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膑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成熟,时至今日,它在艺术上的表现已愈加完美丰富,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壶因千姿百态的造型、淳朴古雅的色泽、精美绝伦的工艺而独具艺术品位,同时,紫砂壶又先天继承了中华茶文化的底蕴,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备受文人雅士青睐,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包容并汲取了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将艺术与人文结合,延续了紫砂艺术的生命,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紫砂壶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深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着重凸显出其稳重大方、典雅端庄的气质,但当今的紫砂艺人进一步在传统基础上寻求突破和创新,将一些新的理念和创意融入到壶型中、装饰中,使其更具有艺术张力,带给人耳目一新又不失传统的感觉。紫砂壶“浪涛砂”(见图1)从汹涌波涛中汲取创作灵感,将浪涛的形象艺术化地再现于壶上,同时又进一步优化,使其更具艺术气质,并且更好地与创新理念融合,呈现出眼前一亮的气质,在形态创意的基础上勾勒如意纹作装饰,成为其艺术审美和人文情愫表达的画龙点睛之笔。
图1 浪涛砂壶
紫砂壶的造型大致上可分为光货、花货和筋囊货三大类,其中尤以光货最见张力。在实际创作中,光货雅致而文气,透露着简约气息,但制壶艺人在很多光货中又会巧妙地融入花货或筋囊货的诸多艺术特点,使之呈现出更饱满的艺术生命力。紫砂壶“浪涛砂”的形态创意来源于大海中随风起伏冲击的浪涛,海面上瞬息万变的浪涛虽然很难被具象定格,但是这把壶巧妙取其流线形态,以浪之线韵构成壶之形态,因此,整把壶在造型主体上虽为传统光货圆器,但又有花货的特征,壶身饱满圆润,鼓腹外张,单壶嘴和壶把则巧妙装饰成浪涛形,浪定格在嘴尖与把稍处,前呼后拥,同时,壶身上特地装饰波浪形线条,并恰到好处地连接着壶嘴和壶把,使三者终于连贯一体,仿佛浪涛正在壶上演绎,而壶中更有让人看不到却能联想翩翩的三千巨浪,带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
紫砂壶“浪涛砂”的造型极具现代审美特质,尤其将流线形态巧妙与作品结合,形成整把壶特有的形态走向,充满了动感气息。它延续了传统光货的艺术精髓,又恰到好处地在细节处与花货造型,即浪涛的形态融合一体,看似浑然天成,实则匠心独运,将造型与装饰的概念统一于一壶之中,张力十足,这种张力既来自于壶体本身,亦来自于它对于人心的冲击,形成了强烈共鸣。
在传统文化习俗中,吉祥文化一直是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题材,它的内容覆盖极为广泛,表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朴实愿望。在紫砂壶创作中,吉祥文化也一直是重要题材之一,很多紫砂作品都融入了吉祥的概念,从而更深入人心。这把“浪涛砂壶”在设计中也融入了吉祥如意的元素,如意云纹围绕平面状壶盖上侧外沿一圈,装饰精密而小巧,彼此联系,大小统一,对称和谐,微微突出的立体效果,手感可触却不忍亵玩,让人心生珍惜。如意云纹是“如意”的艺术化象征,此处以纹饰来勾勒,既凸显线条的流畅缱绻,更表达了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壶在所有状态下就可以被植入某一种或多种文化内容,强行放上的东西可能会变成画蛇添足的存在,因此,“浪涛砂”相对将吉祥文化元素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上,即壶盖面上的一圈线纹装饰,但又能够让人一目了然,整个壶体更具画面感,将传统人文与现代造型更好地结合并升华。
紫砂壶艺创作讲究形与神的统一,对于一把壶而言,内外兼修是其永不褪色的风格,更是其直击视觉与心灵的力量。紫砂壶“浪涛砂”从风起浪涛里获得创作灵感,去粗取精,融合情感文化,将创新的造型与传统情感意境统一起来,既是一次自我修养的熏陶,又于作品中传递丰富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