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宝玲 郭芳利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66例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仅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总结不同治疗方法实施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血鈣、血磷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血磷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更为显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改善肾性骨病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肾性骨病
【中图分类号】R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01
近些年,我国国内开始采取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骨病,即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该种治疗方法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将我院研究用该种方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作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血透中心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肾性骨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24~84岁,平均(52.2±6.0)岁,平均透析时间为(5.42±1.58)年,原发疾病:系统血管炎3例,痛风性肾病2例,间质性肾炎2例,慢性肾炎5例,紫癜性肾炎6例,多囊肾3例,狼疮性肾炎4例,糖尿病7例,高血压1例;观察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2~85岁,平均(52.0±5.6)岁,平均透析时间为(5.35±1.55)年,原发疾病:系统血管炎2例,痛风性肾病3例,间质性肾炎4例,慢性肾炎6例,紫癜性肾炎5例,多囊肾3例,狼疮性肾炎2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接受超过6个月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并发肾性骨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关节酸痛、皮肤瘙痒、骨痛等,检验可见血钙水平降低,血磷及血清iPTH水平升高,且合并骨软化、骨密度下降;近3个月未发生严重感染,无恶性肿瘤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1周3次血液净化,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血色素低于100g/L、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取动静脉内瘘穿刺,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控制血流量180~200ml/min,控制透析液流量500ml/min,超滤量0~4.5kg/次,3次/周,4h/次,抗凝均使用普通肝素,连续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首先给予患者2次血液透析,然后1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透析液钙浓度1.5mmol/L,控制血流量200~250ml/min,控制透析液流量500ml/min,应用透析过滤器,钙浓度、血流量及透析液流量与上述相同,补液量控制在70~90ml/min后置换,同样治疗8周后评估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取治疗前后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钙、血磷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清iPTH水平进行测定。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著改善:治疗后关节痛、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均消失;改善:治疗后关节痛、骨痛、皮肤瘙痒等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上述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恶化: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明显恶化加重[3]。有效率为显著改善率与改善率之和。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钙、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血磷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33例,显著改善11例,改善8例,无效12例,恶化2例,有效率为57.58%;观察组33例,显著改善19例,改善10例,无效3例,恶化1例,有效率为87.8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肾性骨病为临床上常见的尿毒症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发病原理是患者体内血液钙元素、磷元素以及维生素D代谢不正常,进而引发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紊乱。患者体内钙、磷元素的代谢障碍引发血钙减少、血磷潴留,再结合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代谢异常进而共同引发患者体内多种物质如PTH、二价钙离子等的分泌与合成异常,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使得患者患上纤维性骨炎[2]。因此,临床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患者血液中血钙、血磷的正常水平,恢复甲状旁腺激素的正常分泌,继而恢复患者体内PTH、二价钙离子等物质的正常代谢,从源头控制病情。血液透析患者一旦发生肾性骨病这一并发症,那么患者自身的行为活动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血钙磷维持在正常水平,进而帮助患者自身体内发生代谢异常的腺体、组织等恢复正常。同时该联合治疗的方法临床总体有效率高,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趋于正常,这些均表明以联合治疗的方式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疗效很理想,临床应用价值高。
综上,本次的对比性实验研究结果说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更为可靠,总体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运用价值高,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李英.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药物、毒物中毒60例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5,5(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