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小学家校联动的实践研究

2018-07-02 03:58:10彭宇津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0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家校家庭

彭宇津

一、引言

新时代形势下,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和考验,传统的德育工作往往较难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不能为学生所内化,德育方式缺乏新意,不能引起家庭、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家校联动是解决上述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深入一线可以看到,当前家校联动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来自家庭的——“家庭配合学校”的传统意识还比较牢固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作为受过专业能力训练的教师,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学校,应是教育孩子的主体,而家庭只需“配合”学校教好孩子就行了。在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家长不注重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不太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知规律,只是一味盲目地“望子成龙”。有的家长甚至连自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把孩子完全托付给学校,学校有什么“吩咐”就照做,“好家长”就仅此而已。

2.来自学校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色彩仍比较浓重

受应试教育等不良教育指挥棒的影响,传统的学校教育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过多地依赖学校单一教育,在许多育人问题上,本该由家庭、社会共同承担和解决的问题,或多或少地就只由学校、教师承担。每每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首当其冲。这必然会造成学校教育的负担过重,造成教师的工作量大增,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因此,寻找一条纽带,一条牵连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在当前家校联合体系中至关重要。而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以其便利性、快捷性、互动性,在人们工作生活中显示其重要地位,我们也将家校联动的重任,赋予了现代化的网络平台,探索出一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新路径。

二、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家校联动的策略思考

借助网络平台促进家校联动的实践研究,笔者全程主持这个项目实施的过程,经过一个循环的实践与研究,对基于网络平台下的家校联动工作策略进行了一些思考。

1.以转变观念为先导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是新形势、新环境下的一项创新工作。要顺利地把这项创新的德育工作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要转变参与者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方法习惯。在实施该项目过程中,我们碰到的困难之一就是教师和家长提出的种种困惑以及对网络平台这种模式的不适应,导致部分工作开展不到位。因此,参与者要继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指导,认识网络平台对未来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影响;参与者要通过积极的实践尝试,在网络平台上获得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知识和信息,让网络平台也能有效实现情感、活动等人文交流。

2.以政府支持为基础

基于网络平台的家校联动是借助政府建设学习型社会开发的网络平台,因此,要把该实践研究做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网络的建设、维护、管理,以及学习资源包的更新、制作等都不是学校能够花人力、物力、财力独立完成的。当地政府在进一步发挥该网络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功能上,还可以做更多惠及当地民众的工作。例如,为了吸引当地民众的学习兴趣,可以把家长、学生学习的积分转化成惠及家庭生活的积分,通过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给进城务工农民增加积分入学或入户的机会等。

3.以创新网络资源为支撑

面对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创建的网络平台资源如何才能够吸引受众、取信于受众,是我们不得不研究的问题。因此,网络资源的创新势在必行。一是必须开发适合于当地家长心理需求、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的学习资源,如面对家长要尽量摈弃过于理论化的资源、着重旨在引导解决平常面临的实际问题;面对学生要把学习内容儿童化、游戏化,做到图文与声情并茂。二是必须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融入本土文化的教育资源。如本土醉龙文化、水乡文化等,以及港澳特色文化等。三是必须开发与家长、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息息相关的教育资源;四是所有学习资源必须融入与潮流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如网络视频、微信公众号、微课等。

4.以家校深度交流为核心

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家校联动其核心理念就是要达到学校与家庭之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携手并肩、共同行动。为此,在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家校联动时,就应该实现家校双方平等对话与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其个性化服务。通过创设交流对话平台,实现诸如家教案例评论、学校实际问题解决讨论、学校工作问题意见征集、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社会问题论坛等形式,以此促进家校之间、家长教师之间的深度合作关系。

三、网络平台促进家校联动的成效

我们依托修身学习网络平台资源,有目的地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使家校联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

1.借助网络平台创设了家校联动的信息化途径

(1)为班级开展家庭教育提高了互动的效率

从2012年至今,在网络平台上放置了非常多的学习资源,孩子们可以看到很多身边的知识,如预防登革热的知识、游泳安全相关的知识等。家长登录网络可观看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启迪孩子成长方面知识,为人处事相关知识等,对大人也是非常有用的。这样家长和孩子都对平台充满了兴趣,增强了求知意识。

班主任会经常鼓励积极观看视频的孩子和家长,带动鼓励稍微落后的家庭。各班会利用班级QQ群、校讯通信息等方式,定期公布网络的学习情况,表扬时采取全班通知,让全班家长看到。学习积极的家庭会更加积极配合,学习稍微落后的家庭也会奋力追上,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气氛。

(2)为家长创建学习型家庭提供了学习平台

目前,网络平台由“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全民修身”“民生关注”五大模块组成,打造集修身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健康养生教育、家庭伦理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于一体的终身学习平台;而且其中还有抽奖活动,借由学生对抽奖活动的兴趣进行宣传,让学生感兴趣从而带动家长参与到这一在线终身学习上来,为创建学习型家庭提供帮助。

(3)为倡导建设和谐家庭发挥了桥梁的作用

我们倡导家长主动阅读,并以读书指导自己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许多家长借此机会,能够更加主动的读书,自己的教育观念也起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有的家长在写《网络学习体会》时,能够完全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教子感受相结合,通过读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例如,三年级(1)班小梁同学家长在体会中写道:偶尔有时我忘记了,儿子都会对我说“妈妈,今天你看了修身网了吗?”由此可见,学生已经把网络学习记在心中了。

2.推广网络平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1)丰富了学生的假期学习与生活

家校联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孩子,实现家校互动合作。在寒暑假中,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网络学习。家长会告诉孩子如果认真看完一个视频内容还有积分奖励,有积分就可以换礼品。积分兑奖活动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吸引孩子学习。

(2)初步实现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随着家长们在网络平台上学习的深入,经常能发现一些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如疾病预防、游泳的注意事项、交通安全常识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是具有启发意义的。例如,2017年三年级(4)班小赵同学的爸爸就在学习中慢慢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他说其中比较有感触的一个课程是曾仕强教授主讲的《培养小孩有错就改的勇气》:他提醒我们,小朋友还在成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犯错,作为父母,不要觉得恐惧,不要过于担心,要有方法去引导小朋友认识错误和敢于改正错误。

(3)提供了学生健康的信息化环境

随着网络平台的建设与推进,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越来越完备。我们把教学中重要课件放到网络平台,特别是增加了“微课课程”,其中2017年我校有20多个微课放到了该网络平台,大多数微课都是学习时间短、学分高、学习内容简洁明了,并在学生中加大这方面内容的短信宣传,学生家庭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生上平台点击率和学习率每天都在攀升。

(4)推动了家庭教育信息化的普及

家校互动网络平台,在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上给教师和家长提供了科学化、现代化的互动渠道。表1是2013年、2015年以及2018年对家长的3次问卷调查情况统计。

表1 乐学网学习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家长对网络平台的长期使用,家长已熟悉网络平台的使用,接受了这种网络互动方式。进入网络平台学习已成为家长、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每天抽空了解学校的教育情况、活动资讯,选择自己所需的视频学习,已经认可该网络平台是家校沟通渠道的重要途径。

3.借助网络平台提升了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1)完善体系,建章立制,构建家长学校新模式

我校从办学之初就一直通过班主任发动,家长自我推荐和投票选举等形式成立了校级和班级家长委员会。2012年成立了家长义工队,2016年在校设立了专门的家长义工办公室,家义队自行命名为“拉手帮”,办公室设施齐全,制订了工作指引;2018年配套了家庭教育书柜。家义队每天轮流上岗到学校办公,全面组织领导学校的家校合作工作,督促指导各班家长委员会(家义队)制订活动计划,及时进行总结,并积极向学校反映家长提出的各种热点问题。

为了确保家长学校的工作常态开展,我们近5年制订了《西区中心小学家长教育实验学校章程》《讲师培训制度》《讲师考评奖励制度》《“优秀家长”“学习积极分子”评价标准》《家长学校会议、计划和总结工作制度》,给家长学校的工作常态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2)优化师资,深化探索,开展“父母课堂”教学研究

我们成立了“家长学校”讲师教研组,并将打造本校的“家长学校”师资队伍作为推进网络平台家校联动的重要工作。主要做法如下:

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提高专业知识。我们对各年级家庭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类。如2017年一年级新生以主题为“转变认识,帮助孩子成功过渡一年级”;二年级的“性别教育”;三年级的“生命教育”;四年级的“怎样与孩子一起度过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叛逆期”;而五、六年级重点指导家长“如何为进入中学阶段做准备”“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等。一年多来,我们聘请了市家庭教育讲师团相关专家到校进行教师队伍的培训,把每年级的教育主题与网络平台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挖掘内部教师资源,开展校本培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教育,培训的最终目标也应达到自我培训。我校教师队伍素质高,平均年龄较低、有活力。特别是班主任队伍,有能力也有热情。师资培训在借外力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内部自我培训。给班主任,特别是青年的班主任压担子,搭平台,促成长。努力培养一批本校“家庭教育”的“草根专家”。

四、结语

网络平台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成了我们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强有力的纽带。我们如同对待新生儿一样,期待着网络平台更快的成长。在信息时代,它将带给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更多的希望与帮助。我们在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家校联动的同时,学生的教育、成长将被带进更广阔的时空。我们相信,家校联动定能携手共创高效家庭教育课堂。

[1]张克松,王清,谢巧娟.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5):24-26.

[2]陈鹤群.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3]张永霞.基于校讯通的家校互动教育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6):3.

[4]郭芸.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方法初探[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4(2):141.

[5]潘照团.三阶一轴:构建有机联动的家校网格[J].中国德育,2016(8):26-28.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家校家庭
家校距离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6
恋练有词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