市民需要买票进入苗圃公园,然后进入苗圃公园进行观光和休闲。
其他创新形式的苗圃如城市公共艺术性苗圃:其位于纽约471~423运河街的Lent Space,它不单是苗圃,更是具有举办公共活动和展出大型雕塑功能的城市广场[2]。通过设计师的创作,苗圃在具备了生产功能之外,更为城市中的人和自然空间的关系做出贡献。
1.2 日本苗圃
1.2.1 日本苗圃的发展 日本有着悠久的苗木栽培历史,同一株苗圃盆景的造型形成常常经过几代人之手,留有几代人的雕琢痕迹。
日本的苗圃通常是容器育苗,地栽苗只占很小一部分,其苗圃产业有以下特点:
(1)高度机械化。在日本,机械化操作从育苗阶段到产品出圃阶段已经基本贯穿,使用机械来给容器育苗进行肥土装盆、播种[3],用自动化机械设施来控制苗木的喷灌、施肥洒药过程,用挖苗机进行挖苗,以及用专门的包装机器把苗木包装出圃。
(2)产品造型精美。精致的日式庭院促进了日本造型苗木的发展。造型苗木产品十分精致,一株苗木甚至会经过好几代人种植雕琢。在日本基本上所有的造型苗木产品要经过修剪才能销售,经过精心修剪的苗木价值上涨几十倍。
(3)网络销售比例高。在日本,80%以上的苗木产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只有不到20%的苗木产品通过面对面进行交易。
1.2.2 日本苗圃的转型方向 日本由传统苗圃向观光苗圃转型由政府扶持。日本人均土地资源稀缺,再加上劳动力昂贵,导致苗木栽植有非常大的劣势,政府为了保障苗圃农业的发展,施行了一系列的政策,采用了各种调控措施。为了对苗圃观光旅游进行规范管理,日本政府对本国的苗圃观光农业建立了法律及制度,并从加大补贴力度、减少税收等方面对苗圃观光旅游进行宏观调控。通过日本政府各方面的支持,日本苗圃观光旅游业得到了有效且迅速的发展。
1.3 荷兰苗圃
1.3.1 荷兰苗圃的发展历程 从15世纪幵始,荷兰开始掌握苗木栽培技术,最初苗木栽培技术是由荷兰的修道士传授给大家。到17世纪时,荷兰已经出现种植观赏类树木的苗圃。“Boskoop”作为荷兰苗木栽培技术的发源地,到现在仍然是全世界著名的苗木栽培基地[4]。后来,荷兰的观赏苗木随着欧洲铁路网络的发展,走向了欧洲各国,乃至世界各地。
1961年,荷兰的苗圃产值已达到5.7亿荷兰盾,其中有八成的苗木产品用于出口,远远超过欧洲其他国家。据1970年统计,荷兰有苗圃3769个,苗圃面积3785hm2,到1976年,荷兰苗圃面积则达到了5184hm2。1998年,荷兰的苗木产品出口销售额达到9.3億荷兰盾,成为全球苗木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2000年后,荷兰苗圃总面积突破60000hm2,,生产总值突破12亿荷兰盾。
目前荷兰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种类主要包括观赏型乔木、灌木、绿篱以及花卉。荷兰现在苗木栽培总面积约13000hm2,约有4000家苗圃,年产值5.8亿欧元。除此之外,荷兰有约500家企业,他们不生产栽植苗木,专门经营苗木产品的批发以及海外销售。
1.3.2 荷兰苗圃的转型 20世纪70年代末,荷兰人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开始由基本需求型转向娱乐休闲型,观光游览型苗圃应运而生。有6万多的苗圃农户进行了观光游览苗圃的转型,转型后的苗圃总面积达30000hm2。目前荷兰开放的观光游览苗圃以花卉观光型苗圃为主,花卉种类有:牡丹、菊花、苟药、芙蓉、蔷薇、茉莉等。
荷兰每年会由“农委会”举办1次“园艺发展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及农户对观光游览苗圃的概念、想法等进行讨论。“农委会”还颁发了“苗圃业设置管理办法”,并制订观光游览苗圃业的一些基本条件,满足不同游客的参观与购买需求。
2 国外苗圃的转型思考
通过分析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苗圃产业发展及转型概况发现,苗圃产业发达地区的产业特点具有值得国内从业者深入分析与借鉴的共同特征,具体如下。
2.1 苗木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国外苗圃产业高度的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各方面条件影响而形成。首先,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十分高昂,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是降低成本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5];同时,这些发达国家苗圃产业的机械养护成本较低、技术发达,苗圃有条件低成本地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另外,国外的苗圃产业在已经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上,生产机械化得以轻松运行。国外苗圃生产为更便捷使用机械化运作,采用同一标准来规范土地、苗木规格、苗木株行距、栽培方式、挖苗流程、包装方式等指标。
2.2 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完善的苗圃标准化建设得益于行业协会的推广以及终端消费模式。发达国家的主要消费人群来自于家庭庭院,苗圃有必要向客户提供产品具体的种类、规格、数量、价格甚至是具体形态的图片等明确信息才能使销售得利。这就使得苗圃从业人员必须以准确、标准统一的栽培手段及明确公开的产品供应方式来面对消费群体。而且,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枢纽的苗木协会,其拥有发达的网络平台,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协会都尽全力最大化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2.3 注重产品规划及市场营销 预测市场、分析销售模式以及营销渠道是国外大多数苗圃相关工作人员的着重关注点。他们以对苗木市场的分析预测结果为标准,更改或指定新的苗木销售计划,完善产品的运营体系,从而使生产与销售更好的对接,以达到减少苗木库存量的目的。
我国现已有部分苗圃先驱者汲取国外优秀转型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投身于我国传统苗圃向生态化、多元化、文旅化、科技化、网络化、立体化相结合的新型苗圃的转型事业中。目前,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重庆五洲园风景区转型后都已初见成效,而这也必将激励更多的苗圃人勇于迈出第一步,做出积极改变。
参考文献
[1]夏繁荣,胡希军,王佳.观光花木产业园的可行性研究及发展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13):359-360.
[2]邓春鹤.基于文化景觀的观光苗圃景观规划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3]赵文怡.天津城郊观光苗圃规划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6.
[4]蔡建武.浙江省桐乡市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5]陈忠萍,金晓梅,张英.石河子市区花卉苗木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2017(11):38-40.
(责编: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