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惠
作文被学生列出语文学习的三道“关卡”之一,学生写作往往是“搜肠刮肚”,却也不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教师费尽心思地“苦口婆心”指导,却是收效甚微。这样的问题不在少数,倘若不加以切实解决,久而久之便會演变为一种恶习,使得学生惧怕作文,甚至会“生吞活剥”剽窃其他优秀作文,毫无个性与生机活力。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让他们真正带着新鲜主动抒写文章,则是值得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话题。
一、融入生活“找料”,有米可炊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语文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和归纳。多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收集可表达的素材,远比依赖背诵识记所谓的优秀习作语句更有意义,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便于他们获得更多丰富语言表达内容。
融入生活,能给学生更多的作文尝试机会。如,在“美丽的花儿”习作指导中,不妨结合学生各自喜欢的花朵不同,鼓励他们就“自己喜欢的花朵和美丽的外表特征”进行观察,引导学生主动在生活中观察欣赏这些花朵。有的同学喜欢月季,认为她虽然没有牡丹的大红大紫艳丽,但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着自己的独有的方向;有的同学喜欢水仙,水仙有着荷花一般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洁白细长的身躯,开洁白的花朵,有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有的同学喜欢梅花,运用了“梅花香自苦寒来”来概括梅花的品质,认为梅花给自己无穷的美丽,其顽强的意志值得自己学习,是自己人身上不可缺少的益友等等。这些观察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运用机会,便于学生在主动寻找表达素材中获得更多的深刻认知和丰富体验,产生表达的主动性和和自觉性。
针对生活中的景物,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帮助他们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开阔认知视野。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发现多予以细化和描述,帮助他们在深入生活实际中感受芸芸众生不同,以此来为自己积淀深厚的语言表达素材。
二、随时随地“观察”,能煮米饭
处处留心皆学问,小学生的童真充满天真烂漫,是值得挖掘和利用的丰富宝藏。培养学生随时随地观察的习惯,利于学生在主动整合资源和丰富认知思维中获得深刻认知,并能转变为实践运用能力。多建议学生在观察中留心所见所闻所感,定能有效帮助他们丰富认识视野。
随时随地观察,更利于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懂得作文方法。如,在《那一抹彩霞》作文教学中,我在一个星期前布置了这样的学习任务:建议学生在每星期的周一、三、五观察早晨的有无彩霞和夕阳,建议他们运用日记的形式予以记录,作为写作素材进行积累。有的同学观察了彩霞,发现彩霞的形状各异,有时像小羊儿在奔跑,有时像骏马在奔腾,有时像小朋友们在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有的同学观察了日照冉冉升起的情况,由一条线渐渐变为半圆,逐渐升起为一个圆圆的红饼;有的同学观察了夕阳西下的情形,天边刚开始被染成了红色,渐渐的变得越来越暗,整个天空也变了色,等等。带着这样的观察,我要求学生在课堂朗读自己的发现,帮助他们整理归纳相应的写法。
多给学生观察的时空和方法指导,便于他们在带着问题深入学习中获得不一样的认知。多鼓励学生运用日记、随笔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鼓励他们多表达自己的发现,帮助他们能归纳总结相应的写法与技巧。
三、建构平台“展览”,懂得烹法
写文章与烹饪一样的道理,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与技巧,都需要一定的悟性与灵感。文章的作法没有定法,但有一定的道可循。多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多鼓励他们能够主动展览自己的习作,利于他们在相互切磋和学习中获得不同的经验。
相互学习点评,能起到博采众长的作用。如,在一篇题目为《那一刻……》的半命题作文指导中,我运用竞赛的方式要求学精心构思写作,建议他们每位同学都能拿出自己出色的作品。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进行评比,推选出2-3篇较为出色的作文,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上。在习作指导前,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欣赏,运用相互点评切磋的方式进行现场交流。有的同学说,自己参观了其他同学的习作,认为其共同点是作文的表达思维清晰,文笔流畅;有的同学说,其他同学的作文立意新颖,语言表达规范,素材选择也较为丰富;有的同学说,拜读了其他同学的作文发现结构安排合理,逻辑思维合理科学,能从细节方面紧扣重点深入描述,等等。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观摩收获后,可建议他们给这些出色作文打分,评出奖项,以此来激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激情。
满足学生的习作认知发展需要,多给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便于学生在相互学习借鉴中获得更多深刻认知。鼓励学生多运用欣赏学习的心理参与点评其他同学作品,在博采众长中主动修正问题和不足,切实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把握好作文指导步骤与方法,利于学生在深入研读探知的基础上获得更为丰富认知体验。从学生语言表达需要出发,活化情境、优化素材、深化切磋,定能利于学生在积淀深厚语言感知中增强写作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定能丰富学生的认知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能洋洋洒洒写上真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