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
摘 要:明确教育目的,培养创新型人才;转换教师角色,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将学生由参与转化为主体;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教师知识向边缘性渗透;教学环节上抓住三大主体:问题指向,自主先学;明确目标,任务导学;精题训练,当堂达标。高效课堂建设还要经过漫长的实践和探索,抓住关键,明确方向,选准策略,把握环节,先求有效,在求高效。
关键词:课堂模式;高效;农村;小班额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77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是现阶段教育的一大课题。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都在进行教育的新一轮改革。但不论哪种改革,都抓住一条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编导。达到课堂高效已成为今天教师的教学理想。
作为一名农村一线青年教师,我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产生了迟疑、迷茫和困惑,一时难以接受。由于当时坪塬中学力推 “高效课堂六模块‘3+X课堂教学模式”,我不得不进行思考、实践和总结。经过漫长的探索,我认为高效课堂应明确以下几个关键:
一、 明确教育目的
教育不光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而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和锻造具有创造能力和自立能力的新型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要通过课堂实践、探索来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必须拓宽、跟进。
二、 明确角色
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关键要解放教师的思想。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很多一线教师难以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认清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解惑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合作者、探究者。
传统启而不发的教育模式,导致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死板,学生能力低下。而高效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将解决了启而不发的短板,使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课堂气氛由沉闷变为活跃,学生由被动转向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由自卑转向自信,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向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发展,所以教师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
三、 明确已有知识
现阶段对教师的要求必须能力向多学术发展,知识向多学科渗透。这样,才能应对知识性问题和边缘性问题,有效组织活跃的课堂活动,最终达到课堂高效。在这方面,特别对理化教师要求更高,因为这些学科的渗透面更广。如在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这一实验中,教师让学生预热试管后加热,那学生如果问为什么预热,教师可以用物理知识“热胀冷缩”进行解释。如果教师知识匮乏,学生就得不到满足,将会失去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认为教师在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边缘性学科知识。
四、 明确教学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反映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形势。提醒教育工作者应改变教育方法,但不论哪种模式,都不能离开学生这个主体,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引领作用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如我参加全区教师课堂达标竞赛时,所上九年级物理《电阻》一节。我预设实验,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结果灯泡明暗区分度不明显,我灵机一动,马上改变一组实验的电源电压,结果实验现象明显,学生很快掌握理论知识。虽然这种方法不科学,但学生从中掌握了正确的物理知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命名为虚设假象教学法。
五、 明确课前贮备
课前贮备相当重要,贮备不充分,课堂混乱,效率低下。那么课前贮备什么?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我认为课前贮备就是对一堂课的设计。预设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在该课中如何实现,针对目标,在课堂上用什么方式让学生达成目标,这将决定一堂课的成功与否。
对掌握、理解性目标,主要通过案例,特别是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交流,教师给予点拨和合理的评价。比如在九年级化学中,学生在学习分子间隔这一微观现象时,教师先给學生讲个宏观事实“大豆偷小米的故事”。(将同样大小的一袋大米和一袋大豆混合后装起来,结果会怎么样,为什么?)然后教师给学生一个微观现象(将1mL水和1mL酒精混合是否等于2mL?为什么?)通过这样设计,学生即理解了分子间有间隔,同时也掌握了1mL水和1mL酒精混合后小于2mL这个盲点。
六、明确环节
“高效课堂六模块‘3+X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所有的准备最终要落实在教学环节上。问题指向,自主先学: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通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知识的掌握。明确目标,任务导学:目标是学习任务的要求和活动的方向,只有目标明确,选准教学方法,使课堂思维清晰,活动才井然有序。在该模块中可穿插“合作交流,互动探究”“交流展示,适度拓展”等教学环节。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适度引导,尊重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和自我肯定的机会。综合训练,当堂达标:达标习题设置要科学合理,题量适中,题的难易度进行分层设置,对准目标,力求各层次学生各有所获。最后回归目标,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做好自我反思。
七、 明确教学环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小班额教学成为当前农村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学组织形式必须作出相应改变。针对农村当前现状,课堂教学成为首要问题。特别是课堂小组的建设更是难上加难,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随时交替更换,教师既是学生,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如一个班只有两个学生,教师可以组建两个小组,教师是每一个小组中的成员,参加讨论,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能对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给予评价和引导。在实施中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课堂中得以形成并发展,最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以达到小班额教学在课堂中高效。
总之,高效课堂建设还在路上,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勇于探索和总结。只要我们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把握关键,必将迎来高效课堂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袁娅妮.影响高效课堂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Z1).
[2]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2009.
[责任编辑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