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古忆往昔 风韵越时空
——浅述紫砂“追古壶”的艺术和人文风格

2018-07-09 07:48范黎明
江苏陶瓷 2018年3期
关键词:井栏圆器陶刻

范黎明

(宜兴 214221)

宜兴是举世闻名的“陶都”,世代相传的制陶工艺已在经年累月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时至今日依旧长盛不衰,深受世人的喜爱。紫砂壶兼具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集功能之美、造型之美、装饰之美、材质之美、工艺之美、品味之美等于一身,相互融合,共同构筑起一把壶的风格气质。

在紫砂壶艺的历史长河中,陈曼生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开创的“曼生壶”系列更是传世经典,备受后人推崇,成为紫砂壶正式转变为文人艺术的标志。“井栏壶”是“曼生壶”系列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壶型,它以石头井栏为原型,惟妙惟肖,带给人汲水思源、追慕古人的文化气息。

“追古壶”(见图1)是以曼生“井栏壶”为原型而展开全新理念的创作,其形态师古而不泥古,将线条个性化、柔和化,同时融入陶刻装饰技法,使整把壶流露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图1 追古壶

造型是紫砂壶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具有传统与创新、严谨与突破并存等特点,形式丰富多样且极具变化。紫砂壶造型大致可分为圆器、方器、花器和筋纹器四类,这是历代制壶艺人们经实践摸索而总结出来的,圆器珠圆玉润,方器轮廓周正,花器生动逼真,筋纹器脉络有致,它们各具特色,风格鲜明。

“追古壶”沿袭了传统圆器的形态特征,壶身端庄而稳健、饱满而气足,呈矮柱状,壶口内收,似古井栏之口,壶盖压口,好似天地合一。直流与圈把前呼后应,曲度自然,其转折处圆润秀气,颇具情调。壶钮置于盖顶中央,显得唯美和谐。整把壶曲线弧度合理、流畅自然,壶身线条从壶肩向下蔓延至壶底,并在壶底设置三只矮棋子足,更具灵动古韵。

“追古壶”承古井栏风格,胎质砂粒隐现、简洁素雅、格调高远。整把壶在造型上力求骨肉亭匀、厚而不重、稳而不笨,更于柔中寓刚、圆里透方,营造出悠远的艺术境界。与此同时,其在造型基础上进一步加入陶刻文字装饰,不仅优化了作品的艺术审美效果,更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陶刻是紫砂装饰工艺的特色之一,其手法独特,以刀代笔,将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诸艺术融于一体,使之焕发出更为超脱而传神的韵味。陶刻装饰全凭一把刻刀来诠释作品对美的领悟,其艺术效果和人文特征颇为明显。在这把“追古壶”上,以壶身为创作面,篆刻“玩壶悦志”四字,字体遒劲细腻,金石古韵荡气回肠,其布局合理和谐,与中国书法所讲究的章法格局相一致,使整把壶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更具文化含量。“玩壶悦志”更表达了作者的创作心境和趣味追求,并进一步传递出其内在的精神情感,使人与壶达到更深层次的共鸣。

紫砂壶属于一门高雅的陶瓷艺术,是一种博采众长的文化表现形式,紫砂壶雅俗共赏的重要原因便在于其往往能传达一种情怀、一种境界和一种气质,传递深入心灵的文化气象。所谓“追古”,就是对古人的追慕,这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普遍心理,这种追慕通常会落实到具体的某个情节或某件事情,对于紫砂壶而言,泡茶品茗这件事本身便是一种“追古”的行为,这个过程就像与古人在隔空交流,不仅增添了文人气息,更净化了浮躁心灵。紫砂“追古壶”不仅继承了古壶的风韵,同时以陶刻文字升华主题,无论是其形象还是内涵均带给人不同的情感熏陶,构成了整把壶的核心价值。

紫砂壶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融技术与艺术于一体,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通过造型装饰的形式加以材质肌理表达,体现紫砂艺术的高雅气质。不同的壶具有不同的人文意境,站在不同的欣赏角度亦能得到不同的思想情感共鸣,这也是紫砂壶艺的魅力所在。作为一名制壶艺人,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自身文化素养与艺术形式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丰富紫砂艺术的内容,赋予紫砂壶不朽的艺术和人文魅力。

猜你喜欢
井栏圆器陶刻
论“牛盖井栏壶”的经典特征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当代手工圆器的价值
——以景德镇手工圆器为例
论紫砂壶“嵌线井栏”的艺术审美
漫谈紫砂壶《六方井栏》的文化意蕴
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
浅谈紫砂《六方掇球壶》的制作逸趣
“字”与“壶”之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