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独立学院管理机制改革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独立学院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問题。最后提出了独立学院管理机制改革的主要举措:加快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建设,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独立学院 管理机制 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林津晶(1984- ),女,江苏泰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 泰州 225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产教融合视域下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2097)和南京晓庄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转型发展视域下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与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KT20160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2-0035-04
一、独立学院管理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客观需要
当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独立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有待增强: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专业相似度较高,专业特色和优势有待进一步凸显;独立学院与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亟须提高;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亟待加强。因此,独立学院要想真正“独立”,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二)独立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旨在加快培养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力求达到“能适应、会使用、善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力求体现“接地气、近产业、重应用”。因此,实施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改革成为广大独立学院工作的重心。
(三)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独立学院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外延建设向内涵建设回归的必然趋势,也是独立学院在摆脱了特殊时期教育大众化要求的束缚下,基于自身发展进行重新定位、重新思考的开端。随着《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实施,独立学院面临全面转型发展的挑战,在服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需由“克隆”母体向独具特色转型。通过独立学院的全面转型发展,实现办学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产业结构转型相耦合,从而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增强独立学院的产业支撑和服务水平。
二、独立学院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放融合性不足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子系统,教育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而存在。同时,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基于这一规律,目前,独立学院的开放融合性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
(二)集聚社会资源的活力不够
独立学院办学除了要依托母体高校的综合优势以外,更要与地方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充分合作,借力使力,实现共赢发展。然而,现阶段大多数独立学院仍然处于“独立”办学的自娱自乐状态,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政校、校企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建立,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较弱,集聚社会资源办学的水平较低。
(三)教学改革力度不强
对于任何类型的高校而言,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教学改革的难点在于教师和学生,即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构成和来源具有鲜明的特点,专任教师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从母体高校和其他高校聘请的退休或“准退休”的教师;二是硕士或博士应届毕业生。前者年龄较大、教学经验丰富,然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意识不强,导致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不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后者年纪较轻、活力较强,但由于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不足,授课时重理论、轻实践。
三、独立学院管理机制改革的主要举措
(一)加快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建设
独立学院实现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在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地方产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独立学院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结合度不高。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构建以大健康产业为特色,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节能与新能源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技术先进、协调融合、优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金融、软件及服务外包6大产业。”然而纵观当地的多所独立学院,其开设的专业大多是传统的宽口径、通用性较强的专业,与当地政府提出的产业发展规划契合度不高。
基于此,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独立学院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科学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独立学院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及时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向,主动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二是及时改造和升级传统专业。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不断进步,以新工业革命为特点的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独立学院应敏锐地察觉新经济带来的新变化,前瞻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改造和升级传统专业,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三是调整或停办相关专业。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行业需求状况调研,了解岗位需求数量、需求规格,对于长期就业率较低、招生人数较少的专业应及时调整或停办,从而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到更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当中。四是挖掘专业间的共性,实现专业间的交叉融合、渗透互补,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就业前景。五是建成一批特色专业。独立学院只有创建品牌专业,才能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吸引生源。然而,将每个专业都建成品牌是不现实的,独立学院应对专业发展有长远规划,采取非均衡式发展策略,对既有学科优势又符合社会需求的特色专业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分批扶持,尽可能实现“一院一品”。
(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院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致力于人才培养理念的“五转变”,即课程理念由“知识的可意会形态”向“知识的能言传形态”转变,人才培养环节由传统的“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向“理论结合实际”转变,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教”向“学生学”个性化发展转变,学习内容由“知识获得”向“问题解决”转变,学习方式由“知识传授”向“探索式教学创新”转变。
1.以改革课程体系为前提。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紧密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一是以“高素质、宽基础、强能力”为原则,对课程体系进行更新、整合和重组,优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使课程设置尽可能符合产业发展需要。二是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力争建成省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在线示范课程、混合式课程建设,带动课程建设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2.以实施应用型教学模式为核心。一是改革教学方式。例如,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实务类课程,鼓励任课教师在“Teach less,Learn more(教少一点,学多一点)”理念的指导下,采取“333”教学模式,即1/3学时用于讲授,1/3学时用于应用、实践、思考与讨论,1/3学时用于学生汇报与反思,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二是建构“多维课堂联动”教学模式。以学术论坛、班级工作室、第二课堂、实训平台和科技竞赛为载体,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互补、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适应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化、开放式教学体系。
三是建立基于“全真”环境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是基于“仿真实验”开展的模拟训练和验证性训练,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作用甚微。因此,校企共建基于“全真”环境的“教学车间”或“校内工场”是独立学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方向,也是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通过“全真”的校内工场实践,不仅有利于实现校内教师的教练化、学生的员工化,还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到职业氛围的熏陶。
3.以构建产教融合机制为突破点。产教融合是独立学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支撑“中国智造”的应用型人才队伍的应然之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國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难看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是建立企业深度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校企合作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共同拟定课程教学大纲,共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链精准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二是建立企业经营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三是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通过构建校企合作联盟,实现校企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发展共赢。
4.以改革质量评价体系为关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彰显应用型和多元化的特征。改革传统的以考试为主导的单一评价模式,探索实施社会参与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模式。一方面,建立与应用型教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的评价体系,改革评价内容和评价要素,引入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过程评价。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基点,建立“入学—培养—就业”的全程性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三)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院要着力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效率地安排教师的专业实践和现场考察等活动;二是真正发挥好聘请的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兼职教授的作用,拟定相关制度保证其参与到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中;三是建立常态化培养机制,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育人质量。
(四)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
《纲要》强调,增强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地方政府迫切需要高校在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也只有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开展应用型科研,建立政产学研多方联动机制,才能在增强服务地方能力的同时提升办学实力,实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1.优化产学研管理体系,制订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大学,独立学院要主动呼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坚持以应用型科研为主,健全科研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有效机制,做精做实应用型研究,促进全方位“校地”互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2.以应用科研平台建设和应用科研项目合作带动产学研结合。当前,各地政府出台系列政策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校企联盟”等产学研合作组织,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独立学院要抓住机遇,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组建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战略联盟,实现“校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鼓励校内各单位积极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以发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引领地方文化发展为导向、以扩大地方文化影响为目标,实现从“研究型”参与地方文化向“引领型”参与地方文化的转变,为地方文化名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3.强化服务地方的就业创业指导。就业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风向标,提高毕业生在当地的就业率也是服务地方的重要体现。独立学院首先要加强专业与地方产业对接;其次要深化与当地龙头企业的合作,吸引毕业生留下;最后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扎根地方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何兆华,童广运.省级教育学院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之探索与实践[J].理论导刊,2008(11).
[2]李轲,王世红.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5).
[3]陈选民,刘新星,邹伟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z1).
[4]周应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09(6).
[5]田秀华,李永发.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策略[J].教育评论,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