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文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开展德育的主要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知识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在教学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科学、合理而又丰富的教学内容,还要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有意识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从而使其在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和自主判断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主体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不断推进,它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一、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
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倡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实现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化”等观点。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对于故事性强、具有一定情节和鲜明主题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再现文中的人物和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在讲《学会和谐相处》一课时,根据课本内容让学生分别扮演小光和爸爸,模拟小光放学后在家里发生的情境。情境一:小光为看电视与爸爸发生矛盾;情境二:为与爸爸和解,小光采用写信的方式向爸爸倾吐自己的感受;情境三:和解后的小光和爸爸其乐融融地看了会电视,后又去写作业了。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让学生猜测“爸爸”会有什么反应?并在情境结束后,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办法解决“小光”和“爸爸”之间的矛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要与父母和谐相处,在处理矛盾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在行动中不断内化。
二、组织课堂辩论,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识并不能仅限于从课本中获得,还要进行拓展练习,深化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制造道德认知冲突创设辩论,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道德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参与辩论的过程中,促进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男生与女生》一节时,笔者在课堂上组织了辩论会,将全班学生根据性别分为两组,针对“男生优点多还是女生优点多”展开辩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受到启发,明白男生具有勇敢、开朗、坚强的优点,女生具有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的优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通过组织课堂辩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现代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只注重儿童智力的开发,忽略对他们其他方面能力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会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并且对他们的劳动和付出无感激之情,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应得的,从而养成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懂得素养的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丰富课堂内容之外,还要及时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加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其道德素养和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一节时,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调查学校和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和资源的不合理运用现象并将小组结果进行汇总,在课堂上展示,有的小组发现了工业生产污染、河水污染;有的小组发现有人随手丢垃圾、破坏公共花草树木等。教师组織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到我们的生活与地球环境息息相关,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意识。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活动,利用丰富、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动手、动脑和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增强小学思品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高红.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4(8):92.
[2]郑宏琴.注重主体性,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效[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11):48-49,5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