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云 张春华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基础教育版》首次将“数字徽章”作为未来3~5年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新技术。“数字徽章”是一种对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授予数字化“微证书”的认证方式,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学习评估,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所学技能进行的评估。每个“徽章”所蕴含的意义体现在对个人所获取的技能与成就的认可,持有数字徽章的学习者可以向公众展示其学习内容与获取技能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并促进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1]。“数字徽章”通常以“游戏化”的方式在教学中进行应用,通过跟踪、捕捉及展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
由于“数字徽章”对学习者的激励效果比较卓著,目前很多在线学习环境积极引入“数字徽章”,如大家熟知的可汗学院。可汗学院是一所面向中小学学习者的非营利在线教育网站,登录可汗学院官网,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免费学习所有课程。为了鼓励学习者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可汗学院引入“徽章系统”,学习者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获取一枚徽章,放入个人档案中储存起来,该徽章能够清晰地描述学习者学习的内容与路径[2]。
“数字徽章”不仅应用于在线学习环境,许多学校正在尝试面向学生和教师同时开放“徽章”,并尝试将“数字徽章”作为验证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成果的一种全新评价方式。然而,“数字徽章”在教育领域尚未普及,目前有些教育机构和组织正在使用“数字徽章”探索如何才能“全景式”的展现学生的学习成就,一旦有所突破,其效果或许远超传统的评价方式。总而言之,“数字徽章”可以作为融合了“过程性评价”“学习分析”“徽章系统”等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的“微证书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日益兴盛,学习者通过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提升个人能力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策略。在开放学习模式下,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学习者本身对学习绩效进行更加多元化的认证和评价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
2011年,美国的Mozilla基金发起了开放徽章项目,学生通过“获得”开放徽章,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认可、标记和展示,每一枚徽章都代表学生“实实在在的成就”[3]。这一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开放徽章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提供可供验证的数据和徽章符号呈现学习者获得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成就。无论学习者身在何处,都能够通过“数字徽章”的形式建立起毕生学习历程的丰富图景。截至目前,开放徽章已经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从教育机构、雇主到个体学习者,都在重新认识和评估这一非正式的学习认证制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景和道路依然处于持续的探索中。2017年1月1日,IMS全球学习联盟(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Syste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开始对开放徽章进行规范化管理,目标在于推动徽章的全球开放和专业化规范管理,从而推动徽章的可转移和可采纳,通过全球技能货币(global skills currency)的方式为个人开发开源的、能够安全地存储和共享徽章的开放系统。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开放徽章逐步打破单一个机构的认证限制,全球化和共享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机构提供学习空间,发布徽章考核标准,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徽章,在共享的开放系统存储徽章,该系统通过发布者的认证,与客户建立连接,雇主和高校招生系统通过开放系统学习者徽章的数量和类型,择优录取所需要的人才或生源(如图1所示)。数字徽章作为学分认证的重要方式,在未来的非正式学习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认证和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有利于雇主和高校对学习者的选择和录用。
图1 开放徽章的生态系统(图片来源:https://openbadges.org/developers/)
同国外的情况不同,数字徽章在国内的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数字徽章本身是一种“微证书”系统,具有开放性、去中心化、重过程性等特点。国内目前的认证方式和认证体系还相对封闭和传统,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还是终结性评价,教育一线对学生的学习绩效仍然是以考试或者测试分数为主。此外,国内服务于教育领域的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也非常缺乏。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信息2.0行动计划》指出:“加快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互通,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建立个人终身电子学习档案,对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在各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4]这一计划突破了对学生学习单一成果的认证限制,通过多种成果认证方式为发展全面的人提供了可能,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保障。而基于“数字徽章”的认证方式和认证体系为此提供了路径和可能。
北京中学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于2013年9月在北京市朝阳区成立。该校秉承“世界因我更美好”的办学理念,学校从创建之初就着手一系列改革创新之举。2015年,学校正式引进了物联网创课,作为学校创新教学的重要探索项目之一。希望通过这一创新课程推动或者带动学校科学教育的整体提升。教学组经过研究决定在物联网课程中引入“数字徽章”,用以补充和代替传统的评价方法。教学组3位教师通过一个学年,在4个班级的实践和探索,用具体的课堂实践验证了“数字徽章”对于提升师生成就感有着巨大的潜力。
首先,“数字徽章”作为一套创新的评价系统,让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种表现和贡献都进行了评价——颁发对应的数字徽章。例如,有的学生在团队组织方面非常突出,有的学生上课过程中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有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快速、准确地收集到了相关信息,有的学生在造型设计方面非常有创意,有的学生在“作品”展示和分享过程中非常“打动人心”。当学生在期末回顾时,对自己的“成就”有了更加全面和立体的理解,获得的每一个徽章都代表了他对整个团队的贡献。
其次,“数字徽章”为教师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充分考虑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都能收获独特的成就。例如,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国际理解、信息素养等都不能通过考试和分数进行标记,但是数字徽章为教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再次,“数字徽章”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更为充分。各地教育机构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改进学习空间,建设综合实践基地等创新手段,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但是,如何立体地、全面地、动态地展示和记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北京中学的物联网课程教学组通过“二维码”这一个特殊的“徽章”,记录和展示每个小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如学生是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界定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团队成员如何分析问题、整理证据,设计产品并进行搭建和优化。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用人单位,学生的家长,都可以通过扫描或者识别项目二维码 “重现”该小组的完整学习过程(如图2到图5所示)。
图2 学生在制作“作品”
图3 小组成员在记录学习过程
图4 小组成员在讨论问题
图5 小组成员在绘制草图
通过一年的实践,项目组教师认为要有效利用数字徽章提升学习评价,还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做好顶层设计
北京中学从2015年开始尝试开设物联网课程,和多数学校一样,作为创新课程,首先从学校的社团课开始尝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总结,2016年正式把物联网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在六年级全部班级学生中开设,总课时16学时,分为4个单元,8次课,每次课两节连上。北京中学的物联网课程,是一门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的应用科学课程。学生通过整合现有的学科知识、生活阅历、网络资源,并基于团队的创新想法,通过小组合作方式亲自动手制作智能的“产品”,从而让生活更加便捷,最终实现“世界因我更美好”的育人目标。
(2)创新评价模式
由于物联网课程定位不同于传统学科,加上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不同,课程从一开始就要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和系统进行创新。项目组经过多轮次的讨论,发现不能按照传统的评价体系,如出勤、随堂测试、期末评测进行评价,最终设计出两套基于“数字徽章”的评价体系,一套体系参考国外的评价标准(如图6所示),一套参考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图7所示)。项目组教师通过“数字徽章”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如小组合作、现场展示、作品互评、数字化“推广”等环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中国特色。
图6 北京中学物联网课程过程性评价指标
图7 北京中学教师在Classf l ow云平台上为学生颁发徽章(图片来源:http://classf l ow.cn,Classf l ow为普罗米休斯国际集团面向全球教师免费提供的云教学平台,本文案例中所用系统为6.3版本)
(3)打造稳定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本课程是基于教学组多位教师进行教学,而且是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同打造的教学团队,在后期的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多重挑战,导致教学团队的解散或者核心成员流失,这对于教学的延续性和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将带来巨大冲击。因此,一项好的改革或尝试,打造稳定的教学团队对项目的延续性具有关键的作用。
“数字徽章”作为一种全新的评价体系或者信息系统,它融合了当下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为教育机构开展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将极大地提升师生的获得感。“数字徽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进一步同区块链、人工智能、学习分析等新技术实现整合和对接,为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机遇。
[1]L·约翰逊,S·亚当斯贝克尔,V·埃斯特拉达,A·弗里曼.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基础教育版[R].张铁道,白晓晶,李国云,季瑞芳,吴莎莎,译.新媒体联盟,2015.
[2]吴莎莎,刘永权,张春华.在线学习成果认证的创新方式:开放徽章的国际经验:理念、现状、实践以及对我国开放大学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7(11):47-54.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4-24].http://edu.china.com.cn/2018-04/20/content_50922481.htm.
[4]Open Badges, About Open Badges[EB/OL].[2018-5-29].https://openbadges.org.