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背景下工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2018-07-09 06:27陈群李文峰蔡彬清
福建建筑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智慧

陈群 李文峰 蔡彬清

(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8)

0 引言

当前智慧教育逐渐成为教学研究和教育实践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为了实现智慧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教育部2016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件中,制定了智慧教育的发展目标,指出其主要任务,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国务院出台的“产教融合”系列文件,提出依托校企协同开展系列教学改革活动,提高我国各学科领域专业人才的素质水平。

本文基于智慧教育理念与方法,结合高校在校企协同培养工程人才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深入剖析智慧教育内涵,分析智慧教育对校企协同发展的重要影响,提出基于智慧教育的校企协同手段,切实发挥智慧教育在工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中的作用。

1 智慧教育的内涵

智慧教育在信息化发展潮流中孕育而生,其作为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逐渐成为全球教育改革方向与发展目标。

智慧教育最显著的内涵及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①通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交融,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②凭借信息化手段,以实现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的普适性,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教学的公平性;③教学设计者通过系统的梳理、安排教学内容,学习者根据自身实际所需进行选择学习,开展有强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其实,智慧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类似,还涉及管理、反馈、评估、总结、比较等核心要素,其目的是通过智慧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批应用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1-3]。因此,智慧教育仍然需要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其培养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教育背景下工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路径

2 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在智慧教育发展中的必要性

智慧教育与校企协同二者并非主从关系,其间是动态的交互影响过程。通过结合二者特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而达到最大化的综合价值。以校企协同方式共建智慧教育平台,不仅对智慧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以及全面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还能够有效改进目前校企协同单一性与局限性不足等问题。

2.1 校企协同确保智慧教育的时代性

随着建筑业领域行业变革的持续进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中。现代信息技术、工程总承包管理、项目集成管理、创新管理等知识在工程人才培养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传统的在校课堂传播性的学习方式已较难满足现阶段的人才培养需求,亟需依托智慧教育手段开展相关工程教学活动。但是,仅凭高校一己之力构建的智慧教育体系还无法贴近行业发展,满足职业需求。而相关企业通过在工程领域的长期实践,相对于高校接触前沿技术及政策制度等较多,理解也更为透彻,因此,唯有通过校企协同建设智慧教育平台才能够及时跟踪行业发展动态,体现智慧教育体系的时代性。

2.2 校企协同提高智慧教育的针对性

智慧教育强调普适性广、受众群体多,可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教学”模式转化成为自主选择学习模式。各个学习者能够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需要选择相应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与选择的针对性。但高校由于其自身的办学条件,面向的受众群体较为局限,多为在校学生,而智慧教育的受益者不仅仅局限于在校学生,而且社会人士的继续教育同样得到充分的重视。通过校企协同参与智慧教育建设,所制定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所需,保证在扩大优秀教学资源覆盖面的同时,做到教学内容有的放矢。

2.3 校企协同推进智慧教育的全面性

社会从业人员与在校学生在学习方式与学习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社会从业人员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较低,导致诸多人员在毕业离校后,仅通过自身在行业实践中的经验积累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但仅以此方法来丰富自身的能力储备是片面的,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从业水平,提升知识水平和能力。通过校企协同共同推进智慧教育建设,依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高校展开合作,一方面能够弥补经验学习的不足,保证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另一方面能够从企业与高校两个方面,共同推进各类人才开展智慧学习,保证学习群体的全面性。

2.4 智慧教育实现了校企协同的多样性

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驱动、行业变革背景下,工程人才的创新能力虽备受关注,但现阶段的校企协同模式主要停留在以下方面:企业为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实践平台,设立专项奖学金等一般性的合作上。即使也有部分校企合作双方签有校企合作协议,但执行力度不强,真正能够起到协同育人作用的教学基地不足。依托智慧教育模式,校企双方能够针对性地开展更为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促进校企协同体制的全面完善升级[4]。

2.5 智慧教育打破了校企协同的局限性

目前,校企协同模式发展较为缓慢的重要原因在于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由于时间、空间等问题难以协调。以智慧教育为依托,将传统的人与人的交互转化为信息与信息、数据与数据的交互,很大程度上打破时空的限制;将专业知识、理论进行归纳、整理构建智慧教育平台,大大提高了合作过程的效率,使得高校与企业的相关人员都能够及时获得自身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打破了校企协同的局限性。

3 校企协同共建智慧教育体系

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智慧教育发展的重点。本文基于校企协同模式从培养方案、教材编写、教学平台、案例库建设、智慧讲座等角度为工程类专业智慧教育的构建提供相应的建议,并依托信息化平台,促进智慧教育在高校学生教育与社会继续教育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 校企协同讨论培养方案

智慧教育在我国正处于起步时期且发展迅速,相关专业的智慧教育培养方案尚未建立。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随着工程管理专业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展,目前的工程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建设项目全生命期的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通法规的复合创新型工程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传统的专业培养方案由于受到课程内容、课时和授课公平性等要素的限制,面向的工程范围较窄,一般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项目目标控制和组织管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难以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显然无法满足于智慧教育体系的构建。

智慧教育模式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显得更为自由,所以在培养方案设置上,为了达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企业实践的用人需求,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讨论并制定,界定在智慧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所需要的培养年限、培养水平、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培养手段等内容,才能切实发挥智慧教育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效果。

3.2 校企协同共编智慧教材

在智慧教育体系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切实需要的知识选择相应的课程,所以编制的智慧教材需要有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安排。

通过加强校企协同,创新智慧教材内容。在教材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工程师职业需求和知识体系,做到智慧教材对于工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设计与开发。企业结合工程实践的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及时与新标准、技术、规范、工艺等工程创新内容对接;高校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规律以及教材规范等要求分析智慧教材编写与传统教材的异同点。通过校企协同共编智慧教材,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智慧教材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性、科学性。

3.3 校企协同构建智慧平台

智慧教育不单纯是学习方式的改革,它包含教学环节中管理、反馈、评价等一系列流程,颠覆了传统教学前期至后期的各个环节。

智慧平台的构建可依托现有网上教学平台,如学堂在线、MOOC、FutureLearn、Iversity等。首先,通过校企协同共同录制专业课程视频,科学设置校内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课程比例,实行校企相互交叉的授课模式,使学习者在基于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课程提升专业素养;其次,校企共同管理智慧课程,共同处理学习者的反馈、评价意见,并及时针对相应问题优化课程内容,为课程体系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保障;最后,基于企业实践与高校学习现状,有的放矢地向企业在职人员与高校学生宣传、推送相关课程,提高智慧平台的使用率,充分展示智慧平台的使用成效。

3.4 校企协同共建智慧案例库

工程智慧案例库在智慧教学中至关重要,但现阶段的工程案例库建设还处在初期,亟需整合高校与企业的优秀实践案例资源,共建智慧案例库。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传统专业知识技能已经无法满足于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需要。这便要求教师与企业的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将碎片化的专业知识集成起来,通过共建智慧案例库,开展课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双渠道学习,提高工程人才培养水平。

3.5 校企协同开展智慧讲座

工程人才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掌握前沿理论和相关技术,需要更多地依托智慧平台开设讲座和学术论坛,广泛邀请高校知名学者和行业企业专家做客“智慧讲坛”,合作高校与企业在开展讲座、学术论坛的同时,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直播,扩大前沿讲座的覆盖范围,使更多的学习者能够参与其中,通过网络互动交流模式,答疑解惑,提高自身对行业的认知水平,丰富对前沿科学技术、相关实践成果的了解,进而全面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水平。

4 现阶段的智慧工程教育实践

以福建省为例,为进一步提高住房与城乡领域工程人才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建立了福建省建设人才与科技发展中心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注册建造师、建筑师、工程师、造价师等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水平。通过校企协同的方式,将行业与高校的优质资源加以集成,如校企知名专家和优秀教师联合编写教材、联合授课并录播视频,全面推进工程领域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基于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开发的在线教育平台,福建省自2012年开始使用,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的继续教育采取网络继续教育方式授课。专业监理师和监理员的继续教育则由福建省建设干部培训中心开发在线教育平台,自行开发网络课程,在线报名,在线考核,实施网络继续教育。

智慧教育的先进性在社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充分证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着智慧教育在高校工程类专业领域同样具有很好的适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5 以智慧教育发展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建议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模式深入融合时期,我国教育正快速走向智慧教育时代,也逐渐成为国家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同开展相关工作,确保智慧教育发展稳步进行。

5.1 政府加强指导支持

政府在智慧教育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引导者,一方面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确保智慧教育的稳步发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校企协同智慧平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缺乏宏观的政策导向,将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因利益问题对平台建设造成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优惠,刺激校企双方在智慧教育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快智慧教育发展速度。

5.2 企业加强实践创新

企业作为校企协同智慧教育建设的主要角色之一,需要转变其自身盈利性特点,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将单一主体观念转变为多元主体观念,将经营型理念转变为服务型理念,并为智慧教育建设提供实践检验的机会。只有将理论层面的智慧教育落实到实践层面,才能依托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创新,确保智慧教育平台的适用性,推动智慧教育平台的实际应用。

5.3 高校加强人才培养

由于智慧教育处于发展初期,目前针对智慧教育建设的人才不足问题较为明显。要实现智慧教育更好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注重培养理论型、技术型、高层次软件和网络人才,通过现代化技术将教育领域、实践领域专家学者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进行集成和创新。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培养优秀学科人才,紧扣行业发展脉络,并优化智慧教育体系,以实现完整的智慧教育建设人才链。

6 结语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度转型期,“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绿色经济”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推进,给建筑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时代需求,亟待改革创新现有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全生命期的建筑业工程人才。

智慧教育模式的出现为建筑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相信随着智慧教育的全面推进,校企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力度将不断加大,通过集成建筑业行业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能够培养一大批适应建筑业发展新常态的工程人才,促进福建省建筑业整体性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 2014(1):29-34.

[2] 郭红霞, GUOHongxia.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综述(2005—2015)[J].数字教育, 2016, 2(1):16-21.

[3] 马小强, 施建国, 程莉莉,等.智慧教育的发展及价值取向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17(12):1-6.

[4] 陈群, 柳丕辉, 陈哲.中德高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16):143-146.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智慧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有智慧的羊
校企合作五反思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