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怡
(江苏南京市人民中学,江苏 南京)
以一道习题为例:
例1.从距地面高为H处,将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下抛,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后,小球陷入泥土中深度为h,求:泥土对小球的平均阻力大小?
学生常见错误
错误1与2的原因:对选定过程的做功分析发生错误。错误3的原因:对选定过程的初、末动能分析错误。这些错误的共同原因是等式两边的做功和动能变化不匹配。
能量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动能定理描述的是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因果关系和等量关系。这是物理观念中的能量观,通常也会被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然而,从学生的问题来看,这一观念并没有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稳定形成。除此之外,当物体运动情况比较复杂时,学生会不知如何准确选出合适的研究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动能定理的内容,并且了解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但离熟练掌握解题技巧,轻松解题还有一定距离。
教学目标:
1.会判断什么样的问题优选动能定理解题
2.理解解题步骤中每步的目的和各步之间的关系
3.掌握选择研究过程的原则
4.能针对题目写出正确的动能定理表达式
教学步骤:
1.利用思维导图,明确优选原则
观察动能定理表达式,等号左边只出现W合,可进一步写成各力做功之和,结合功的定义,最终能够在等号左边出现的物理量只有W合、某个力作功W1、某个力F或者位移l;而等号右边只能出现初、末状态动能 Ek1、Ek2、物体质量 m 或者初、末速率 v1、v2。所以当已知量和待求量都不涉及加速度a、时间t时,我们会首先选择动能定理解题。
2.巧用比喻方法,理解解题步骤
大家都有玩拼图的经验。拼图时,总是先把边缘的碎片找到、拼好,再去找和拼中间的碎片。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和拼图的过程非常相似。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是为了确定做功的对象和动能载体;第二步,确定研究过程是为了限定空间范围。这两步就相当于在找拼图边缘的碎片;第三步,受力分析是为了确定合外力做功;第四部,运动分析是为了确定动能变化量。正确地做好这两步就相当于找到了拼图中间的碎片。第五步,列动能定律表达式就是把三、四两步找到的碎片正确地拼起来,也是把W合和Ek2-Ek1的因果关系和等量关系正确地表达出来。最后一步求解讨论是最终目的。
3.利用逻辑方法,了解问题脉络
按照待求量可将问题分为两类,一类为求W、F、l等过程量,另一类为求Ek和v等状态量。
以一道例题来体会一下:
例2.如下图所示,质量为1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高1.2m的平台上,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木块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3m后撤去推力,又滑行1m飞出平台。
(1)木块落地时速度为求推力大小。
分析:用动能定理解题时,一定要包含推力做功的过程。推力只在前一段运动中起作用,可以直接把这一段作为研究过程,但这个过程的末动能未知,所以动能定理表达式里会有两个未知数。我们可以借助其他方法把末动能求出来,这无疑会增加运算量。我们还可以尝试选择另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已知初、末动能,还必须包含推力作用的过程。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从开始运动到落地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过程,使得动能定理表达式中既有推力F,又没有其他未知数。
(2)若已知推力大小为20N,求木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分析:要让落地速度出现在最后的表达式中就必须以落地点为末状态。再找一个已知动能的位置作为初状态,此题中就可以选静止时的位置为初状态。当然,理论上也可以选撤去F的位置为初状态,不过需要先把这状态的动能求出来,显然也会增加运算量,最终还是研究全过程。
前文已经分析学生列式发生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做功或动能分析错误。把分析过程再细化为几个小步骤可以有效改善问题。受力分析分为:①哪些力作功;②各力做功的正负;③写出各力做功的具体表达。运动分析分为:①写出初、末状态动能的具体表达;②用末动能减初动能。
例2.中的两个问题都可以选择全过程列动能定理表达式
解
功和能的概念相较于力和速度的概念,显然更为抽象,这造成了学生在动能定理的理解和解题上存在一些困难。在新课教学之后,学生基本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基础上,适当的解题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方法,是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提高解题能力的方法。而相比于直接给出解题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基本方法的总结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自己寻找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1]夏日红.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动能定理[J].中学教学参考,2013(26):67.
[2]张跃.浅析高中物理习题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2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